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带宽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30 02:34:32
本章重点 1、物理层的任务 2、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 3、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和FTTx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 传输数据比特流 ,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 屏蔽 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常用术语 数据—— 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 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 —— 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 —— 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计算机网络(一)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1-30 01:40:41
概述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逐渐融入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即网络融合。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因特网概述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生是美国的ARPANET。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并被广泛使用在因特网上。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IP地址的管理机构不会把一个单个的IP地址分配给单个用户,而是把一批IP地址有偿租赁给经审查合格的ISP。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分为不同的层次: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从原理上讲

LTE调度算法(下行)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1-29 14:53:05
LTE调度算法(下行) 一、调度概述 调度的基本概念 由于LTE采用共享信道,因此eNodeB需要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分配PDSCH以及PUSCH的资源,并通过特定的信道通知UE,这一过程称之为 调度 。 需要进行调度的信道:PDSCH和PUSCH 执行调度的信道:PDCCH 调度的周期:动态调度(1ms),半静态调度(20ms) 调度的最小资源:VRB VRB到PRB的映射方法:集中式和分布式 调度的基本流程 LTE采用共享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eNodeB的MAC采用快速调度的机制对资源进行分配,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调度周期介绍 动态调度周期:1ms,支持的业务类型:所有业务 半静态调度周期:协议中没有定义标准的周期,有些厂家为20ms,支持的业务类型:实时业务,例如VoIP。 动态调度即快速调度机制。 调度执行 基站通过PDCCH的DCI控制信息来执行调度流程,DCI信息包括以下几个重要信息: 资源映射信息(只针对下行调度) PRB映射信息 MCS MIMO模式 NDI HARQ重传进程号 通过下行PDCCH的DCI信息来执行,每个调度周期,UE都要监听PDCCH以获取下行调度信息。 二、下行调度算法介绍 下行调度器 下行调度主要负责为 UE 分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 MCS 用于系统消息和用户数据的传输。 上图中名词解释: GBR(

物理层(计算机网络)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1-29 10:18:06
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在一起的各种不同计算机的传输数据媒介上传输二进制(如: 010101)比特流,就是以何种方式、哪种形态进行传输。 传输媒介的接口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机械特性: 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量等,通俗讲也就是网线的水晶头的设计等一些规定 电气特性: 规定电压范围(-5V~+5V)等 在网线中传输时所用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过程特性: 也称规程特性,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作步骤 物理通讯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模型 下图为源点、发送器、接受器、终点、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的对应关系 PC机将要发的数据转换为010101,数字比特流就代表着010101传给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将数字比特流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公用电话网传到很远的目的地去。然后逆过来解析成原数据就行了 提到的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之后会讲解到,大概了解了数据通信的模型,知道数据是转换成哪种形势传到目标中。 常用术语 1)通信的目的:传送信息 2)数据:运送信息的实体 3)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通俗讲就是通过电气或者电磁的一些表现形式来代表我们的数据,这就是我们说的信号,电气、电磁(比如一些电磁波等)。 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下面就是数字信号,通过一高一低,不连续的波。 模拟信号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二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1-28 01:27:26
物理层 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带通调制: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带通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信道的主要类型:点对点信道以及广播信道 点对点信道: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使用PPP协议进行控制 广播信道:一对多的通信方式,主要使用CSMA/CD协议进行控制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统计时分复用:是对时分复用的一种改进,不固定每个用户在时分复用帧中的位置,只要有数据就集中起来组成统计时分复用帧然后发送。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因此习惯上用波长而不是频率来表示所使用的光载波。 码分复用:更多的是采用码分多址CDMA。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以及尾部用于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的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 差错检测:目前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CRC

