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r

2020最新Java工程师面试题-ZooKeeper篇(附答案)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20-04-21 03:35:50
持续更新内容涵盖:Java、MyBatis、ZooKeeper、Dubbo、Elasticsearch、Memcached、Redis、MySQL、Spring、Spring Boot、Spring Cloud、RabbitMQ、Kafka、 Linux 等技术栈(滴滴滴.会持续更新哦,记得点赞、关注、分享三连击哈). 1. ZooKeeper 面试题? ZooKeeper 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它是集群的管理者,监视着集群 中各个节点的状态根据节点提交的反馈进行下一步合理操作。 最终,将简单易用的接口和性能高效、功能稳定的系统提供给用户。 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 Zookeeper 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 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 选举、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功能. Zookeeper 保证了如下分布式一致性特性 : 1、顺序一致性 2、原子性 3、单一视图 4、可靠性 5、实时性(最终一致性) 客户端的读请求可以被集群中的任意一台机器处理, 如果读请求在节点上注册了 监听器,这个监听器也是由所连接的 zookeeper 机器来处理 。 对于写请求,这些 请求会同时发给其他 zookeeper 机器并且达成一致后,请求才会返回成功. 因此, 随着 zookeeper 的集群机器增多,读请求的吞吐会提高但是写请求的吞吐会下降。

详解Vue2.0生命周期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4-20 16:45:12
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vue生命周期的文章,我的这篇文章的由来,其实是我对官网上描述的一句话的思考与理解:“ el被新创建的vm.$el替换 ”,所以文章更多的内容可能是在对vue生命周期中“created -> beforeMount -> mounted” 过程的理解。 beforeCreate --> created 之间 在这个阶段初始化事件,进行数据观测。 created vue实例创建完后被调用,此时已经完成了数据观测(data observer),属性和方法的运算,watch/event 事件回调的配置。 可调用methods中的方法,访问和修改data中的数据,并触发响应式变化使DOM渲染更新,触发watch中相应的方法,computed相关属性进行重新计算。 一般在created时,进行ajax请求初始化实例数据。 此时,vm.$el不可见。 created --> beforeMount 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   a、首先判断实例中是否有el选项,有的话继续向下编译,没有的话会停止编译,直到vm.$mount(el)被调用时才继续(el是挂载的DOM节点);   b、接下来判断实例中是否有template,有的话将其作为模板编译成rander函数;   c、没有template的话就,就将 挂载DOM元素的html(即el所对应的DOM元素及其内部的元素

几个非常有意思的javascript知识点总结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20-04-18 12:20:55
作为一名前端爱好者, 笔者利用空余时间研究了几个国外网站的源码,发现不管是库,还是业务代码,都会用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API,虽然平时在工作中部分接触过,但是经过这次的研究,觉得很有必要总结一下,毕竟已经2020年了,是时候更新一下技术储备了,本文主要通过实际案例来带大家快速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 Observer 原生观察者 script标签事件深入 - 移除script标签后事件仍然能执行的原因 Proxy/Reflect 自定义事件 fileReader API Fullscreen 网页全屏 URL API的使用 Geolocation 地理位置API的使用 Notifications 浏览器原生消息通知 Battery Status 设备电量情况 我会对部分API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案例,那么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1. Observer API Observer是浏览器自带的观察者,它主要提供了 Intersection , Mutation , Resize , Performance 这四类观察者, 这里笔者重点介绍 Intersection Observer . 1.1 Intersection Observer IntersectionObserver 提供了一种异步观察目标元素与其祖先元素交叉状态的方法。当一个IntersectionObserver对象被创建时

2019前端面试系列——Vue面试题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4-18 07:22:26
Vue 双向绑定原理 mvvm 双向绑定,采用 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 的方式,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各个属性的 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 几个要点: 1、实现一个数据监听器 Observer,能够对数据对象的所有属性进行监听,如有变动可拿到最新值并通知订阅者 2、实现一个指令解析器 Compile,对每个元素节点的指令进行扫描和解析,根据指令模板替换数据,以及绑定相应的更新函数 3、实现一个 Watcher,作为连接 Observer 和 Compile 的桥梁,能够订阅并收到每个属性变动的通知,执行指令绑定的相应回调函数,从而更新视图 4、mvvm 入口函数,整合以上三者 具体步骤: 需要 observe 的数据对象进行递归遍历,包括子属性对象的属性,都加上 setter 和 getter 这样的话,给这个对象的某个值赋值,就会触发 setter,那么就能监听到了数据变化 compile 解析模板指令,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成数据,然后初始化渲染页面视图,并将每个指令对应的节点绑定更新函数,添加监听数据的订阅者,一旦数据有变动,收到通知,更新视图 Watcher 订阅者是 Observer 和 Compile 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做的事情是: 在自身实例化时往属性订阅器(dep

