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ac常用指令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1-25 11:17:00
mkdir demo //创建一个文件夹 touch index.html // 创建一个html文件 rm rouch index.html //删除找个index.html文件 rmdir demo // 删除demo文件夹 pwd //查看当前位置在哪 ls //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面的所有文件 cd demo //进入demo文件夹 cd .. //往后退一层 vi index.html // 对index.html文件进行编辑 。进入后按 i 方可编辑模式 按esc退出编辑模式 :w //保存 :q //退出 :wq //保持并退出 1、mac指令把服务器文件下载到本地 scp -r root@139.224.134.xxx:xxx(服务器地址) xxxx(本地地址) 之后提示输入密码就输入密码,然后就看下本地是否下载成功 2、mac把本地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指令目录 scp -r /mac/guangfa/demo root@139.224.134.xxx:/usr/local/demo //意思就是把本地的demo文件夹下包括文件名一并上传至服务器的/usr/local/demo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fweb/p/12232879.html

ARP(地址解析协议)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1-25 10:13:04
目录 1. ARP 概述 2. ARP 协议工作原理 3. ARP 缓存 4. ARP 报文格式 5. 抓包分析 5.1. ARP 请求报文 5.2. ARP 应答报文 6. 免费 ARP 7. ARP 代理 8. ARP 攻击 [参考文献] 1. ARP 概述 地址解析协议 ,即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它是IPv4中网络层必不可少的协议,不过在IPv6中已不再适用,并被邻居发现协议(NDP)所替代。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 ARP缓存 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 ,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 网络层使用的是 IP 地址

『TCP/IP详解——卷一:协议』读书笔记——11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25 08:39:03
2013-08-23 20:00:18 第4章 ARP:地址解析协议 4.1 引言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物理地址就是我们通常说的MAC地址。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bit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验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地址解析为这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32bit的IP地址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地址。ARP为IP地址到对应的硬件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我们之所以用动态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过程是动态完成的,一般应用程序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不必关心。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是被那些没有磁盘驱动器的系统使用(一般是无盘工作站或X终端),它需要系统管理员进行手工设置。我们在下一章进行讨论。 4.2 一个例子 上图是一个基本完整的通信过程,主要为了解释ARP的工作步骤。书上用 % ftp bsdi 这个命令作为示范,意思是向bsdi主机请求ftp协议链接。工作过程如下: 1. 应用程序FTP客户端调用函数gethostbyname(3)把主机名(bsdi)转换成32bit的IP地址。这个函数在DNS(域名系统)中称作解析器

各种 真机远程调试 方法 汇总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1-25 07:33:49
“真机远程调试”(remote inspect web on real device),是指用桌面电脑(PC或MAC)远程连接上移动设备,通过类似Chrome浏览器开发人员工具的界面,来调试移动设备上运行的网页 当前:Oct 27,2014 “真机远程调试”的方法总是在发展,日新月异,有必要在每次更新本文档时标注当前时间及当前相关软件版本 当前最新 桌面版Chrome 版本:MAC:38.0.2125.104,PC:未知 当前最新 Android上的Chrome 版本:38.0.2125.102 当前最新 Android上的UC开发人员版 版本:9.8.9.457 当前最新 iOS:8.1 总览表格 方法 关键点 实现难度(综合考虑搭环境、软件、硬件成本,分数 小 为佳) 调试效果(综合考虑仿真效果、能调试的项等,分数 大 为佳) 可用的桌面设备 可用的移动设备及可调试的浏览器 简要步骤 Chorme模拟器 非真机,只是模拟 0 2(新版本加入了模拟网络链接的功能,故上调评分) PC、MAC 无 GO weinre 安装较为繁琐 3 2 PC、MAC 全部 GO 调试Android上的Chrome 需要翻墙 2 4 PC、MAC Android上的Chrome GO 调试Android APP里的webview 需要翻墙 3 4 PC、MAC Android

libcurl在mac上编译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1-25 03:03:50
wget http://ftp.gnu.org/gnu/m4/m4-1.4.17.tar.gz wget http://ftp.gnu.org/gnu/autoconf/autoconf-2.69.tar.gz wget http://ftp.gnu.org/gnu/automake/automake-1.15.tar.gz wget http://mirror.hust.edu.cn/gnu/libtool/libtool-2.4.6.tar.gz tar -xzvf xxx.tar.gz cd xxx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make sudo make install * 下载libcurl源码,运行libcurl初始化脚本 https://curl.haxx.se/download.html cd curl ./buildconf 6)编译libcurl ./configure --prefix=./libcurl --without-ssl --disable-ldap --disable-ldaps --without-zlib CC=clang make sudo make instal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xbook/p/10881822.html

macos brew 使用ali镜像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1-24 22:23:14
平时我们执行 brew 命令安装软件的时候,跟以下 3 个仓库地址有关: brew.git homebrew-core.git homebrew-bottles 通过以下操作将这 3 个仓库地址全部替换为 Alibaba 提供的地址 1. 替换 / 还原 brew.git 仓库地址 替换成阿里巴巴的 brew.git 仓库地址: cd "$(brew --repo)"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aliyun.com/homebrew/brew.git 还原为官方提供的 brew.git 仓库地址 cd"$(brew --repo)"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github.com/Homebrew/brew.git 2. 替换 / 还原 homebrew-core.git 仓库地址 替换成阿里巴巴的 homebrew-core.git 仓库地址: cd"$(brew --repo)/Library/Taps/homebrew/homebrew-core"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https://mirrors.aliyun.com/homebrew/homebrew-core.git 还原为官方提供的 homebrew-core.git 仓库地址 cd"$

