元组

第四章 python列表与元组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1-26 18:55:33
>>> 了解什么是序列 掌握序列的基本操作 掌握列表及二维列表的基本操作 掌握列表推导式的应用 掌握元组的基本操作 掌握元组推展式的应用 了解元组和列表的区别 5.1 序列概述 序列结构主要有:列表,元组,集合,字典 5.1.1 索引 5.1.2 切片 [ sname 序列的名称 start 开始的位置 end 结束的位置 step 步长,默认为1 ] 5.1.3 序列相加 不现序列可以相加 但是,不能列表和元组相加,列表和字符串相加 5.1.4 乘法 序列 * n = n个序列 5.1.5 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元素) value in sequence 5.1.6 计算序列的长度,最大值,最小值 len(序列),max(序列),min(序列) list(), 将序列转换成列表 str(0, 将序列转换为字符串 sorted(), 对元素排序 reversed(), 反转序列中的元素 5.2 列表 列表中的所有元素放在对中括号中,“[]”, 同一列表中,可以元素类型不同 5.2.1 列表的创建和删除 a,使用赋值运算符直接创建列表 list_1 = [1, 'abc'] b,创建空列表 list_2 = [] c,创建数值列表 5.2.2 访问列表元素 除了用>=0以上的数,还可以用负数,表示,倒数第几元素。 5.2.3 遍历列表 a,用for循环实现 for item

PyTorch-数据准备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1-26 17:35:22
PyTorch数据准备 简介 没有数据,所有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都是无稽之谈,本文通过Caltech101图片数据集介绍PyTorch如何处理数据(包括数据的读入、预处理、增强等操作)。 数据集构建 本文使用比较经典的Caltech101数据集,共含有101个类别,如下图,其中 BACKGROUND_Google 为杂项,无法分类,使用该数据集时删除该文件夹即可。 对数据集进行划分,形成如下格式,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每一种数据集中每个类别按照8:1:1进行数据划分,具体代码见 scripts/dataset_split.py 。 数据划分完成后就要制作相关的 数据集说明文件 ,在很多大型的数据集中经常看到这种文件且一般是csv格式的文件,该文件一般存放所有图片的路径及其标签。生成了三个说明文件如下,图中示例的是训练集的说明文件。这部分的具体代码见 scripts/generate_desc.py 。 PyTorch数据读取API 上面构造了比较标准的数据集格式和主流的数据集说明文件,那么PyTorch如何识别这种格式的数据集呢?事实上,PyTorch对于数据集导入进行了封装,其API为torch.utils.data中的Dataset类,只要继承自该类即可自定义数据集。 需要注意的是Dataset类的最主要的重载方法为 __getitem__ 方法

Python序列应用知识回顾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1-26 15:51:07
Python序列应用 1.序列 序列是一块用于存放多个值的连续内存空间,并且按一定顺序排列。序列结构有列表、元组、集合、字典和字符串。Python对序列中列表、元组、字符串有索引、切片、相加和相乘操作,可以通过关键字in检查某个元素是否为序列的成员。 (1)索引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编号被称为索引,通过索引可以访问序列中的任何元素。索引类似C语言数组中的下标从0开始表示第一个元素,依次递增,但 索引可以为负数 ,例如:-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 (2)切片 切片是访问序列中元素的一种方法,可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通过切片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序列。格式如下: name[start:end:step] ''' name:表示序列的名称 start:表示切片开始的位置 end:表示切片的截止位置 step:表示切片的步长 ''' 通过切片可以截取序列上任意一处的信息,比如一个字符串可以通过切片生成另外一个字符串;一个列表可以通过切片,输出指定位置的元素。可以说是很方便的功能。 (3)相加和相乘 Python中,多个相同类型的序列可以相加成一个新序列。一个序列可以乘以一个数字n,也会生成一个重复这个序列元素n次的新序列。 2.列表 Python中的列表是由一系列特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组成的,是可变序列。列表元素可以是整数、实数、字符串、列表、元组等。创建列表格式: \\name =

