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

前端-计算机基础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20-02-03 12:23:11
一、网络 # 1 UDP 1.1 面向报文 UDP 是一个面向报文(报文可以理解为一段段的数据)的协议。意思就是 UDP 只是报文的搬运工,不会对报文进行任何拆分和拼接操作 具体来说 在发送端,应用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的 UDP 协议, UDP 只会给数据增加一个 UDP 头标识下是 UDP 协议,然后就传递给网络层了 在接收端,网络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 UDP 只去除 IP 报文头就传递给应用层,不会任何拼接操作 1.2 不可靠性 UDP 是无连接的,也就是说通信不需要建立和断开连接。 UDP 也是不可靠的。协议收到什么数据就传递什么数据,并且也不会备份数据,对方能不能收到是不关心的 UDP 没有拥塞控制,一直会以恒定的速度发送数据。即使网络条件不好,也不会对发送速率进行调整。这样实现的弊端就是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丢包,但是优点也很明显,在某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比如电话会议)就需要使用 UDP 而不是 TCP 1.3 高效 因为 UDP 没有 TCP 那么复杂,需要保证数据不丢失且有序到达。所以 UDP 的头部开销小,只有八字节,相比 TCP 的至少二十字节要少得多,在传输数据报文时是很高效的 头部包含了以下几个数据 两个十六位的端口号,分别为源端口(可选字段)和目标端口 整个数据报文的长度 整个数据报文的检验和( IPv4 可选 字段)

VSOMEIP - Communication between 2 devices (TCP/UDP) Not working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2-03 01:45:30
问题 Following the VSOMEIP tutorial Vsomeip in 10 minutes everything works up to the poi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2 devices. Current Setup: Ubuntu 16.04 (two machines - Server & Client) Two Machines connected over ethernet Files used: server.cpp client.cpp client_config.json server_config.json Output of Server [info] Parsed vsomeip configuration in 1ms [info] Using configuration file: "../clie_prop.json". [info] Default configuration module loaded. [info] Initializing vsomeip application "Hello"

VSOMEIP - Communication between 2 devices (TCP/UDP) Not working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20-02-03 01:45:08
问题 Following the VSOMEIP tutorial Vsomeip in 10 minutes everything works up to the poi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2 devices. Current Setup: Ubuntu 16.04 (two machines - Server & Client) Two Machines connected over ethernet Files used: server.cpp client.cpp client_config.json server_config.json Output of Server [info] Parsed vsomeip configuration in 1ms [info] Using configuration file: "../clie_prop.json". [info] Default configuration module loaded. [info] Initializing vsomeip application "Hello"

TCP与UDP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2-02 09:29:49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现在Internet上流行的协议是TCP/IP协议,该协议中对低于1024的端口都有确切的定义,他们对应着Internet上一些常见的服务。这些常见的服务可以分为使用TCP端口(面向连接)和使用UDP端口(面向无连接)两种。 说到TCP和UDP,首先要明白“连接”和“无连接”的含义,他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形象地比喻来说明,就是打电话和写信。两个人如果要通话,首先要建立连接——即打电话时的拨号,等待响应后——即接听电话后,才能相互传递信息,最后还要断开连接——即挂电话。写信就比较简单了,填写好收信人的地址后将信投入邮筒,收信人就可以收到了。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建立连接可以在需要痛心地双方建立一个传递信息的通道,在发送方发送请求连接信息接收方响应后,由于是在接受方响应后才开始传递信息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限制

牧云@^-^@ 提交于 2020-02-02 07:47:57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用到的Data的长度最大是多少,直接取决于底层的限制。    我们从下到上分析一下:    1.在链路层,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数据帧的长度为(46+18)-(1500+18),其中的18是数据帧的头和尾,也就是说数据帧的内容最大为1500(不包括帧头和帧尾),即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为1500;   2.在网络层,因为IP包的首部要占用20字节,所以这的MTU为1500-20=1480;  3.在传输层,对于UDP包的首部要占用8字节,所以这的MTU为1480-8=1472;    所以,在应用层,你的Data最大长度为1472。当我们的UDP包中的数据多于MTU(1472)时

