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

面试时我不在乎候选人的经验来自培训班,但会关注商业项目经验和干活能力:再说面试时鉴别商业项目的方式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1-29 21:25:24
我在博客园里乃至其它地方看到有不少对培训班出身的程序员的评价,其实至少在我面试时,培训班出来的程序员没有原罪。 我也面试不少程序员,从高级开发到初级开发都有,有985和211名校出身的,也有大专学习通过培训班积累IT经验的。我见过有候选人正大光明地把培训经历写在简历上,也见过候选人千方百计地想把培训经验掩饰成项目经验。对我来说(相信其它大多数技术面试官都一样),我只需要考量候选人的以往商业项目经验和实际技能,看下是否匹配本岗位。 至于候选人的技能来来自哪里?说句笑话,如果候选人面试时不露破绽,把培训项目说成商业项目,我真无法鉴别。在本文里,我第一将从面试角度,纠正当前对培训班的一些观点,第二从培训班的角度,来分享下我如何在面试时甄别商业项目的方法。 在开篇前,我引用两段俗语,第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第二,一力降十会。至于为什么要引用?本人绝非空穴来风,请大家自行体会。 1 培训项目如果被看穿,是会被扣去这段时间的项目经验 目前大多数培训学校都会把学习项目包装成商业项目,因为他们也知道商业项目的含金量更高。如果我在面试时判断出候选人的项目是从培训班里得到的,我会给出如下的判断。 第一,候选人掌握对相应的技术,比如Spring MVC,也能通过学习项目加深了对此的了解,这是不用质疑的。 第二,这段时间的项目经验,不能算是商业项目经验,这对候选人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程序员十大非技术面试问题及策略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1-29 19:13:34
社会竞争很残酷、面试其实就是一场表演,企业永远喜欢可以随机应变、聪明的求职者。而不喜欢看似老实、实则笨拙不懂变通的求职者。所以,大家也要按套路出牌,出面试官喜欢的牌才能有更多的胜算。面试官也知道求职者肯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表演,但是仍然会认可。如果你连面试都懒得用心准备、你肯定也不会为了工作而用心。这是面试官内在的逻辑。 一、自我介绍 这个问题是面试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回答这些问题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多少岁、哪里工作过、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有什么爱好就好了。如果这样回答,你的自我介绍只能算是 30 分。“面试官最想听他想知道的内容”,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面试官最想知道什么?显然,就是”应聘者能不能胜任现在的岗位”。所以,应聘者应该更多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应聘者在自我介绍中侧重于自己“实战经验”的介绍。比如:在xxx 公司从事过什么工作、做过什么项目、我为什么可以胜任贵公司的岗位。这些才是面试官最想听到的内容。 好的自我介绍应该分如下几个部分: a.实战经验描述 实战经验可以是在公司的工作经验、实习经验、甚至是参与大学老师的项目都可以。你需要告诉面试官实战经验的公司名称、时间多长、做了什么项目、有什么收获。说到此处,你这个问题就可以拿到 60 分了。 b.为什么来应聘贵公司 根据自己网上查到的该公司的基本信息

美团面试小感——认知撑起的格局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1-29 18:28:10
前两天因准备美团的面试,今天就以一篇纯干货来弥补大家。美团的整个面试收获颇丰,与大家分享。 好多年没有面试了,为此专门准备了一天。在美团一个下午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三轮技术面试,才发现为面试所准备的面试题几乎无用,整个过程全靠临场发挥和经验积累。 面试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复盘、反思,又有了很大的收获,而且这些收获有必要分享给大家。下面会从面试题的学习感悟、“面试”你的面试官、认知与格局等方面与大家聊聊。 缘起 一直在用美团的产品,但真正对美团印象深刻的却是它的技术博客(tech.meituan.com)。在几年前因为研究某项技术就搜到他们的博客。后来又多次搜到博客的内容,并解决了问题,便更加印象深刻。可能其他公司也有这样的博客,但记住的只有美团的这个。 前些天,美团技术部门招聘,在群里聊起是否有人感兴趣。源于上面的情结便约了面试。 复盘感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加入某一个群,就能与大佬邂逅,经常冒泡就能引起大佬的注意,获得机会?事实却是,大佬基本上没时间在群里闲聊,而机会来的时候还是得靠实力才能抓住。没事别闲聊,多学习多积淀。 学习面试题 不为机会做准备,是对机会的不负责。几年没有面试技术了,面试题还是要准备一下,心里才有谱。结果准备的面试题几乎没有用上,学习面试题的过程却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和突破,对某些方法及自己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快速搜集整理能力。可能是经常写文章

