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

Android4.4.2 源码编译-iMX6Q/D核心板-非设备树源码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4-23 16:10:39
5.3.1 Android 源码整体编译-基于迅为-IMX6开发板系列 本节介绍如何将 Android 源码如何整体编译,即将 uboot,kernel,Android 镜像一次 性全部编译出来。 注意:编译 Android 系统必须保证给 Ubuntu 系统提供 4G 以上内存。这里“提供 4G 以 上内存”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在 VMware Workstations 虚拟机中设置分配 4G 内存。例如, 用户在编译的时候,PC 机的内存一共是 6G,在虚拟机中设置分配 4G 内存,但是在 Windows 系统下,开着 QQ,杀毒软件,音乐播放器,浏览器等等,这样在 Windows 下占 用的内存就快 2G 了,那么虚拟机会自动调整到只占用 2G,甚至不到 2G 的内存,这样就有 可能没法编译通过。 正确的分配内存方法是,首先给虚拟机分配 4G 以上内存,然后在 Windows 下关掉尽量 多的不必要的应用,关掉尽量多应用的后台程序。 当然,如果用户的 PC 是 8G 或者 16G 内存,随意就成。 Android 源码在光盘目录“04_源码_Android4.4 文件系统”下,压缩包先在 windows 下解压,解压之后的到单独的压缩包“iTOP-iMX6_android4.4.2_20160904.tar.gz”。 将“iTOP-iMX6_android4.4.2

攻城狮分享丨i.MX6UL的uboot自动适配logo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4-21 11:47:08
有很多客户对于调试屏幕有很多困扰,经常在自己调试屏幕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调试屏幕,飞凌研发工程师又 在 uboot 阶段添加了一项新的功能,让屏幕logo适配更方便更快捷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项新的功能吧。 该功能目前适配内核系统为Linux3.0.35版本的i.MX6X平台,操作起来是很简单的,我们只需要把屏幕的分辨率以及刷新频率设置一下,大部分的屏幕就都可以自己适配了,方便又省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操作吧! IMX6X开发板 上电后 3秒钟之内 在控制台按空格键进入 uboot命令行。 (如果 3秒内没有按键,则进入启动过程) 进入命令行后,根据屏幕的提示菜单,选择‘0’,进入uboot shell设置状态。 LCD屏幕设置举例: 假设我们要设置的屏幕分辨率是 640x480, 刷新率 60Hz;则可以按照下面的命令设置: setenv mxcfb0 video=mxcfb0:dev=lcd,640x480M@60,if=RGB24,bpp=32 saveenv 设置完成后重启, uboot 会按照 640x480 的分辨率在 lcd 接口上显示 logo 图片。 LVDS屏幕设置举例: 我们要设置的 LVDS屏幕分辨率是1280x800,命令如下: setenvmxcfb0 video=mxcfb0:dev=ldb,1280x800M@60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二)----通过u-boot启动Linux内核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04-18 05:11:20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二)----通过u-boot启动Linux内核 标签(空格分隔): Qemu ARM Linux 在上文《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一) 》中已经简单讲述了通过Qemu模拟直接启动Linux内核,并挂在SD卡根文件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启动内核,与实际应用中ARM板的启动方式:u-boot、kernel、rootfs有些不同。现在就来讲述下通过Qemu搭建通过u-boot启动Linux内核并挂载根文件系统的方法。 1. 开发环境简述 嵌入式系统要正常运行,应该包含:u-boot、kernel、rootfs、appfs。这几部分在ARM开发板Flash上的位置关系应该类似于下图所示: BootLoader BootParameters Kernel Rootfs Appfs rootfs可以添加到开发板的Flash,也可以不用添加到开发板,而是部署到PC机上,开发板在运行完kernel,要挂载rootfs时,可以通过NFS网络挂载到设定好的PC机上的rootfs根文件系统上(下一篇文章《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三)----NFS网络根文件系统》会详细讲解NFS网络挂载根文件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 2. 准备u-boot 用来使用u-boot启动加载Linux内核 2.1 下载u-boot 从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三)----NFS网络根文件系统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4-18 04:43:09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三)----NFS网络根文件系统 标签(空格分隔): Qemu ARM Linux 经过上一篇《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二)----通过u-boot启动Linux内核 》,已经实现了通过u-boot加载Kernel启动开发板,并且挂载根文件系统,本文讲述通过NFS网络挂载根文件系统。 通过NFS网络根文件系统,可以实现开发板在通过u-boot启动内核后,通过NFS网络在别的PC主机上挂载根文件系统。对于开发调试阶段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以直接在Linux主机上开发、编译驱动或者APP,并将目标文件拷贝到NFS服务目录中进行使用(此时文件相当于被拷贝到了开发板的根文件系统中)。也可以在主机端直接修改rootfs文件系统中别的文件,等效于在开发板上直接修改。 本文来介绍NFS挂载网络根文件系统的操作步骤,本方法不仅仅适用于Qemu搭建的ARM vexpress开发板环境,也适用于所有其他的开发板实体。 由于各个开发板的NFS网络文件系统制作方法是相同的,也可以参考Exynos4412和NanopiNEO开发板环境搭建中的NFS网络文件系统制作方法部分内容。 1. 环境配置 Linux主机支持NFS服务 修改bootargs启动参数 设置NFS为根文件系统 设置主机NFS文件系统地址 内核支持NFS挂载文件系统

