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服务器

Lua游戏开发之时区问题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19-12-09 17:28:22
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meteoric_cry/p/9637040.html 目前大部分游戏都采用了Lua语言进行功能开发,在进行多语种发行的时候就会遇到时区显示的问题。以韩国版本为例,场景如下: 1、服务器处于固定的位置,比如放在首尔机房; 2、玩家所处的位置不确定,可能在韩国,或者是出差在其它国家或地区; 需求: 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统一显示服务器的当前时间。在PC上查看,即便在国内测试的时候也显示韩国首尔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快1个小时)。 实现: -- 北京时间 local serverTime = 1536722753 -- 2018/09/12 11:25 function getTimeZone() local now = os.time() return os.difftime(now, os.time(os.date("!*t", now))) end -- 8 hour * 3600 seconds = 28800 seconds local timeZone = getTimeZone()/ 3600 print("timeZone : " .. timeZone) local timeInterval = os.time(os.date("!*t", serverTime)) + timeZone * 3600 + (os

Jmeter通过SSHCommand测试获取Linux服务器资源文件信息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9 11:54:27
有些时间我们想通过接口测试来获取服务器上面的某个资源文件信息,应该怎么办? 别急。。。。 Jmeter通过ssh协议可以实现这个操作。 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实现吧。 需要提前安装好的工具: 1、按照好jmeter插件:ssh protocol support 、 sshmon samler Collector 2、新增ssh请求填入接口参数,如图所示: 线程组下面新增sshCommand 填入服务器ip、连接服务器的用户名、密码。 查看结果树,执行date后,返回的系统时间如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ighter007/p/12010087.html

NTP协议实现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7 21:30:16
10.4 实验内容 ——NTP协议实现 1.实验目的 通过实现NTP协议的练习,进一步掌握Linux网络编程,并且提高协议的分析与实现能力,为参与完成综合性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内容 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协议是用来使计算机时间同步化 的一种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如石英钟,GPS等)做同步化,它可以提供高精确度的时间校正(LAN上与标准时间差小于1毫秒,WAN上几十毫秒),且可用加密确认的 方式来防止协议攻击。 NTP提供准确时间,首先要有准确的时间来源,这一时间应该是国际标准时间UTC。 NTP获得UTC的时间来源可以是原子钟、天文台、卫星,也可以从Internet上获取。这样就有了准确而可靠的时间源。时间是按NTP服务器的等级传 播。按照距离外部UTC 源的远近将所有服务器归入不同的Stratun(层)中。Stratum-1在顶层,有外部UTC接入,而Stratum-2则从Stratum-1获取 时间,Stratum-3从Stratum-2获取时间,以此类推,但Stratum层的总数限制在15以内。所有这些服务器在逻辑上形成阶梯式的架构并 相互连接,而Stratum-1的时间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进行网络协议实现时最重要的是了解协议数据格式。NTP数据包有48个字节,其中NTP包头16字节,时间戳32个字节

linux内核参数sysctl.conf,TCP握手ack,洪水攻击syn,超时关闭wait;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2-06 14:36:38
题记:优化Linux内核sysctl.conf参数来提高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PS:在服务器硬件资源额定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的压榨服务器的性能,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是很多运维技术人员思考的问题。要提高Linux系统下的负载能力,可以使用nginx等原生并发处理能力就很强的web服务器,如果使用Apache的可以启用其Worker模式,来提高其并发处理能力。除此之外,在考虑节省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修改Linux的内核相关TCP参数,来最大的提高服务器性能。当然,最基础的提高负载问题,还是升级服务器硬件了,这是最根本的。 Linux系统下,TCP连接断开后,会以TIME_WAIT状态保留一定的时间,然后才会释放端口。当并发请求过多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TIME_WAIT状态的连接,无法及时断开的话,会占用大量的端口资源和服务器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优化TCP的内核参数,来及时将TIME_WAIT状态的端口清理掉。 本文介绍的方法只对拥有大量TIME_WAIT状态的连接导致系统资源消耗有效,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下,效果可能不明显。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去查TIME_WAIT状态的连接状态,输入下面的组合命令,查看当前TCP连接的状态和对应的连接数量: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CISCO ACL配置详解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6 09:38:11
什么是ACL? 访问控制列表简称为ACL,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该技术初期仅在路由器上支持,近些年来已经扩展到三层交换机,部分最新的二层交换机也开始提供ACL的支持了。 访问控制列表的原理 对路由器接口来说有两个方向 出:已经经路由器的处理,正离开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 入:已经到达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将被路由器处理。 匹配顺序为:“自上而下,依次匹配”。默认为拒绝 访问控制列表的类型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一般应用在out出站接口。建议配置在离目标端最近的路由上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在离源端最近的路由上,一般应用在入站in方向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允许在标准和扩展访问列表中使用名称代替表号 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原则 1、最小特权原则 只给受控对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最小的权限。也就是说被控制的总规则是各个规则的交集,只满足部分条件的是不容许通过规则的。 2、最靠近受控对象原则 所有的网络层访问权限控制。也就是说在检查规则时是采用自上而下在ACL中一条条检测的,只要发现符合条件了就立刻转发,而不继续检测下面的ACL语句。 3、默认丢弃原则 在CISCO路由交换设备中默认最后一句为ACL中加入了DENY ANY ANY,也就是丢弃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包

