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

38 树莓派发送网络请求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2 20:04:43
1.安装 ###直接使用pip安装 pip install requests  ###2.1不带参数 #!/usr/bin/python import requests url="http://my.os/notification/charm/" r = requests.get(url) print r.status_code print r.content 为URL传递参数 GET 你也许经常想为URL的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传递某种数据。如果你是手工构建URL,那么数据会以键/值 对的形式置于URL中,跟在一个问号的后面。例如, httpbin.org/get?key=val 。 Requests允许你使用 params 关键字参数,以一个字典来提供这些参数。举例来说,如果你想传递 key1=value1 和 key2=value2 到 httpbin.org/get ,那么你可以使用如下代码: >>>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r = requests.get("http://httpbin.org/get", params=payload)   通过打印输出该URL,你能看到URL已被正确编码: >>> print r.url u'http://httpbin.org/get

树莓派-摄像头远程监控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2 19:59:23
说的我悲催树莓派,不得不说说摄像头远程监控。 最初,测试摄像头是用motion,但motion延时实在让人忍无可忍,于是转而使用libjpeg8。 但是在安装libjpeg8后,不知什么原因树莓派I2C挂掉,无法detect,至今找不到原因。 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libjpeg8-dev cmake 下载 mjpg-streamer : wget https://github.com/jacksonliam/mjpg-streamer/archive/master.zip unzip master.zip cd mjpg-streamer-master/mjpg-streamer-experimental 如果想调整 fps width height quality,可以修改: vim plugins/input_raspicam/input_raspicam.c 编译: make clean all 测试: ./start.sh 嵌入下面的代码到WebUI: <img src="http://192.168.2.78:8080/?action=stream"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erman1221/p/11761811.html

树莓派-用GPIO虚拟I2C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2-02 19:51:21
前言: 非常不幸,树莓派没用多久,I2C接口无法detect。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到群里问了问,结果被人喷曰:“现在钱多人傻的人真多,什么都不懂,还玩树莓派”。 我心想,难道树莓派真的很“高大上”? 事情是这样: 前些天树莓派接到6wd机器人扩展板上玩了几天,接着上摄像头,摄像头工作。 但是没多久,可能是供电不足的缘故,树莓派WiFi突然不通,重启几次板子仍然没有解决。 后知后觉的我将树莓派插入电脑USB3.0口,WiFi恢复。 第二天试I2C,却I2C无法detect,犹如晴天霹雳,令人措不及防,修改参数,重装系统... 因为自己不是做硬件的,没设备进行调试,I2C坏掉的原因一直没有查出。 在这里,如果有幸遇上有缘人,能帮忙指导指导,还不吝赐教,万分感激!!! (请勿见怪,不知什么原因,截的图无法上传,直接用了商家的图,如有不妥之处,请@) 废话少说,奉上解决办法: 因为也是刚刚拿到板子,对树莓派的了解知之甚少,摸索了大约两天。 后来找到 Device Trees ,发现里面的dtoverlay非常强大。 曙光出现在 Changing i2c sda1 scl1 pin 这篇文章,文章告诉我树莓派可以通过设置dtoverlay虚拟多个I2C接口。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按照文章,我修改dtoverlay,将其设置为i2c-gpio,bus=3,i2c_gpio_delay

树莓派与Android客户端进行socket通信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2-02 17:47:40
转自: https://blog.csdn.net/lj779323436/article/details/79911322 我在此基础上时间并进行了些许修正。 先在树莓派上创建热点: https://blog.csdn.net/fm0517/article/details/80939113 在树莓派上编写脚本代码:tcpserver.py #!/usr/bin/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mport sys HOST_IP = "192.168.12.1" #我的树莓派作为AP热点的ip地址 HOST_PORT = 7654 #端口号 print ( "Starting socket: TCP..." ) socket_tcp = socket . socket ( socket .AF_INET, socket .SOCK_STREAM) #创建socket print ( "TCP server listen @ %s : %d !" %( HOST_IP, HOST_PORT) ) host_addr = (HOST_IP, HOST_PORT) socket_tcp. bind (host_addr) #绑定我的树莓派的ip地址和端口号 socket_tcp. listen ( 1 )

树莓派4B的入门操作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2-02 16:43:13
一、树莓派系统烧录 ① 、准备一个8G以上的micro SD卡和读卡器,推荐使用class4以上的卡 ② 、登录 https://www.raspberrypi.org/downloads/ 获取系统安装。 ③ 、将下载下来的zip压缩包进行解压 ④ 、在Windows上使用etcher软件烧录,下载网站 https://www.balena.io/etcher 。 ⑤ 、将TF卡插入到读卡器里面,插到电脑USB上,打开etcher进行烧录,如果失败,可以对TF卡进行格式化,在进行烧录。 二、无屏幕有线远程连接 ① 、在TF烧写的系统的boot目录下,新建一个ssh文件。 ② 、用网线将树莓派和电脑连接起来,打开电源,启动树莓派。 ③ 、笔记本连接上无线网络,在电脑上右键wifi图标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共享无线网络,如下图所示。 ④ 、打开电脑cmd,输入ipconfig查看以太网配置器的IP。 ⑤ 、输入arp -a查看树莓派IP地址,如下图所示。 ⑥ 、打开安装好putty软件,界面如下,输入树莓派IP地址,点击确认。 ⑦ 、进入以下界面,输入用户:pi,密码:raspberry,证明成功连接上树莓派 三、无屏幕无线远程连接 ① 、在TF烧写的系统的boot目录下,新建一个ssh文件和一个wpa_supplicant.conf文件,wpa_supplicant

