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概要认识
01)发展与演变 从ENIARC到Linux,前发展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Linux出现后的后发展时期,从1992年往后。 认识到GUN/Linux才是操作系统的名称。 更多的就不做介绍了。 02)操作系统开发模式 大型软件开发模式:大教堂式、集市模式 Linux开发模式:集市模式 Windows开发模式:大教堂式 03)操作系统的组成 狭义的操作系统:内核 广义操作系统:内核+应用程序 04)操作系统(内核)功能 1、驱动程序 2、进程管理 3、安全管理 4、网络管理 5、内存管理 6、文件系统 … 05)系统调用接口(Syscall) 操作系统内核全盘接管计算机硬件,用户通过内核功能使用到计算机硬件,内核向上提供系统调用接口(API)为用户提供使用方式。 调用接口的模式还有利于抹平下层的复杂性,为上次提供统一的调用方法,例如不同公司生产的磁盘、CPU,其规格和使用方式不同,通过专门的驱动程序实现与硬件的匹配,但向上提供相同的调用接口,这样上层软件就可以不用管下层硬件。 注:系统调用接口不是给使用者(人)使用的,是给程序使用的 06)库接口(Libcall) 将系统调用进一步封装,以及将一些常用函数进一步封装,为程序提供更便捷的调用,便形成库。 有通用的库,例如glibc,已成为Linux操作系统标准,操作系统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