Python系列之时间与日期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0-01-26 02:22:13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Python的时间和日期,做过编程的同学都知道,很多开发语言中都有自带的时间与日期相关的类和函数方法,他们的我们不去一一赘述,我们先来看下Python的时间和日期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Python的时间和日期是干嘛用的? Python是以时间戳来记录时间的,也就是当前时间距离1970年1月1日过去了多少秒,因此获取时间的方法一般是先获取时间戳,再将时间戳转换为时间元组,再将时间元组转换为不同格式的时间数据。那么怎么获取时间戳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1、获取时间戳 我们首先导入time模块,然后再调用time模块中的方法来获取时间戳,然后将获取到的时间戳赋值给你定义的变量即可,这时候我们就拿到了当前的时间戳,具体我们来看下示例代码: import time ; #引入time模块 ticks = time . time ( ) 说完获取时间戳了,我们再来聊下如何获取时间, 2、获取时间 获取时间的方法跟获取时间戳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是时间呢,是存到一个元组里的,你可以获取时间中的某个数据,比如,你只想获取当前的月份或者日期,那么就可以从时间元组中取出来你想要的数据即可。那么你肯定会问什么是时间元组? 其实很多Python函数都是用一个元组装起来的9组数字来处理时间,也就是struct_time元组,我们来看下这个元组中的内容有哪些,见下表:

Python编程:3、操作列表

可紊 提交于 2020-01-25 22:00:17
文章目录 1、遍历整个列表 1.1 在for 循环中执行更多的操作 1.2在for 循环结束后执行一些操作 2、避免缩进错误 3、创建数值列表 3.1使用函数range() 3.2使用range() 创建数字列表 3.3对数字列表执行简单的统计计算 3.4 列表解析 4、使用列表的一部分 4.1切片 4.2 遍历切片 4.3 复制列表 5.元组 5.1定义元组 5.2 遍历元组中的所有值 5.3 修改元组变量 6.设置代码格式 1、遍历整个列表 需要对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执行相同的操作时,可使用Python中的for 循环。例如,使用for 循环来打印魔术师名单中的所有名字: 代码第二行定义了一个for 循环让Python从列表magicians 中取出一个名字,并将其存储在变量magician 中。然后让Python打印存储到变量magician中的名字,这样,对于列表中的每个名字,Python都将重复执行2,3行代码。最后输出列表中所有的姓名。 1.1 在for 循环中执行更多的操作 在for 循环中,可对每个元素执行任何操作。在代码行for magician in magicians 后面,每个缩进的代码行都是循环的一部分,且将针对列表中的每个值都执行一次。在for 循环中,想包含多少行代码都可以。 1.2在for 循环结束后执行一些操作 for

数据类型之元组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1-25 10:33:17
存多个值,对比列表来说,元组不可变(是可以当做字典的key的),主要是用来读 与列表类型比,只不过[]换成() age=(11,22,33,44,55) #本质age=tuple((11,22,33,44,55)) print(type(age)) age[0]=12 t=(1,2,['a','b']) print(id(t[2])) t[2][0]='A' print(id(t[2])) print(t) 优先掌握的操作: 1、按索引取值(正向取+反向取):只能取 2、切片(顾头不顾尾,步长) age=(11,22,33,44,55) print(age[0:3]) print(age) 3、长度 age=(11,22,33,44,55) print(len(age)) 4、成员运算in和not in age=(11,22,33,44,55) print(11 in age) 5、循环 for item in age: print(item)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qui/p/8040497.html