TCPDUMP pcap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2-02 03:58:06
http://www.tcpdump.org/pcap.htm http://blog.csdn.net/force_eagle/article/details/6681802 一、tcpdump简明用法 Usage: tcpdump [-adeflnNOpqRStuvxX] [ -c count ] [ -C file_size ] /Files/diyunpeng/soc_po.txt [ -F file ] [ -i interface ] [ -r file ] [ -s snaplen ] [ -T type ] [ -U user ] [ -w file ] [ -E algo:secret ] [ expression ] -c 捕获指定数量的报文 -F使用文件作为过滤表达式的源 -i 使用可选网络接口捕获报文 -p 禁止在杂凑模式下捕获、- r读取捕获文件而非网络接口 -w保存原始报文到文件中 tcpdump是非常强大的网络安全分析工具,可以将网络上截获的数据包保存到文件以备分析。可以定义过滤规则,只截获感兴趣的数据包,以减少输出文件大小和数据包分析时的装载和处理时间。 这篇文章只涉及tcpdump的基本用法,请记住tcpdump比我描述的强大的多。 针对网络接口、端口和协议的数据包截取。假定你要截取网络接口eth1,端口号6881的tcp数据包

Day04 (三)_UDP传输端设计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2-01 15:04:18
8.2 UDP通信过程 首先,UDP通信是无连接的,虽然不可靠但是传输效率高,UDP就像是写信,知道地址即可,TCP就像是打电话,确保目标正确。 在UDP服务器端,通信套接字直接绑定,如果对方发数据,套接字自动触发readyRead(),发是通过槽函数实现。 在UDP客户端,通信套接字直接绑定,如果对方发数据,套接字自动触发readyRead(),发是通过槽函数实现。 实际上,UDP并不着重区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两者都是只需要一个通信套接字,并不需要监听,当通信套接字的readyRead信号有效之后自动读取。 读取: 首先是获取发送方的IP地址,通过通信套接字中的readDatagram()函数来实现,传入的参数: q int64 QUdpSocket:: readDatagram ( char * data , qint64 maxSize , QHostAddress * address = Q_NULLPTR, quint16 * port = Q_NULLPTR) Receives a datagram no larger than maxSize bytes and stores it in data . The sender's host address and port is stored in * address and * port (unless the

udp packet loss and recovery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02-01 08:53:05
问题 I am working on both udp/tcp based P2P for file and real time video streaming application.the application will be developed for both Linux and windows platform using c++. We are using ICE(TCP/UDP hole punching) to implement the P2P. while TCP ensure the packet loss but for UDP I need a decent approach to make sure packet must be delivered to the other peer. I wanted to know the algorithm or technique to do this. Is there any free thord party tool/libraries to do. Any link and suggestion will

网络协议UDP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2-01 08:47:59
------------------------------互联网协议与协议族------------------------------ tcp/ip协议介绍:计算机网络协议,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之间的终端进行沟通,规范协议 。 互联网协议族:为tcp/ip协议族 大概有上百种协议,其中tcp协议、ip协议使用的比较 多所以大家默认成为tcp/ip IP地址:网络地址(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获得)和主机地址 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 “10”(128.1.0.1-191.255.255.254) 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 是“110”(范围192.0.1.1-223.255.255.254) ------------------------------socket介绍------------------------------ #定义:socket(简称 套接字) 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式,它与其他进程间通信的一个主 要不同是: #import socket:应用socket包 #socket.socket(Address

Node之使用dgram模块实现基于UDP的数据通信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20-02-01 01:06:55
使用dgram模块实现基于UDP的数据通信 TCP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协议,在进行通信前,首先要求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一条用于通信的连接。而UDP是一种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在进行通信前,不要求首先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连接,可以直接把数据包发送给对方。基于这个原因,UPD也是一种不可靠的协议,但是其传输速度比TCP更快,因此更适用于实时通信的场合。 在Node.js中,提供了dgram模块,用于创建UPD服务器与客户端,以及实现UDP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创建UDP服务器与客户端 在dgram模块中,可以使用createSocket方法创建一个用于实现UDP通信的socket端口对象 var socket=dgram.createSocket(type,[callback]) type:用于指定进行UDP通信时使用的协议类型,可指定值为“upd4”或“upd6”。 callback:用于指定当从该端口接收到数据时调用的回调函数,在该回调函数中,可以使用两个参数。msg参数值为一个Buffer对象,其中存放了接收到的数据。rinfo参数值也为一个对象,该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及属性值如下: address:属性值为发送者所使用的地址,例如127.0.0.1。 family:属性值为一个标识了发送者所使用的地址是IPv4地址还是IPv6地址的字符串,例如“IPv4”。 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