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

RIP_1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路由信息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 基于距离向量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 距离记录。 RIP是应用层协议。使用UDP数据报传送。 “距离”的定义 : 从一路由器到 直接连接 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 1。 从一个路由器到 非直接连接 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 1。 RIP 协 议 中 的 “ 距 离 ” 也 称 为 “ 跳 数 ” (hop 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 1。 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指的是“最短距离”,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RIP 允许 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 最短路由 ),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 路由表 。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例如,每隔 30 秒。 路由表的建立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此距离定义为1)。 以后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03 00:21:14
姓名:薛洪财 学号:201821121042 班级:计算1812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的IP地址为 192.168.1.42。 路由器R0配置:①接口的配置:接口Fa0/0的IP地址为192.168.1.43 接口Fa0/1的IP地址为192.168.2.42 ②RIP配置:network 192.168.1.0和192.168.2.0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分析:该路由器采用RIP路由协议,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下一轮更新将在27秒之后,该更新在180秒之后无效,若240秒后未收到更新信息,则该路由条目将从路由表中删除, 其中发送版本为 version 2,接受 version 2 的版本信息, Maximum path:最多4条等价路由执行负载均衡。 Gateway :向R1发送更新的邻居的下一跳IP地址,管理距离为120。 Last Update :是自上次收到该邻居的更新以来经过的秒数。 查年路由表

BGP基础知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实现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之间的路由可达,并选择最佳路由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MP-BGP是对BGP-4进行了扩展,来达到在不同网络中应用的目的,BGP-4原有的消息机制和路由机制并没有改变。MP-BGP在IPv6单播网络上的应用称为BGP4+,在IPv4组播网络上的应用称为MBGP(Multicast BGP)。 为方便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的网络,网络被分成了不同的自治系统。1982年,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被用于实现在AS之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但是EGP设计得比较简单,只发布网络可达的路由信息,而不对路由信息进行优选,同时也没有考虑环路避免等问题,很快就无法满足网络管理的要求。 BGP是为取代最初的EGP而设计的另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不同于最初的EGP,BGP能够进行路由优选、避免路由环路、更高效率的传递路由和维护大量的路由信息。 虽然BGP用于在AS之间传递路由信息,但并不是所有AS之间传递路由信息都需要运行BGP。比如在数据中心上行的连入Internet的出口上,为了避免Internet海量路由对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影响,设备采用静态路由代替BGP与外部网络通信。 BGP从多方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灵活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react的路由传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7:01
方式 一: 通过params 1.路由表中   <Route path=' /sort/:id ' component={Sort}></Route>             2.Link处   HTML方式   <Link to={ ' /sort/ ' + ' 2 ' } activeClassName='active'>XXXX</Link>                    JS方式   this.props.router.push( '/sort/'+'2' )             3.sort页面   通过 this.props.params.id 就可以接受到传递过来的参数(id) 方式 二: 通过query 前提:必须由其他页面跳过来,参数才会被传递过来     注:不需要配置路由表。路由表中的内容照常:<Route path='/sort' component={Sort}></Route> 1.Link处   HTML方式   <Link to={{ pathname : ' /sort ' , query : { name : 'sunny' }}}>            JS方式   this.props.router.push({ path : '/sort' ,query : { name: ' sunny'} }) 2.sort页面   取值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6:01
姓名:张一鸣 学号:201821121050 班级:计算1812 Ŀ¼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IP地址为192.168.3.50 配置路由协议: 在PC1,PING PC2,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给出截图。 192.168.1.0 查年路由表 查看RIP发送和接收报文 通过命令 shutdown 关闭R1接口G0/0/0。在R1查看RIP路由更新信息 debug ip rip ,并简要(不需要每一步都分析)分析R1的路由表是如何再次收敛的。 分析: 经过16次的路由报文传送发现P0端口不可达,R1完成收敛。 通过PING抓取ICMP报文,并分析。 CHECKSUM:检验和 这是对包括ICMP报文数据部分在内的整个ICMP数据报的校验和,以检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其计算方法与在我们介绍IP报头中的校验和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ID:标识符 用于标识本ICMP进程,但仅适用于回显请求和应答ICMP报文,对于目标不可达ICMP报文和超时ICMP报文等,该字段的值为0。 SEQ NUMBER:序列号 TYPE:ICMP报文类型 类型的值为0说明它是询问报文,回送请求或回答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个人信息 姓名:林永鑫 学号:201821121040 班级:计算1812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1.40 客户端PC1的IP地址为 192.168.3.41 Router0接口的配置 Router0路由器协议的配置 Router1接口的配置 Router1路由器协议的配置 在PC1,PING PC2,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查年路由表 show ip route 查看RIP发送和接收报文 debug ip rip 通过命令 shutdown 关闭R1接口G0/0。在R1查看RIP路由更新信息 debug ip rip ,并简要(不需要每一步都分析)分析R1的路由表是如何再次收敛的。 R1准备在下一个30秒内告诉R2这个坏消息,但是R2先把自己的所有信息都告诉了R1,R1到R2就一跳,现在虽然不能直接到PC0了,那么绕道R2就可以了。于是R1到C的跳数改为3。这样,真相被谎言掩盖了。 R1向R2传递信息后,R2看到R1到C的距离变为3了,R2知道自己是经过R1才到达的C,于是毫不犹豫的改为4