Python——容器和枚举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1-25 00:54:32
容器 Collections Python附带的一个模块,包含许多容器数据类型。 defaultdict 与 dict 不同,不需要检查 key 是否存在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olours = ( ( 'Yasoob' , 'Yellow' ) , ( 'Ali' , 'Blue' ) , ( 'Arham' , 'Green' ) , ( 'Ali' , 'Black' ) , ( 'Yasoob' , 'Red' ) , ( 'Ahmed' , 'Silver' ) , ) favourite_colours = defaultdict ( list ) for name , colour in colours : favourite_colours [ name ] . append ( colour ) print ( favourite_colours ) """ defaultdict(<class 'list'>, {'Yasoob': ['Yellow', 'Red'], 'Ali': ['Blue', 'Black'], 'Arham': ['Green'], 'Ahmed': ['Silver']}) """ 当你在一个字典中对一个键进行嵌套赋值时,如果这个键不存在,就会触发 keyError 异常

Python基础教程(第三版)读书笔记(2)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01-24 17:21:28
文章目录 列表和元组 通用的序列的操作 索引 切片 绝妙的简写 更大的步长 序列相加 乘法 成员资格 列表:Python的主力 函数list 基本的列表操作 1. 修改列表:给元素赋值 2. 删除元素 3. 给切片赋值 列表方法 元组:不可修改的序列 小结 本章学习的新函数 列表和元组 当我们处理一系列数据时,我们可能需要对某个特定数据进行操作。那么我们我们如何去找到这个特定数据呢?用n个变量来保存n个数吗?这样显然是不现实的。首先在数据量大的时候,你可能想不到这么多变量名。另外如何记忆这些变量名也是一个大问题! 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装置”,像水杯一样将无数的水分子装起来呢?如果有的话,我们如何去寻找水杯里面的每一个水分子呢? python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名为 容器 。 容器即可包含其他对象的对象。两种主要的容器是 序列 (如列表和元组)和 映射 (如字典)。在序列中每个元素都有 编号 ,在映射中每个元素都有 名称 (也叫键)。另外还有一种不是序列也不是映射的容器叫做 集合 这里主要讨论序列,即 列表和元组 通用的序列的操作 为了方便的处理数据,有几种操作适用于所有序列,包括 索引,切片,相加,相乘,成员资格检查 下面我们依次介绍每种操作 索引 python提供了正索引和负索引。对于n个数据。正索引从第一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索引分别是0, 1, 2, 3,… ,

2.列表字符串字典元组集合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01-23 21:56:16
list: 增:list.append("str") 追加str到list最后 插入:list.insert(num,"str") 在list的num位置插入str 修改:list[num] = "str" 把list的第num位置改为str 把另一个列表元素添加进来: list.extend(list2) #list = [list[0],list[1],...list[-1],list2[0],list2[1]] 删: (1)list.remove("str") 删除list列表中str的元素 (2)del list[num] 删除list列表中位置为num的元素 (3)list.pop() 弹出list的最后一个元素,并把最后一个元素返回,这时可以用一个变量接收,如: str = list.pop() list弹出最后一个元素,并赋值给str 如果带下标,如list.pop(num) list弹出num位置的元素,并返回 (4)list.clear() 清空list中所有内容 查 num = list.index("str") list查找一个值为str的元素,并将下标返回,用于查找已知元素的位置 str = list[num] 把list中num位置的元素返回,查找用于已知位置的元素的值 统计 num = list.count("str")

今日份swift学习2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1-23 05:53:43
函数与元组 1.函数 (1)print函数 print(“文本”) print(num) (2)函数的申明和调用 func sayHello(){ print(“文本”) } sayHello() sayHello() // 两次调用 (3)函数的参数 func sum(number1:Int,number2:Int){ let result = number1+number2 print(result) } // 右方结果侧边栏会显示函数调用次数 (4)字符串插值 print("(number1)+(number2)=(result)") (5)函数返回值 //定义一个平方函数并规定返回值类型 func square(number:Int) ->Int{ return number number } //调用时用数值代替Int (6)函数参数名和参数标签(前是参数标签后是参数名) func flight(from departure:String,to arrival:String){ print(“这是一趟(departure)飞往(arrival)的航班”) } func flight(from:“地名1”,to:“地名2”) // 此例中,from和to叫做外部参数名departure和arrival叫做内部参数名,两者的使用可增强代码可读性 在外部参数名前面增加下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