三次握手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6 00:29:44
第一次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 客户端 发送 syn 包(syn=j)到 服务器 ,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 第二次握手 : 服务器 收到 syn 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 ack =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eq=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 SYN_RECV 状态。 第三次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 收到 服务 器的SYN+ACK包,向 服务器 发送确认包ACK( ack =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 ESTABLISHED (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 客户端 与服务器开始传送 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1)未连接队列 在 三次握手协议 中, 服务器 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 客户端 的SYN包( syn =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 服务器 处于 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 (2)Backlog参数 表示内核为相应套接字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SYN-ACK重传次数 三次握手协议 服务器 发送完SYN-ACK包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2-05 22:26:19
用 Xshell 连接服务器总是报错 :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Disconnected from remote host... 1 2 原因可能是 SSH 服务器没设置保活时间间隔 , 具体设置如下 : # vim /etc/ssh/sshd_config 1 添加两行 , 或去掉注释 : ClientAliveInterval 60 ClientAliveCountMax 3 1 2 重启 SSH 服务 : # /etc/init.d/ssh restart # systemctl restart sshd 1 2 ClientAliveInterval 参数数值是秒 , 是指超时时间 , 上面设置的是一分钟 ; ClientAliveCountMax 设置允许超时的次数 , 上面设置的是允许三次 , 之后就关闭连接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apable/p/11947605.html

修改服务器时间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5 14:49:59
一、几个命令和概念    hwclock --show 服务器硬件时间    date 服务器系统时间   CST: 中国标准时间(China Standard Time),这个解释可能是针对RedHat Linux。   UTC: 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标准时间,简称UTC,从英文国际时间/法文协调时间“Universal Time/Temps Cordonné”而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洲西部的时间与UTC的时差均为+8,也就是UTC+8。   GMT: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旧译格林威治平均时间或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英语:Greenwich Mean Time,GMT)是指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标准时间,因为本初子午线被定义在通过那里的经线。 一、与时间服务器同步   1、编辑 /etc/crontab   2、添加一个定时任务 每15分钟同步一次     */15 * * * * root /usr/sbin/ntpdate 125.111.111.111 > /dev/null 2>&1     125.111.111.111 是指你们公司的时间服务器。   3、使配置生效     source /etc/crontab 二、tzselect修改时区   1、date -R 查看时区 如果不是东八区   2

Linux实验:NTP网络时间服务器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05 00:39:30
【实验目的】 1)掌握时间服务器的搭建方法 2)掌握客户机与时间服务同步时间的方法 【实验原理】 NTP服务器【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是用来使计算机时间同步化的一种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做同步化,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校正。 生成运营环境中时间同步十分重要,如基于时间的用户访问控制,由于客户机与管理主机时间不一致导致客户机明明在规定时间内访问要访问的内容但受到管理系统拒绝。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如电商或网银的交易记录等等。因此掌握配置与使用时间服务器至关重要。 【实验环境】 两台Linux实验台(Centos6.5系统) server主机为ntp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2 client主机为客户端端的ip地址为192.168.1.2 (同步本机的网络时间服务器) 【实验步骤】 一、搭建ntp时间服务器 1.1 安装ntp服务端yum install ntp –y(提示已存在证明已安装)。 如图1所示 图1 1.2 修改ntp服务配置文件,添加时间服务 vim /etc/ntp.conf,按i进入编辑内容,编译完成后按Esc退出编译状态,之后:wq保存并退出。配置文件需要修改和理解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如图2所示 访问控制设置允许访问此ntp服务器的客户 restrict 0.0.0.0 mask 0.0.0.0

部署NTP服务器,使客户端域控时间同步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4 21:05:07
1 在PDC角色所在的域控制器端,用管理员权限打开powershell ,输入如下命令 • w32tm /config /manualpeerlist:"ntp.ntsc.ac.cn" /syncfromflags:manual /reliable:yes /update 其中/manualpeerlist 表示外部时间源服务器列表,多个服务器之间可用空格分隔,ntp.ntsc.ac.cn是NTP时间服务器;/syncfromflags:manual 表示与指定的外部时间源服务器列表中的服务器进行同步;/reliable:yes 设置此计算机是一个可靠的时间源;/update 向时间服务发出配置已更改的通知,使更改生效 • net stop w32time & net start w32time 重新启动w32time服务 • w32tm /resync 手动与外部时间源服务器进行同步 • w32tm /query /status 同步时间服务器状态 • w32tm /query /source 查询时间同步源 • w32tm /query /peers 查询时间同步服务器及相关信息 2 调整注册表 • 选择 “开始”“运行”,键入 regedit,然后选择 “确定”。依次打开注册表子项: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