树莓派摄像头VLC网络监控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2-02 16:27:51
备忘 树莓派有网口,又有 摄像头 可以用,当然不能浪费资源,下面我就用红外摄像头来做个昼夜均可使用的摄像头监控~ 连接好树莓派的CSI摄像头,我用的是带有红外灯的,并且有光感控制的,只有在夜间红外灯才会自动亮起。这样可以省电并且保证红外灯的工作效率。 然后,树莓派用有线连接,因为我是从楼上拉到楼下,用无线会不稳定,所以用有线和树莓派连接。连接好后确认树莓派的网络是通的,最好设置树莓派的IP是固定IP,方便以后查看摄像头数据。 接下来就是监控配置,一样写个脚本,让树莓派进入监控。监控其实就是录像了……但是树莓派录像有个弊端,就是录像只能HDMI输出,或者只能输出不能记录。那我在这就用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记录。首先树莓派的存储卡要大,或者你外接个U盘或者硬盘也可以。然后,开启摄像头并用VLC传输。 如果没有安装VLC先安装 apt-get -y install vlc aspivid -o - -t 0 -w 640 -h 360 -fps 25|cvlc -vvv stream:///dev/stdin --sout '#standard{access=http,mux=ts,dst=:8090}' :demux=h264 &> /dev/null 上面是记录分辨率是640x360的录像,帧数是25帧,并把摄像头数据通过8090端口发送出去。 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随便找一个vlc播放器

树莓派开机后获取正确时间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2 15:30:34
日期时间设置 设置NTP服务器和时区 首先通过ADB连接到开发板,使用adb shell命令登录到ADB Shell状态。 先设置时区 setprop persist.sys.timezone Asia/Shanghai 再看看当前的NTP服务器设置 settings get global ntp_server 返回的是null,这时可以将其设置为阿里云的NTP服务器:ntp1.aliyun.com settings put global ntp_server ntp1.aliyun.com 可以再次查询NTP服务器是否设置正确了 settings get global ntp_server 接下来重启开发板 reboot 重启后,开发板就可以从网络自动获取时间了。如果重启后仍然没有获取到时间,可以进入系统的Date & Time设置界面,将Automatic date & time选项关闭,再重新开启,就可以自动获取到时间了。 原文:http://www.pianshen.com/article/743518622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a66/p/11751759.html

树莓派3b+在tf卡配置wifi连接+ssh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2-02 14:29:38
启用ssh只需在boot根目录下创建名为SSH的空文件,启用wifi则创建一个 wpa_supplicant.conf ,内容为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 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network={ ssid="2-7" psk="djxlktbi3-1" key_mgmt=WPA-PSK } ssid是wifi名,psk是密码,key_mgmt是加密方式,可以指定多个network,用priority指定优先级,数字越大越优先。 来源: https://blog.csdn.net/Kwansy/article/details/102775208

树莓派4B - U盘挂载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2 13:32:33
1.查看磁盘状态 其中 /dev/mmcblk0 为系统所在的SD卡、 /dev/sda1 为U盘: pi@raspberrypi:~ $ sudo fdisk -l Disk /dev/mmcblk0: 14.9 GiB, 15931539456 bytes, 31116288 sectors ... Disk /dev/sda: 14.4 GiB, 15483273216 bytes, 30240768 sectors Disk model: DataTraveler 2.0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gpt Disk identifier: 55905CF3-5015-4E1B-BF7A-4E45335496D5 Device Start End Sectors Size Type /dev/sda1 2048 30240734 30238687 14.4G Microsoft basic data 2.格式化U盘 pi@raspberrypi:~ $ sudo mkfs.vfat -F

树莓派4B - 初始化环境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2 13:31:44
1.配置国内源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raspbian.raspberrypi.org/raspbian/ buster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ian/raspbian/ buster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s://mirrors.neusoft.edu.cn/raspbian/raspbian/ buster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2.更新软件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3.扩展分区 安装好后,默认显示容量是小于实际容量的,需手动扩展文件系统: sudo raspi-config 7 Advanced Options -> A1 Expand Filesystem -> Finish 4.解锁root用户 系统默认root用户是锁定状态,因此如需要使用root操作,需要解锁root: # 重新设置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 解锁root账户 sudo passwd --unlock root 5.远程桌面连接设置 sudo apt-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