面试经历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1-29 16:01:40
写在前面 本文是楼主前两个月 N 家公司的面试经历,总结复盘了面试现场,个人认为干货还是不少,在此和大家分享。 ps: 至于标题所说的薪资,是面试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但是确有其事,不是标题党。。。这里先卖个关子,请各位看官往后看!^_^ 自报家门 先做个自我介绍,楼主坐标帝都,5年经验,跳槽之前在一家传统小公司,年薪21万。 这次面试前前后后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面试了大概 6 家公司,命中 4 家,最终去了一家估值 70 亿美金的生鲜电商独角兽,年薪42万,刚好翻倍。 面试过程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面试现场! 好未来 开始面试第一天上午投递好未来,下午3点面试,一共面试了3轮,问的问题比较多。 第一轮 面试官看了我的简历,首先让我画出eureka的执行流程,这块在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有深入看过,因此比较流畅的画出来并配合解释说明 之后问到项目中使用分布式锁解决缓存重建并发的问题,并要求画出实际的执行流程,数据库也问的比较多,像事务的隔离级别,MySQL实现可重复读的原理,索引等 面试官给出了一个场景,在数据库主从同步的情况下,如果从库同步主库的数据延迟比较高,怎么才能在写到主库后立刻能够读取到数据。 我解释了主从同步的原理,并以此说明主库到从库的复制一定是有延迟的,因此要保证当写到主库的时候立刻能读到数据,要么就直接配置那个接口读数据的话直接走主库

面试经历之今日头条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1-29 13:33:46
今日头条主端后端研发实习生岗: (面试已经结束快半年了,凭借记忆来写一下) 一面: 自我介绍一下。 根据我的空间数据库项目,提问我项目中有关R树,B树等数据结构方面的问题,由于项目那个时候还没有做,就凭着项目立项答辩之前查的资料答了一些我知道的。 算法题目只有一道:给n个数字,求所有两两组合中异或和最大的值。这是一道经典的字典树问题,我首先答了O(n 2 )的暴力算法,然后装作思考一阵并略有所悟的样子回答了字典树的思路,并说明了其复杂的为O(nlgn)。然后面试官要求开始写代码,由于长时间没有手写字典树,写的磕磕绊绊,最后把大概思路算是基本写出来了。 你的简历中ACM获奖比较多,那么课内成绩如何呢?这个就是一个装逼的点了,低调的告诉他,成绩还行,GPA目前专业第二名吧。 对TCP和UDP了解吗?简单说一下他们的区别。我主要答了TCP是可靠的连接,UDP只能尽最大努力交付,然后面试官问为什么TCP是可靠的连接,那时候因为长时间没复习也没准备面试,一时忘记了TCP的流量控制,滑动窗口等,然后支支吾吾答了一些,后来面试官提示了一下如果TCP对端收到了报文怎么办,我就把滑动窗口、确认报文、流量控制方面的东西都说了一遍,最后解释了一下之前忘记了这些东西,有点小尴尬。 对数据库了解吗?数据库的底层实现用的什么数据结构?回答B+树,继续问:为什么使用B树而不是平衡二叉树等其他数据结构