一起学习vue源码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20-04-18 02:01:01
作者:小土豆biubiubiu 博客园: www.cnblogs.com/HouJiao/ 掘金: https://juejin.im/user/58c61b4361ff4b005d9e894d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u/cb1c3884e6d5 微信公众号:土豆妈的碎碎念(扫码关注,一起吸猫,一起听故事,一起学习前端技术) 码字不易,点赞鼓励哟~ 一.前言   一起学习vue源码的第一篇,本来想起名为双向数据绑定原理,但是想来还是引用书中 [ 深入浅出vue.js] 比较专业的描述作为题目。    (主要是因为双向数据绑定中Object和Array的实现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拆分的细一些比较好)   总归来说, 双向数据绑定就是通过变化侦测这种方式去实现的,这篇文章主要总结的是Object的变化侦测。   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如果面试者的技术栈包含vue框架,那么面试官会有很大的几率甩出“ 你了解vue中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吗 ”这个问题。   我也听过一些回答,大家一般都能说出一个词叫“ 发布-订阅 ”。   那在深入去问的时候,或者说你能不能给我实现一个简单的双向数据绑定,基本就回答不上来了。      说到这里我已经抛出三个名词了: 双向数据绑定 、 变化侦测 、 发布-订阅 。   前面说过 双向数据绑定就是通过变化侦测这种方式去实现的。

2020-面向对象设计与构造-第二单元总结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4-17 14:20:24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Part 1 多线程间的协同和控制 限于OO博客格式,可以先去看看Part 3中的UML和Sequence Diagram再来看这一节 整体信号通讯 本单元作业,我统一采用了观察者模式(其实是套了观察者模式的皮的四不像,这点接下来会说到),借用了Java提供的Observable和Observer机制来实现。 Java的机制保证了对一个Observable对象,在我将一些Observer对象注册后,每次调用 setChanged() 后再调用 notifyObservers(Object o) 后,所有Observer(其实只有一个总的Scheduler)的 update(Object o) 方法都会被调用。 在我的架构中,Observer只有一个,就是中心的总调度器,会接受: 输入线程的新请求 输入线程的终止信号 电梯线程的电梯空闲状态信号 电梯线程的换成乘客到中转站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Observable对象传来的不同信息,我在通知的时候加入了一个Notification类的对象来表明消息内容,该类内容大致如下: public class Notification { public enum NoteType { INPUT, ELEV, TERMINATE, EXARRIVE, NEWELEV } private NoteType type

设计模式C++实现:观察者模式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4-13 17:04:12
【今日推荐】:为什么一到面试就懵逼!>>> 观察者模式又被称为发布订阅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依赖,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相关内容。即建立一个(Subject类)对多(Observer类)的关系,能够使得当Subject的对象变化的时候,依赖这个的多个Observe的对象实例也能够同步进行相应的改变。 优点 :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抽象耦合的。 可以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 如果一个被观察者对象有很多的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 如果在观察者和观察目标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观察目标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观察者模式没有相应的机制让观察者知道所观察的目标对象是怎么发生变化的,而仅仅只是知道观察目标发生了变化。 哪些地方用到了观察者模式? 观察模式应用在一些框架中用的比较多,例如MFC的文档视图就, Qt的事件过滤,信号槽等。 下面是观察者模式的实现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Observer; //抽象被观察者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Attach(Observer*) = 0;

《 Head First 》学习笔记:观察者模式 (python实现)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4-11 21:15:21
病殃殃的还是来记录一下学习笔记,不然的话过几天可能就忘了,白学了。 observer mode 在java 用得很多,咱也试一下用python来实现,由于python没有接口,就只能继承一个类来用用了。 先撸一下代码: ubuntu@yee:/tmp/observer$ vim subject.py #!/usr/bin/python #-*- coding:utf8 -*- class Subject(object): //主题发布中心 def registerObserver(self,observer): //注册观察者 pass def removeObserver(self,observer): //删除观察者 pass def notifyObservers(self): //通知中心 pass class Observer(object): //观察者 def update(self,temp,humidity,pressure): pass class DisplayElement(object): //所有的观察都是继承于它,=。= def display(self): pass ubuntu@yee:/tmp/observer$ vim display.py //这是布告板 #!/usr/bin/python #-*- coding:utf8 -*- from

观察者设计模式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20-04-11 10:53:48
   观察者设计模式 定义了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让一个或多个观察者对象观察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能通知所有的依赖于此对象的观察者对象,从而使得观察者对象能够自动更新。   在观察者模式种,被观察的对象常常也被称为 目标或主题(Subject) ,依赖的对象被称为 观察者(Observer) 。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272693/blog/3228941

springboot加载配置文件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4-11 07:48:26
想要了解springboot加载配置文件,要了解观察者模式,以及相应的实现方式 1、观察者模式(Publish/Subscribe): 举例说明:   报社方负责出版报纸.     你订阅了该报社的报纸,那么只要报社发布了新报纸,就会通知你,或发到你手上.     如果你不想再读报纸,可以取消订阅,这样,报社发布了新报纸就不会再通知你. jdk不仅提供了Observable类、Observer接口支持观察者模式,而且也提供了EventObject类、EventListener接口来支持事件监听模式, 虽然两者属于同一类型模式,都属于回调机制,主动推送消息,但使用场景有些区别。 1. 事件-监听机制 2.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Observer)相当于事件监听者(监听器),被观察者(Observable)相当于事件源和事件,执行逻辑时通知observer即可触发oberver的update, 同时 可传被观察者和参数。简化了事件-监听模式的实现 连接为设计模式 package com.ctrip.framework.apollo.configservice; import com.ctrip.framework.apollo.biz.ApolloBizConfig; import com.ctrip.framework.apollo.common.ApolloCommon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