OPSF协议 多区域实验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OPSF路由协议: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自治系统:就是多个路由看成一个整体,多个路由在一个整体中跑的协议都是同一个协议。 AS区域系统:跑相同路由进程协议的区域 内部网关协议(IGP):还有 RIP OSPF ISIS 外部网关协议(EGP):还有BGP 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转发自身的信息库,不装发路由表。 OPSF的工作过程: 建立邻接关系-------------------》链路状态数据库-----------------》最短路径树------------------------》路由表 (学习链路状态信息) (Dijkstra算法) OPS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选择协议。 OSPF区域: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 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Area 0(骨干区域):核心区域(OSPF)所有区域都要和骨干区域相连。 骨干区域:只能有一个,负责区域间路由信息传播。 非骨干区域(标准区域):除了骨干区域以外的区域。 Router ID:是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路由器的IP地址。 实验目的:PC1和PC2互通。 实验环境: 1.GNS3软件 2.2台初始化的PC主机+4台路由器 3.如果主机使用的是虚拟机,那么需要将虚拟机的防火墙全部关闭,否则会后期影响数据传输. 实验过程: 1.GNS3软件,将2台PC主机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2 23:56:09
个人信息 姓名  胡家揆   学号  201821121023 班级  计算1811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R1: R2: 3.2 配置参数 客户端的ip地址为:192.168.1.23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1,PING PC2,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 在PC2,PING PC1,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查看路由表 show ip route 查看RIP发送和接收报文 debug ip rip 对上述命令返回的结果进行解释。 1、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路由协议是“rip” //通告网段为192.168.1.0和192.168.2.0 //默认版本控件: 发送版本2 接收版本2 // //接口 Gig0/0/0和Gig0/0/1的属性 //路由信息来源:出入口为192.168.2.24 距离120 上次更新10秒前 距离默认120 2、查看路由表 show ip route /

路由基础(Routing)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9:02
查看本机路由表: [root@controller02 ~]# cat /etc/iproute2/rt_tables # # reserved values # linux 系统中,可以自定义从 1-252个路由表,其中,linux系统维护了4个路由表: 0#表: 系统保留表 253#表: defulte table 没特别指定的默认路由都放在改表 254#表: main table 没指明路由表的所有路由放在该表 255#表: locale table 保存本地接口地址,广播地址、NAT地址 由系统维护,用户不得更改 路由表的查看可有以下二种方法: ip route list table table_number ip route list table table_name 增加路由表mky_route 路由表200: 增加规则 [root@controller02 ~]# ip rule add from 192.168.100.101 table mky_route 查看规则: [root@controller02 ~]# ip rule ls 在 Linux 系统启动时,内核会为路由策略数据库配置三条缺省的规则: 32766 匹配任何条件 查询路由表main(ID 254) 路由表main(ID 254)是一个通常的表,包含所有的无策略路由

第四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RIP路由协议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2-02 23:41:32
个人资料 姓名:黄通 班级:计算1813 学号:201821121080 1 实验目的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建立拓扑网络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1)配置pc0 2)配置pc1 3)配置路由器1并检查 4)配置路由器2并检查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PC0,PING PC1,测试整条链路的连通性,给出截图如下。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 查年路由表 show ip route 查看RIP发送 查看接收报文 debug in rip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通过命令 shutdown 关闭路由器1接口Fa0/0。在路由器1查看RIP路由更新信息 debug ip rip ,发现R1的路由表再次收敛。 分析:通过路由器1处关闭了左边的Fa0/0接口后,由路由器2发来报文后,原本应当由路由器1发送报文至pc0,并回复路由器2,但是此时路由器1到pc0的链路已经断开,无法发送,于是路由器1将自己到pc0的距离设为最大值16,但此时路由器1回复路由器而的报文已经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