Java高级程序员面试经历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9 13:21:09
我80年出生,05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快12年了,如果一直在技术上辛勤耕耘,足够的努力,加上多年的技术经验累积,这个年纪混到架构师级、技术总监甚至CTO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有点特别,2011年初离开深圳,之后就很少接触编程了,所以水平基本上停留在那个年代,Java高级程序员的水平都没有达到。自己不仅没有达到这个级别,甚至去面试的时候,还要和九零后一起竞争。实际上很难遇到比我年纪更大的面试者了。重新回到深圳,见下老同学,有和别人一起开公司的,以技术身份作为合伙人加入的,有公司元老,分得股权的。到这个年纪,事业上总得有点成就了。但于我而言,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说起来,作为程序员脱离这个行业6年之久,对很多新涌现出来的技术一无所知。重新找工作,自己心里真是没底。为了找工作,自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复习java基础知识(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模式、高级主题,包括多线程并发、IO体系结构、集合类、Java语法新特性、JVM虚拟机内存管理、Java类加载加载等)。当我在复习这些技术的时候,自己真的感到汗颜。毕业后,上班环境非常轻松,下班后只顾享受,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所以05年毕业,一直到10年底辞职离开程序员这个职业,感觉自己的知识技术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提高。直到最近我才详细了解java里面的IO、集合类这样的整体架构。对于一个java开发人员来说,这应该是最基本不过的了。所以

随手记java开发实习生面试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1-29 08:33:12
闲话 大三暑假学校安排了实训计划,去一些公司体验实习,其实是去培训机构上课。8人一个宿舍,于是自己就开始了海投模式,现在基本弃疗了。。。投了8家,就一家回复了我。。。算了,还是去吧。没错我这次面试又是日常失败。总结下还是没有项目经验,很吃亏。一定要写个小项目啊,准备暑假按照教程写个分布式,然后看看spring,jdk的源码,面试都是会问的,数据库同样要加强。 开始 早上11点起床,发现面试官qq加我了,吓醒了之后回复了一下,于是面试官发了一套题目,要我做一下。 笔试 主要是包含了操作系统,线程通信,数据结构(大根堆,栈),http,java类的构造执行过程,递归,jvm内存模型,linux命令. 2道编程题,比较水,第一道是经典的走n阶楼梯,你可以每次走1步或者2步,直接是fib数列,第二道是字符串大小写转化。 还有2道数据库的题目,是手写sql语句,这里真的是写的最差的地方,主要是自己写的项目很少(没有),sql靠着回忆勉强写出来。 题目做完了面试官说通过了笔试,等一会电话面试,这一等就是一下午。。。于是我主动联系了一下,才知道面试官太忙了。 面试 面试是电话面试,但是还是很紧张,问的挺多的。 主要是: 开始问项目经验,我把我的弱弱的项目介绍了一下,面试官听了,没有丝毫兴趣。开始了问面试题(哭。 GC算法(还好有看过,但是我面试忘了一些),扯了下内存模型,年轻代,老年代,持久代

非985、211,你拿什么去跟他们争名企。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1-29 02:39:44
首先,我先声明,高考的时候考差了,没有进985,211,选学校的时候,本来可以进广财,广工,我却选了文科学校的一个工科专业。 至于为啥之前在同一等级的广工,广财都上了一本,我们学校却迟迟未上,我也挺纳闷。不过大学嘛,就是大家来自学, 学习能力好,才是硬道理 。 我也已经接受非名校在竞争名企中处于劣势的情况。 这阵子,很多名企开始招暑期实习生,然后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当然内心也很希望去实践下),投了名企的简历。然后就有接下来与腾讯结缘的事。 腾讯的实习,我是找人内推了。可能内推的人不是技术的,我也不知道内推的内幕是什么,我的简历是没被看上。没有内推提前面试的机会。 之后在4.2的时候参加了实习生的统一笔试,这次笔试,本来报的是前端开发,后来转成UI开发,笔试的内容比较简单。 因为是基础内容,自己以前学习有把握,也有总结。而且之前还经历过网易、360、携程等的笔试,已经对要考的大概内容都了解了,加之 充分的准备 。所以笔试也过了。 说说一面吧,一面的是在大学城的雅乐轩酒店,我过去要2个半小时,早上9点40的面试,6点半就起床,搭公交,转3次地铁,然后到了大学城南站,走了10多分钟的路才到了雅乐轩酒店。 在一面的时候。外面有个签到的,旁边坐着的都是霸面的同学,交了简历在旁边等。 这个鹅厂还是做得很人性化,不会让霸面的同学在旁边干站着,期间还温馨提示,什么岗位的面试官已经很忙了

