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CentOS Redis安装报错:“You need tcl 8.5 or newer in order to run the Redis test”问题解决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2-23 14:23:27
在编译Redis的时候成功之后,提示“Hint: It's a good idea to run 'make test' ;)”,我们可以运行测试,确认Redis的功能是否正常。 [root@jeespring redis-5.0.7]# make && make test 接着出现报错: 解决方式 1、安装tcl-8.5.13-8.el7.x86_64.rpm wget 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7/os/x86_64/Packages/tcl-8.5.13-8.el7.x86_64.rpm rpm -ivh tcl-8.5.13-8.el7.x86_64.rpm 重新运行make && make test 附:下面是网上提供的办法: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1-src.tar.gz sudo tar xzvf tcl8.6.1-src.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tcl8.6.1/unix/ sudo ./configur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来源: CSDN 作者: 前尘忆梦Memory 链接: https://blog.csdn.net/zhangchaoyang/article

python中的Unittest常用方法

佐手、 提交于 2020-02-23 13:13:05
import unittest class SimpleUnitTest(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Fail(self): self.failUnless(True) def test_Fail(self): self.failIf(False) def test_assertEqual(self): self.assertEqual(1,3-2) def test_assertNotEqual(self): self.assertNotEqual(1,3-0) def test_assertTrue(self): self.assertTrue(True) def test_assertFalse(self): self.assertFalse(False) def test_assertIs(self): self.assertIs(10,5+5) def test_assertIsNot(self): self.assertIsNot(10,5+4) def test_assertIsNone(self): self.assertIsNone(None) def test_assertIsNotNone(self): self.assertIsNotNone('we are not none ok?') def test_asserIn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2-23 08:07:46
基本数据类型 一、概述 字符串(String)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在编程语言中表示文本。 二、字符串格式 Python用一对引号来生成字符串,单引号或者双引号都可以: "hello,world" 'hello,world' 三、字符串的运算 字符串支持两种运算:加法和数乘。 加法操作是将两个字符串按照顺序相连,如: v = "hello" + "world" print(v) #结果为:helloworld 数乘是将字符串与一个整数相乘,得到重复的字符串: v = "abc" * 3 print(v) #结果为:abcabcabc 四、字符串的方法 字符串一些常用的方法。 (1).find()方法 .find()方法是查找元素,将字符串从开始往后找,找到第一个之后,获取其位置,未找到结果为-1,可以设定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test="alexalex" v=test.find('ex',5,8) #查找ex 从5开始找,结束位置8 print(v) #结果为:6 (2).join()方法 .join()方法的作用是将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元素按照指定分隔符进行拼接。 test="abc" t="_" v=t.join(test) #也可以直接使用v="_".join(test) print(v) #结果为:a_b_c (3).lower()方法 .lower(

python 序列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2-23 08:06:52
序列 序列是python中的一种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根据索引来获取序列中的对象 有6种内建序列类:list,tuple,string,unicode,buffer,xrange。 其中xrange比较特殊,是一个生成器 一般来说,具有序列结构的数据类型都可以使用: index,len,max,min,in,+,*,切片 1 >>> a='Iloveyou' 2 >>> len(a) 3 8 4 >>> max(a) 5 'y' 6 >>> min(a) 7 'I' 8 >>> type(a) 9 <type 'str'> 10 >>> id(a) 11 140666595185744 12 >>> id('Iloveyou') 13 140666595185744 14 >>> bool('o' in a) 15 True 16 >>> a+a 17 'IloveyouIloveyou' 18 >>> a*3 19 'IloveyouIloveyouIloveyou' 20 >>> a[1:4] 21 'lov' 22 >>> a.index('y') 23 5 24 >>> a[5] 25 'y' 切片操作 对具有序列结构的数据来说,切片操作的方法:consequence[start_index:end_index:step] start_index: 表示是第一个元素对象

React 使用 css 样式步骤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23 04:42:54
1、安装style-loader和css-loader依赖 cnpm i style-loader css-loader -D 2、在webpack.config.js文件增加loader配置 module: { //所有第三方模块的配置规则 rules: [ {test: /\.js|jsx$/, use: 'babel-loader', exclude: /node_modules/},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modules']} ] }, 3、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CSS样式了 来源: CSDN 作者: sg_knight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g_knight/article/details/104448516

pt-table-checksum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2-23 01:48:12
pt-table-checksum是percona公司提供的一个用于在线比对主从数据一致性的工具。 实现原理 将一张大表分成多个chunk,每次针对一个chunk进行校验,同时将校验的结果通过REPLACE INTO语句写入到percona.checksums表中,然后该语句通过主从复制,在SLAVE中同样执行一次,校验的结果同样是写入到percona.checksums表中,最后,通过查询percona.checksums来获取主从不一致的信息。 常见用法 1. 基本用法 # pt-table-checksum -h192.168.244.10 -umonitor -pmonitor123 其中,monitor的最小权限如下(第二个权限是针对percona.checksums的): GRANT SELECT, PROCESS, SUPER, REPLICATION SLAVE, 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monitor'@'192.168.244.10';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percona`.* TO 'monitor'@'192.168.244.10'; 2. pt-table-checksum默认是运行在statement下,如果是其它日志格式,需加--no-check-binlog-format参数 # pt

