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UDP协议
文章目录 1.OSI网络七层模型 1.1各层的主要功能 低三层 承上启下作用层 高三层 2.传输控制协议TCP 2.1 TCP握手机制 2.1.1三次握手过程 Ⅰ.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两次不行吗? Ⅱ.什么是半连接队列? Ⅲ.ISN(Initial Sequence Number)是固定的吗? Ⅳ:三次握手过程中可以携带数据吗? Ⅴ. SYN攻击是什么? 2.1.2 四次挥手过程 Ⅰ. 挥手为什么需要四次? Ⅱ.四次挥手释放连接时,等待2MSL的意义? Ⅲ.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3.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3.1开发应用人员在UDP上构建应用时关注的点 3.2 UDP和TCP比较 3.3什么情况下会用到UDP? 4.Socket编程 1.OSI网络七层模型 为使不同计算机厂商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范围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分层的目的:为了让每一层的开发人员、系统设计不需要再关心整个的网络层次。比如说做网线或者光纤的厂商,只需要关心物理层就行。 1.1各层的主要功能 低三层 物理层: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形成稳定的数据链路(01010101)。 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IP协议) 承上启下作用层 传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