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协议简史
SIP协议最初由IETF多方多媒体会话控制工作组(MMUSIC)开发。其1.0版本于1997年作为互联网草案提交。后来该协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直接促使2.0版本的发布,新版本于1998年提交为互联网草案。该协议于1999年三月达到拟议标准的状态,并于1999年4月发布为RFC2543。1999年9月,为了满足对该协议日益增长的兴趣需求,IETF成立了SIP工作组(目前已经解散)。2000年7月,提交了一份互联网草案,叫RFC2543 “bis.”,其中包含了漏洞修复和SIP澄清。这份文档最终发布为RFC3261,它取代了最初的RFC2543规范。在此之外,许多SIP扩展RFC文档陆续发布。SIP的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扩展(SIMPLE)工作组 在IETF中,SIP的流行导致其他SIP相关的工作组相继建立。现在已经解散的会话初始化协议研究(SIPPING)工作组,负责调查SIP应用,制定SIP的扩展需求,并发布SIP使用相关的现行最佳做法(BCP)文档。目前,SIPCORE工作组负责核心的SIP标准制定。为了标准化状态和即时消息相关的协议,成立了SIP的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扩展(SIMPLE)工作组。其它SIP相关的,已经解散的工作组包括PINT工作组、SPIRITS工作组。 一个协议要从建议标准发展为标准,必须有多个独立的相互操作实现和实践经验。从RFC2543早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