攻城狮分享丨i.MX6X的uboot自动适配logo的配置方案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20-04-14 14:48:08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有很多客户对于调试屏幕有很多困扰,经常在自己调试屏幕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调试屏幕,飞凌研发工程师又 在 i.MX6X的uboot 阶段添加了一项新的功能,让屏幕logo适配更方便更快捷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项新的功能吧。 该功能目前适配内核系统为Linux3.0.35版本的i.MX6X平台,操作起来是很简单的,我们只需要把屏幕的分辨率以及刷新频率设置一下,大部分的屏幕就都可以自己适配了,方便又省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操作吧! IMX6X开发板 上电后 3秒钟之内 在控制台按空格键进入 uboot命令行。 (如果 3秒内没有按键,则进入启动过程) 进入命令行后,根据屏幕的提示菜单,选择‘0’,进入uboot shell设置状态。 LCD屏幕设置举例: 假设我们要设置IMX6X开发板 的屏幕分辨率是 640x480, 刷新率 60Hz;则可以按照下面的命令设置: setenv mxcfb0 video=mxcfb0:dev=lcd,640x480M@60,if=RGB24,bpp=32 saveenv 设置完成后重启, uboot 会按照 640x480 的分辨率在 lcd 接口上显示 logo 图片。 LVDS屏幕设置举例: 我们要设置IMX6X开发板 的 LVDS屏幕分辨率是1280x800,命令如下:

imx6开发板使用MfgTool2烧写ubuntu 12.04 LTS linux镜像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4-12 09:42:01
imx6开发板使用MfgTool2烧写 ubuntu 12.04 LTS linux镜像 首先将烧写工具拷贝到 windows 下解压,烧写工具光盘路径如下所示: 1 i.MX6 用户光盘 /i.MX6 用户光盘( A ) \linux\tool\Mfgtools-Rel-13.01.00_ER_MX6Q_UPDATER.zip 把micro usb数据线连接到开发板的otg接口,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到pc的usb接口。 开发板otg接口与usb数据线连接图如下: 2 . 打开工具MfgTool2 ( win7 用户请使用管理员权限打开) 2.1 写 ubuntu 12.04 LTS linux 首先确保烧写工具目录 Mfgtools-Rel-13.01.00_ER_MX6Q_UPDATER\Profiles\MX6Q Linux Update\OS Firmware\files \linux 下有 uImage ,u-boot.bin 文件 , Mfgtools-Rel-13.01.00_ER_MX6Q_UPDATER\Profiles\MX6Q Linux Update\OS Firmware\files \linux\ubuntu\ 下有 oneiric.tgz 文件 . oneiric.tgz 文件默认存贮在 linux\src 目录下。 在 Mfgtools-Rel-13

DAVINCI DM3730开发攻略——应用程序例程分析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4-10 13:19:46
过完 2015 年春节回来了,利用上班前的几天时间,先把这篇文章写完,本来是先写《 DAVINCI DM3730 开发攻略—— linux-2.6.32 移植》,但是那篇文章涉及内核的东西太多,不太好写,而本人已经很长时间没写新文章了,先发布这篇文章。后来想了想,从应用程序使用的角度分析,再一步一步深入内核里边去,也许更好。 前面几篇DM3730开发攻略讲到:一个DAVINCI DM3730板子程序由xload,uboot, linux-2.6.32或者(linux-2.6.37),文件系统rootfs和存放在文件系统里边的很多应用程序组成,这个顺序是从CPU运行的顺序排列的,或者从烧到NAND FLASH的角度讲:我们桐烨科技的命名是:dm3730_xload.bin,dm3730_uboot.bin,dm3730_kernel.bin,dm3730_ubifs.bin(里边包含很多应用程序,我们使用ubifs而不是jffs2),有些客户还加上自己的应用程序app等BIN文件。 1 、文件系统移植: 在DVSDK4_03安装包里边(不清楚的网友可以先看看本人在51CTO博客一篇《DAVINCI DM3730开发攻略——DVSDK4_03和双核CODEC机制介绍》),本人开发目录dvsdk4_03\filesystem,人家TI(包括合作第3方)已经提供arago-base

