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时代,谁是容器的最终归宿?
前言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来自CNCF。 K8S对网络,存储,计算进行了编排,已经成为了云原生的操作系统,给用户展现了一个新的界面,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运维,提升了资源的弹性,真正的做到了按需使用,降低了用户的成本。云原生快速被企业和开发者接受。Forrester 预测到2022年, 全球组织/公司在生成环境运行容器化应用,从今天不足30%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到超过75%,企业应用容器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容器在生产环境的应用的比例快速上涨,从2016年首次调查的23%,到2018年上涨到73%,实际到2020年已经上涨到84% 云原生应用正在引领各个应用领域实现云原生化,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存储作为应用运行的基石,也在服务云原生化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云原生存储为了满足云原生特性的要求,可用性、稳定性、扩展性、性能等核心能力都有大幅的优化。 作为国内最大的云产商,阿里云提供了丰富的云原生服务。和网络,计算的编排不同的是,存储需要考虑如何无缝的接入到K8S中进行编排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