找工作经验之——面试(阿里篇)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19-11-29 02:38:54
让我先抱怨一句,当学生真是太苦了,研究生更苦(不知道博士咋样,看我同学反正比我害苦)。没人关心你的感受,就是干活的机器,多少任务都让你在不可能完成的时间内完成,大周末的,哎。。。还好快要熬出头了。 阿里篇 实习生招聘参加阿里的笔试直接被毙,郁闷!感觉自己答的还相当好呢,听朋友说,阿里好像单个题目有分数线,单个题目没过线的也会被毙掉,不知道真的假的。。。 参加阿里的招聘是从北京回来后没几天的事,参加完笔试静等面试通知。结果当天晚上就有同学收到第二天早上的面试通知,当时就不淡定了。。。心里一直想着自己会不会又挂掉了。。但看着同考场的人都没收到通知的,有一点小安慰。第二天依然没收到通知,很郁闷,问了几个朋友,结果人家下午6,7点时候收到第二天面试通知了,我依然没有,好郁闷啊。。。有同学都二面完了!我还没通知,当时真的不抱希望了,因为好多同考场的都收到通知了。 峰回路转,终于在第三天中午收到面试通知,是接到电话的下一天早上。(所以告诫大家,当你遇到同样的事情,不要揣测了,真的和考场,座位什么的没关系,有可能你邻桌第一天收到电话,你第三天才收到,很正常,淡定。。。。。。) 早上来到面试酒店,在大厅等候,人蛮多的。本来通知10点面试,我9点20+多到的,因为第一次去,怕路上堵车什么的。幸亏来的早,9点30+就叫我名字了,跟着校园大使去面试官的房间。一个屋子里面,大概有4,5桌,和面试官一对一。

面试体验:Facebook 篇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1-28 23:07:58
Google、Microsoft 和 Yahoo 都是去年的事情了,接下来说说今年的吧。其实我在豌豆荚非常爽,跟身边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合作都很愉快,所以唯一能够诱惑我去面试的就只有 Facebook 了。最初接受 Facebook 面试邀请的原因并不是追求它的 offer,而是我就想了解一下 Facebook 是怎么面试的,有什么是值得豌豆荚招聘借鉴的。 过去在百度做面试官,只是面试而已,公司招不招得到人我没什么感觉。我觉得公司招不到人就招不到人咯,我们没必要扩张得那么快啊,先专注于做好手头上的项目再说嘛。豌豆荚其实不是着急要招前端工程师,我们还是坚持只招一流人才,只不过长期发不出 offer 还是让人感觉招聘有问题——我们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面试上,发不出 offer 意味着回报率低,因此我们总要想办法研究如何提高回报率。 回到正题上来,我选择参加 Facebook 的面试,就是想看看他们是如何选拔人才的,他们所使用的题目是如何设计考点的,是不是设计得比我们的要好。因此,在收到 Facebook HR 的邮件后,我回信说愿意聊一下,然后跟他约了一个时间进行电话沟通。因为 Facebook 总部在美国西岸,所以之后的电话沟通和电话面试都约在了早上 8:00。尽管这导致他们要晚一个小时下班(按朝九晚五算的话),不过 HR 也很通情达理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