DAVINCI DM3730开发攻略——xload-1.51移植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4-10 13:13:07
DM3730 开发攻略已经停顿了一段时间,本人和公司其他软件工程师都在忙攻克客户定制的 DM3730+OV 的一款 720P 高清低照度产品和 TVP5158 2 路 D1 同时采集软件,现在基本收尾工作,挤点时间,继续写开发攻略,希望对在这方面开发的朋友有帮助。本篇文章是基于本公司(桐烨科技) DM3730 超级开发板上面进行描述的,估计和 TI EVM 有点差别,或者和其他开发板公司有些差别,但问题不大,都有参考作用。 1、 DM3730 启动流程介绍 前面 3 篇文章已经从总体介绍 DAVINCI 低功耗芯片 DM3730 的性能、特点、开发环境和软件开发包,等等。下面就可以进入编程开发阶段了。 DM3730 boot 软件是 Xloader 和 U-BOOT ,这个和 DM36X 、 DM6446 、 DM6467T ( UBL+U-BOOT )有点不一样,和 DM8148 、 DM8168 系列的 (U-BOOT MINI+UBOOT) 又不一样。本来想把把 xload 和 uboot 一起写,现在觉得还是分开好,有时写太长的东西怕没这么多精力,还有 u-boot-2010.06 要移植的东西也比较多。这篇文章从软件角度重点如何让板子 BOOT 起来。开发驱动和系统软件前,有个 DM3730 非常重要的文件必须要介绍,这个文件就是 DM3730 系统开发技术参考手册——

DAVINCI DM3730开发攻略——开发环境篇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20-04-10 13:12:36
深圳的春天,梧桐山上绿意浓浓,山花醉人香,蜂蝶采蜜忙!现在只能在山上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山下的水污染完了,空气也不咋样。但相对北方的兄弟姐妹长期生活在灰霾和沙尘的环境,这里也很难得了,地下水的污染,不单单北方有,南方很早就打井排污了,治理要近1000年的才能恢复 。这些企业和贪官庸官断子绝孙的发展模式,注定不长久。而对于我们这些差不多吃尽整个元素周期表的中国平民百姓,生活还得继续,我们现在需要从方方面面来考虑绿色环保的工作和生活,其中包括我们的产品设计,因为这些嵌入式产品是超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每套多耗掉几瓦电就已经很恐怖了。 低功耗+高性能的设计,一直是我们公司的追求。忙完客户的板子设计,现在可以搞搞自己公司的板子,在上一篇《DAVINCI DM3730开发攻略序》已经提到DAVINCI其他几个产品系列(DM644x、DM642、DM6437、DM648、DM6467、DM8148、DM8168)的比较,有关DM3730 CORTEX-A8+DSP的优点描述也写了,1G的A8(2000MIPS)和C64+ DSP 800M(6400MIPS),这里就不再累赘。本篇重点如何搭建DM3730的开发环境,以后会写到x-loader的移植,u-boot的移植,DVSDK4_03的开发包的介绍及用CODEC机制调用DSP算法的介绍,linux-2.6.32内核的移植

开源 zynq EBAZ4205矿卡 vivado U-boot kernel debian 源代码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4-07 11:14:43
看不少坛友收了 EBAZ4205 这个低价zynq板卡,但是苦于没资料入不了门,论坛上都是点灯的,复杂点的uboot kernel dts rootfs没有人做。 估计新手不会做,老手懒得做,所以我就花几天时间移植了下,整理发出来。 我就来奉献下,给想入门的坛友做了套完整资料,包括vivado U-boot kernel debian 源代码, 还有编译好的文件。 我是自己焊接了个TF卡座上去,把R2584焊到R2577上,这样就成了TF卡启动,方便烧程序,所以编译出来的都是TF卡的程序,需要用nand的自己修改下就可以了。 这次代码板子上的外设都是正常的,UBOOT里可以正常保存env到TF卡,网络正常通讯,TFTP功能正常。 内核也是,debian网络功能均正常,可以随意apt。IO只加了W13,W14两个已有的LED灯,其他的IO需要自己加上就可以了。 ZYNQ是个好东西,推荐入坑,嘿嘿。 以前用过AT91SAM9X35配EP4CE10, IMX6配XC6SLX16 , 树莓派配EP4CE6,都是些采集和控制类的,芯片间通讯真心不方便,并且速度有限,如果用外部总线,占用的IO又太多了,经常会和外设引脚冲突。 后来用ZYNQ做了两个项目,发现真心好东西,一个火车上的运动采集设备,一个8轴机器人控制卡,内部AXI总线真心好用,有高速的有简易的,搭配使用很给力,挂了一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