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OSI七层模型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2-26 15:22:54
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具体说: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物理层: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 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 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一层,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传输层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传输层提供会话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服务,这种服务从会话层获得数据,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分割。然后,传输层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并确保数据能正确无误地传送到网络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 用户可以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建立会话,允许用户在两个实体设备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会话,并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五层协议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2-26 14:11:31
一、五层协议组成: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二、应用层:定义了几种应用进程间交互和通信的规则协议,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应用层任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定义: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规则。(在应用层定义了几种协议用于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如域名系统DM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等等。)   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成为报文。 三、运输层:   任务:向两台主机进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并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网络应用,即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运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功能。所谓复用就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TCP、UDP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四、网络层:network layer

图解HTTP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2-25 04:54:58
了解Web及网络基础 为了理解HTTP,我们有必要事先了解一下TCP/IP 协议族。通常使用的网络(包括互联网)是在TCP/IP 协议族的基础上运作的。而HTTP 属于它内部的一个子集。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么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实现确定。 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需要一种规则,称之为 协议 。 把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协议集合起来总称为 TCP/IP。也有说法认为,TCP/IP 是指TCP 和IP 这两种协议。还有一种说法认为,TCP/IP 是在IP 协议的通信过程中,使用到的协议族的统称。 TCP/IP 协议族里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层。TCP/IP 协议族按层次分别分为 以下4 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 好处:分层知乎,要替换部分,不需要动整体。只要把变动的层替换掉就好。把各层之间的接口部分规划好以后,每个层次内部的设计就能自由改动。层次化之后,设计也相对简单了。 处于应用层上的应用可以只考虑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不需要弄清对方。 各层作用 应用层 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 TCP/IP协议族内预存了各类通信的应用服务,比如,FTP (文件传输协议)和 DNS(域名系统)就是其中两类。 HTTP 协议也在应用层 传输层 传输层对上层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25 00:28:02
一、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   2、数据链路具备功能,主要有:     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 ;     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     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二、主机 H1 向主机 H2 发送消息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通过网络适配器来实现这些协议。   适配器:也就是网卡,就是用来实现数据链路上一些协议。 三、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两种主要信道:   (1)点对点信道:使用一对一的通信方式。   (2)广播信道: 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 四、点对点信道   1、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      (1)封装成帧: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加了一个首部(SOT : 开始标志)和尾部(EOT

OSI与TCP/IP各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哪些协议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24 06:59:42
http://blog.csdn.net/gs_008/article/details/50976379 ( 1)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IEEE802,IEEE802.2 (2)TCP/IP五层模型的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路由器 、三层 交换机 传输层: 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T 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

OSI参考模型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19-12-23 20:20:13
物理层的作用:定义媒介类型、连接头类型、信号类型。 Hub:工作在物理层 1.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2.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3.设备共享相同的宽带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服务访问点与上层协议关联、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1.每一个网段都是单独的冲突域 2.所有的网段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工作原理:每一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广播包将被转发到所有的网段上。 网络层的作用:提供编制方案,提供路由。 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的作用:分割上层数据、流量控制、面向连接与非面向连接、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nxinyi/p/10897587.html

TCP/IP协议分析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23 18:09:13
TCP/IP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和,是网络通信架构的核心,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接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TCP/IP 协议采用4层结构,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清楚TCP/IP的工作原理,通俗一点讲就是, 一个主机的数据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发送到对方的主机上 一.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每层模型的职责: 链路层:对0和1进行分组,定义数据帧,确认主机的物理地址,传输数据; 网络层:定义IP地址,确认主机所在的网络位置,并通过IP进行MAC寻址,对外网数据包进行路由转发; 传输层:定义端口,确认主机上应用程序的身份,并将数据包交给对应的应用程序; 应用层:定义数据格式,并按照对应的格式解读数据。 然后再把每层模型的职责串联起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 当你输入一个网址并按下回车键的时候,首先,应用层协议对该请求包做了格式定义;紧接着传输层协议加上了双方的端口号,确认了双方通信的应用程序;然后网络协议加上了双方的IP地址,确认了双方的网络位置;最后链路层协议加上了双方的MAC地址,确认了双方的物理位置,同时将数据进行分组,形成数据帧,采用广播方式,通过传输介质发送给对方主机。而对于不同网段,该数据包首先会转发给网关路由器,经过多次转发后,最终被发送到目标主机。目标机接收到数据包后,采用对应的协议

点到点传输协议(PPP)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23 03:13:12
目录 组成部分 PPP链路建立过程 创建PPP链路 用户验证 调用网络层协议 认证方式 口令验证协议(PAP) 挑战握手验证协议(CHAP) PPP协议的应用 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PPP 最初设计是为两个对等节点之间的 IP 流量传输提供一种封装协议。在 TCP-IP 协议集中它是一种用来同步调制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OSI模式中的第二层),替代了原来非标准的第二层协议,即 SLIP。 组成部分 封装 :一种封装多协议数据报的方法。PPP 封装提供了不同网络层协议同时在同一链路传输的多路复用技术。 链路控制协议(LCP ):一种扩展链路控制协议,用于建立、配置、测试和管理数据链路连接。 网络控制协议(NCP) :协商该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格式与类型,建立、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认证协议 :包括口令验证协议PAP和挑战握手协议验证协议CHAP PPP链路建立过程 一个典型的链路建立分为三个阶段: 创建阶段、认证阶段和网络协商阶段 创建PPP链路 LCP复制创建链路,在这个阶段将对基本的通讯方式进行选择。链路两端通过LCP向对方发送配置信息报文。一旦一个配置成功信息包被发送且被接收,就完成了交换,进入了LCP开启状态。注意:此时还没进行验证 用户验证 在这个阶段中

图解TCPIP-OSI7层网络模型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23 02:13:35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应用层: HTTP 表示层: 转换应用处理信息和网络传输信息. 网络传入对比特流解释不同,所以一般使用base64转码 会话层: 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 socket的listen(),accept(),connect() 传输层: TCP/UDP协议 网络层: IP地址协议 数据链路层: 将0/1序列划分为有意义的数据帧,传送 物理层 1.计算机以二进制0/1表示信息 2.传输媒介用电压的高低/光闪灭/电波的强弱表示 3.物理层就是将二者进行转换 参考: <图解TCP IP> 来源: CSDN 作者: Claroja 链接: https://blog.csdn.net/claroja/article/details/103508488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23 01:04:02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什么是系统的分层结构? 指将系统的组件分隔到不同的层中,每一层中的组件应把保持内聚性,并且大致在同一抽象级别,每一层都应与它下面的各层保持松散耦合。 OSI模型和TCP/IP模型各有几层,并有何对应关系? OSI模型有七层从上到下依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模型有四层从上到下一次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对应关系: OSI中的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对应TCP/IP中的应用层。 OSI中的传输层对应TCP/IP中的传输层。 OSI中的网络层对应TCP/IP中的网络层。 OSI中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对应TCP/IP中网络接口层。 OSI七层模型中哪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哪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各层的作用是什么?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作用 物理层:为数据段设备提供传输数据的通路,传输数据,单位为比特,关心的是信号、接口、传输介质。 物理层规定了四个特性 机械特性:硬件连接接口的机械特点 电器特性: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以及有关的电路的特性 功能特性:物理接口中各条信号线的用法 规程特性:接口传输的全过程以及传输的事件发生的合法顺序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一个合适的传输差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