物理层(物理层规程) 协议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1-27 16:04:25
  物理层考虑的是如何传输数据比特流,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体。因为传输媒体种类繁多,差异较大。物理层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屏蔽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不考虑具体的传输媒体。 1.信道的极限容量:     任何信道,码元的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超过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扰乱问题,使得接收端对码元的识别成为不可能。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S/N,用分贝度量。     信道的带宽或者信噪比越大,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越高。但若对于固定带宽,信噪比不能再提高却想提高传输速率,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的比特的信息量。 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导向传输媒体:电磁波沿着固定的媒体(光纤或铜线)传播   非导向传输媒体:自由空间,又叫无线传播 3. 信道的复用技术:频分复用:用户得到后至始至终都占用这个带宽,所有用户在相同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信道利用率不高(给A用了,A却没用,就造成了空闲)。统计时分复用: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4.数字传输系统   a. 脉码调制PCM体制   b. 同步光纤网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5. 宽带接入技术   a. xDSL(数字用户线,Digital

TCP/IP(二)物理层详解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1-27 16:04:13
前言   在前面说了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大概内容,没有去深刻的去了解它,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物理层!   我们知道ISO模型是七层,TCP/IP模型是五层,而tcp/ip协议只将七层概括为4层,我们将学习其中的5层, 应用层(包括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一、物理层概述   解决 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 传输媒体 上 传输数据比特流 ,而不是 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通俗的讲就是 传输的数据是通过何种方式,以什么形态传输的 ,     类似于我们说话,别人是如何听到的,通过的就是声波,计算机传数据,又是怎么样吧数据带过去的呢,)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量等,通俗讲也就是网线的水晶头的设计等一些规定     电气特性:规定电压范围(-5V~+5V)等 在网线中传输时所用的电压范围     过程特性:也称规程特性 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作步骤 二、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数据通信模型   源点、发送器、接受器、终点 和 源系统 -- 传输系统 --- 目的系统 的对应关系   PC机要发的 数据会转换为010101 , 数字比特流 就代表着010101传给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将 数字比特流转换为模拟信号

5G:认识5G关键技术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27 15:35:06
如果您对5G技术标准与行业应用感兴趣,下面可能是您想要的: 5G技术标准与行业趋势报告 https://www.cnblogs.com/modaji/p/10630790.html 5G:认识5G关键技术 1、SDR 定义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 是一种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它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可通过软件下载和更新来升级,而不用完全更换硬件。 所谓软件无线电,其关键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说这种平台是可用软件控制和再定义的平台,选用不同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软件可以升级更新。其硬件也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不断地更新模块和升级换代。由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如果要实现新的业务或调制方式只要增加一个新的软件模块即可。同时,由于它能形成各种调制波形和通信协议,故还可以与旧体制的各种电台通信,大大延长了电台的使用周期,也节约了成本开支。 特性 1)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增加软件模块,很容易地增加新的功能。它可以与其它任何电台进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1)物理层:比特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1-27 02:41:46
物理层是所有网络的基础。物理性质给所有信道强加了两个根本限制,而这些限制决定了它们的 带宽 。 1)处理无噪声信息的尼奎斯特极限 2)处理有噪声信息的香农极限 传输介质: 1)引导性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2)非引导性的:地面无线电、微波、红外线、激光和卫星 数字调制方式可以通过引导性和非引导性介质上的模拟信号来发送比特 大多数广域网络的关键元素是电话系统:ADSL 、PON 移动应用,1G 2G 3G 4G 5G 有线电视系统,变成混合光纤同轴电缆,从单纯的电视演进为电视和Interne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eni/p/11338941.html

计算机网络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1-26 20:16:53
  本部分内容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分别来讲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内容为基本概念,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重点掌握网络的分层结构,尤其是ISO/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物理构成上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由软件、硬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 从工作方式上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是指用户直接使用的、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 而核心部分是指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它为边缘部分提供了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比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 资源共享。指用户能够部分或全部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分布式处理。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就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中,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分布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 - Wide Area Network) 作用范围往往是在数十千米以上的区域。其任务是提供长距离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