从零开始的彩笔深度学习成长之路(day1)---这个po主明明很菜却过分咸鱼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2-23 01:39:52
又是咸鱼无所事事的一天 11点半起床,打开电脑,CSGO启动!!!!!!!!!!! 游戏失败,关闭游戏,气急败坏,无所事事again 不如…学习一下深度学习? pip install tensorflow spyder启动!!!!!!! 打开 tensorflow官方教程 ,开始抄代码! day1 没有目标,能给和我画出美美的图出来装逼即可。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 ''' 将kersa作为一个单独的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 pyplot as plt fashion_mnist = keras . datasets . fashion_mnist ( train_images , train_labels ) , ( test_images , test_labels ) = fashion_mnist . load_data ( ) 上面这波呢,这波是肉蛋葱鸡,哦不不不,是导入数据,keras自带有一个叫做fashion_mnist的图像集合,python赋值命令都是用逗号隔开的,至于为什么分为两个(),()我也不叽到 接下来先考察一下收到的数据,然后进行下一步的算法 不难发现,收到的图片共1w个,每一个的格式都是28*28 不难发现

pt工具之pt-archiver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2-23 01:36:24
# tar -zxvf percona-toolkit-2.2.17.tar.gz # yum -y install perl perl-IO-Socket-SSL perl-DBD-MySQL perl-Time-HiRes perl-TermReadKey # yum -y install perl-Digest-MD5 [root@hongquan1 bin]# pwd /data/soft/percona-toolkit-2.2.17/bin pt-archiver --将表数据归档到另一个表或文件中 删除或归档一张大表,导出文件等,可以进行主从同步数据 [mysql@mysqlt1 bin]$ ./pt-archiver --help Archive all rows from oltp_server to olap_server and to a file: pt-archiver --source h=oltp_server,D=test,t=tbl --dest h=olap_server \ --file '/var/log/archive/%Y-%m-%d-%D.%t' \ --where "1=1" --limit 1000 --commit-each Purge (delete) orphan rows from child table: pt

C++学习6-变量生命周期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20-02-23 01:31:30
变量生命周期 int main ( ) { Test t1 ( 10 ) ; Test t2 ; // => 不要写成 test t2() 会变成函数的声明 Test t3 ( t2 ) ; Test t4 = t3 ; //t3拷贝构造t4 // Test t5(40); Test t5 = Test ( 40 ) ; // 生成临时对象 Test(int) /* Test t5 = Test(40) 等于 Test t5(40)-- 是用临时对象 拷贝构造同类型的对象 临时对象不产生 直接构造对象即可 不是 :生成临时对象 拷贝构造t5 析构临时对象 */ cout << "-----------" << endl ; t2 = t3 ; // 赋值 t2 = Test ( 50 ) ; // 显式生成临时对象 //显式生成临时对象 这个临时对象是要产生的 然后给t2赋值 再析构临时对象 t2 = 50 ; // 隐式生成临时对象 int -> Test(int) //把其他类型转成类的类型 要看这个类有没有一个构造函数接收这个类型来生成临时对象 cout << "-----------" << endl ; return 0 ; } 介绍变量生命周期,先看看下面程序中函数对象的调用情况 原本程序: Test GetTestObject ( Test t ) { int val

CMake 用法总结(转载)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2-22 23:44:54
原文地址 什么是 CMake All problems in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solved by another level of indirection. David Wheeler 你或许听过好几种 Make 工具,例如 GNU Make ,QT 的 qmake ,微软的 MS nmake ,BSD Make( pmake ), Makepp ,等等。这些 Make 工具遵循着不同的规范和标准,所执行的 Makefile 格式也千差万别。这样就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软件想跨平台,必须要保证能够在不同平台编译。而如果使用上面的 Make 工具,就得为每一种标准写一次 Makefile ,这将是一件让人抓狂的工作。 CMake 就是针对上面问题所设计的工具:它首先允许开发者编写一种平台无关的 CMakeList.txt 文件来定制整个编译流程,然后再根据目标用户的平台进一步生成所需的本地化 Makefile 和工程文件,如 Unix 的 Makefile 或 Windows 的 Visual Studio 工程。从而做到“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显然,CMake 是一个比上述几种 make 更高级的编译配置工具。一些使用 CMake 作为项目架构系统的知名开源项目有 VTK 、 ITK 、 KDE 、 Open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