mac重启后位于~/.bash_profile配置不生效问题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20-01-24 22:16:54
首先来说,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启动终端我发现 现象异常: 这个终端标题上出现一个与原来不一样的东东,原来是个 ./.bash_profile 思考: 基于对.bash_profile 这个的了解,这个zsh下环境变量应该发生的变化。 尝试解决: 尝试修改/etc/profile文件重启,发现重启后修改的配置依然不生效,也就是说, 有两种可能 1)启动终端过程未加载/etc/profile文件; 2)受其他设置影响,修改的设置被覆盖(还原)。 继续思考: 尝试删除可能影响环境变量的修改,发现即使在没有其他修改的情况下(仅在/etc/profile内修改),也不会生效,这就是说, 很有可能我未正确找到配置文件,环境变量未按我的设想生效。 研究一下zsh(原谅我之前没有研究过mac下的终端),尝试找一下其配置文件,结果未发现配置文件,这就尴尬了。想想我好像也没有安装过zsh,那么这个。。。 可能是系统升级或者安装其他软件的时候带入了这个,这里尝试新建其配置文件 ~/.zshrc, 重启发现,好使了。 在mac 使用zsh作为shell时,未发现其配置文件,确实是有问题的,补全其配置文件即可解决问题,至此环境问题也就解决了。 那么 zsh什么时候生效的呢?好奇的我去apple上找找看看: 原来如此: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

Mac安装mongodb并启动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1-24 20:12:40
1、选择自己版本下载,下载完成后进入Finder看下usr文件夹下是否有mongodb 2、默认情况下是看不到需要我们输入指令:shift + command +G 输入 /usr/local 进入文件夹就能看见啦 3、配置环境变量 一、open -e .bash_profile (因为我这没有这个文件所以我要新建一个) cd ~/ 创建.bash_profile文件:touch .bash_profile 打开.bash_profile并编辑:open .bash_profile 然后配置环境变量:export PATH=/usr/local/mongodb/bin:$PATH 然后看下有没有安装成功输入:mongod -version 出现版本号就是配置成功了 which mongod 可以知道安装的路径 4、创建一个数据库存储目录 /data/db: mkdir -p /data/db 5、创建log目录 mkdir log mongod --dbpath data --logpath log/mongod.log --logappend --fork 6、启动 mongod或者./mongod 7、启动踩了一个坑一直启动不了,然后进入bin文件下换成下面指令 ./mongod --dbpath ../data/db/ 8、关闭mongodb新打开一个终端 use admin

OSI七层协议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1-24 11:50:26
OSI七层协议在生产中使用的很少,大多用于教学。 OSI七层协议每一层只认识对方的同一层次的数据。在七层协议中,每层都有自己独特的头部数据(header),告知对方这里面的信息是什么,而真正的数据就附在后头。 其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是位于软件包(packet)以及硬件数据帧(frame)中间的一个阶层,它必须要将软件包装的数据放入到硬件能过处理的数据中。 1、物理层 负责内容:由于网络传输介质只能传送0与1这种比特位,因此物理层必须定义所使用传送的设备的电压与信号等,同时还必须了解数据帧转换成比特流的编码方式,最后连接实际传输介质并发送/接受比特信号。 2、数据链路层 负责内容:其下层是实体的定义,而且上层是软件封装的定义。因此第二层又分成两个子层来进行数据转换的操作。在偏硬件介质部分,主要负责的是MAC(Madia Access Control),我们称这个数据包裹为MAC数据帧(frame),MAC是网络接口设备所能处理的主要数据包裹,这也是最终被物理层编码成比特流的数据。MAC必须要经过通信协议来取得网络介质的使用权,目前最常用的是IEEE802.3以太网络协议。至于偏向软件的部分则是由逻辑连接层(Logical Link Control,LLC)来控制,主要是多任务处理来自上层的数据包数据(packet)并转换成MAC的格式,负责的主要工作包括信息交换、流量控制

Mac打字和终端有关的基础操作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1-24 11:09:22
目录 打字 终端 本文适合 会操作linux command,以及windows的各种操作,但对mac非常陌生的童鞋 作为一只不会用mac的弱鸡,今天上手了一本mac pro 15,连基本操作都非常不熟练,所以这里简记一下。把常用的记下来。 主要是打字和终端方面的操作 。怎么判断常用不常用呢?用到一个写一个吧。 打字 光标的整行移动:Mac 没有Home和End键,代替的是 Command+Left/Right 光标的整页移动:Mac没有PageUp和PageDown键,代替的是 Command+Up/Down 光标的整个单词移动:这个操作在Windows是Alt+Left/Right,代替的是 Option+Left/Right ,但是要注意这个对于中文好像没有分词,也没有标点符号识别。一次会跳过所有的中文带标点 光标的整段移动,这个操作在Windows是Alt+Up/Down,代替的事 Option+Up/Down 整行选中: Shift+Command/Control+Left/Right 。相当于是Shift和整行移动结合起来用,这点和Windows是一样的 向后删除: Fn+Delete ,注意,Mac里面的Delete在打字时即发挥Windows的BackSpace的功能 Windows的Ctrl键,在Mac下更类似于Command键,例如很多编辑器都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