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网络层: 二 )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基于无连接的服务)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3-15 17:49:58
网络层提供了端到端的通信 , 所以两台计算机想要进行通信就必须具有网络层地址(逻辑地址) 不同网络之间的计算机互相通信过程中涉及到的组要角色有: (1)源计算机 (2)路由器 (3) 目的计算机 要实现通信的目的,每个角色的网络层都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一 : 源计算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源计算机上的网络层提供四种服务: 1 分组化处理, 2 查找下一跳的逻辑地址, 3 查找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4 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片处理. 网络层接收来自上层的几个信息: 数据,数据长度,逻辑目的地址,协议ID(网络层使用协议的标识号),以及服务类型.网络层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生成了一组数据包片,以及下一跳的MAC地址,并将他们一起交付给数据链路层. 1 分组化处理 网络层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封装到一个数据报中(即为数据添加一个首部). 其中包含了该分组的逻辑源地址和源目的地址,分片相关的一些信息,请求了此服务的协议的ID,数据长度,在加上一些可能的选项.还包括一个只计算该数据包首部的检验和. (注意: 上层协议仅提供了逻辑目的地址,而逻辑源地址来自网络层本身) 2 查找下一跳的逻辑地址 准备还的数据包包含了该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这个数据包可能需要途径多个网络才能到达终点.如果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不在同一个网络上,那么数据包就应当交给下一个路由器.数据报中没有关于下一跳的任何线索

this.$route和this.$router区别以及this.$router详解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3-15 12:32:16
区别 通过注入路由器,我们可以在任何组件内通过 this.$router 访问路由器,也可以通过 this.$route 访问当前路由 this.$router 相当于一个全局的路由器对象,包含了很多属性和对象(比如 history 对象),任何页面都可以调用其 push(), replace(), go() 等方法。 this.$route 表示当前路由对象,每一个路由都会有一个 route 对象,是一个局部的对象,可以获取对应的 name, path, params, query 等属性。 想要导航到不同的 URL,则使用 router.push 方法。这个方法会向 history 栈添加一个新的记录,所以,当用户点击浏览器后退按钮时,则回到之前的 URL。 当你点击 时,这个方法会在内部调用,所以说,点击 <router-link :to="..."> 等同于调用 router.push(...)。 this.$router详解 this.$router.push() //url字符串 this.$router.push('/home') //对象 this.$router.push({path:'home'}) //命名的路由 this.$router.push({name:'user', params:{userId: '123'}}) //带查询参数,变成

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

﹥>﹥吖頭↗ 提交于 2020-03-15 09:48:30
概念简述 1. 路由策略 :路由策略是为了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的途径而修改路由信息的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路由属性(包括可达性)来实现。 操作对象:路由条目 2. 策略路由 :策略路由是一种比基于目标网络进行路由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应用了策略路由,路由器将通过路由图决定如何对需要路由的数据包进行处理,路由图决定了一个数据包的下一跳转发路由器。 操作对象:数据包 路由策略 使用相应的技术将路由条目分离、打标签、独立出来,然后针对路由条目做控制,做过滤,或者做条目属性的更改。路由重分发、分发列表是典型的路由策略。 重分布 注意: 1.所有的重分布都是在各协议的边界上进行相关配置 2.进行重分布的两个区域必须相邻。 RIP与EIRGP的重分布: R2(config)#router eigrp 100 //将RIP的路由条目重分布进EIGRP中,5K值如下所示 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 R2(config-router)#exit R2(config)#router rip //将EIGRP的路由条目重分布进RIP中,并为其设置跳数 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 100 metric 1 R2(config-router)#exit

react路由传参的三种方式: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3-14 12:48:14
1. params 传值:该方式传递参数只能通过字符串的方式传递,如果要传递一个对象,需要先将这个对象转化成字符串(JSON.stringify(obj)),接收参数的时候要用this.props.params.xxx,接收参数的时候也可以转成对象使用JSON.parse(string)   router.push({     name:'/detail:id',     params:{id:item.id}   }) 2. query传值:前提是必须由其他页面跳过来,参数才会被传递过来, query方式可以传递任意类型的值,但是页面的url会由query的值拼接在后面,url会很长,获取方法是t       this.props.location.query.xxx   router.push({     pathname:'/detail',     query:{id:item.id}   }) 3 state传值:state方式也是可以传递任意类型的值,而且不以明文的方式传输就是不拼在url后面,接收参数也是this.props.state.xxx router.push({   pathname:'/detail',   state:{id:item.id} }) 注意:当使用params传参的时候要在路由后面加参数名,并且传参的时候

群晖NAS再再折腾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20-03-14 11:47:03
问题 最近电信把我的公网地址收回去了,之前做好的网络端口映射失效了,在公司已经不能愉快地访问家里的网络。原先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 (直接访问方案网络结构图) 只需要对电信光猫(也是个路由器)和家用路由器进行端口映射的配置即可,而针对地址是“动态”的这个问题,只需要弄个动态域名解释即可。而现在变成这样: (无公网地址的直接访问方案网络结构图) 电信光猫不具备真正的公网地址了。如何查看自己的光猫是否有公网IP地址?不难,登录到光猫去,看网络状态,会看到它的IP地址: (电信光猫上的地址查询) 然后上www.ip138.com,就能看到自己现在暴露在公网上的IP地址: 看看光猫上的地址和这里显示的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光猫就有公网地址,否则就没有。 回到问题中来,现在电信的路由器不可能给我做端口映射的,那咋弄? 这就是所谓的“内网穿透”技术了。 群晖的方案 就是quickconnect.to了,原理就是NAS主动连接群晖的服务器,而quickconnect.to也是指向群晖的服务器的,群晖再将请求转到NAS去,同事负责将从NAS回复的结果转回给用户。说白了,这个具有公网地址的群晖就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 (群晖方案网络结构图) 群晖的方案自然是非常简易的,用户甚至都不用了解怎么连接这些细节,只需要注册好账号密码,傻瓜式地打开quickconnect.to即可。 但弊端也很明显

ping 命令的详细使用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20-03-14 01:53:47
ping 基本使用详解 在网络中 ping 是一个十分强大的 TCP/IP 工具。它的作用主要为: 1、用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和分析网络速度 2、根据域名得到服务器IP 3、根据 ping 返回的 TTL 值来判断对方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包经过路由器数量 bytes 值 :数据包大小,也就是字节 time 值 :响应时间,这个时间越小,说明你连接这个地址速度越快 TTL 值 :生存周期,防止报文死循环一直在网络上传送,每经过一个路由,就减一,减到0,路由器就丢弃,单位也不是秒,就是次数或者个数,这个值并不能判断操作系统,为了保护系统都是可以模拟填充的。 ping 选项用法 -t ping 指定的主机,直到停止。若要查看统计信息并继续操作,请键入 Ctrl + Break;若要停止,请键入 Ctrl + C。 -a 将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n count 要发送的回显请求数。 -l size 发送缓存区大小。 -f 在数据包中设置 “不分段” 标记(仅适用于 IPv4)。 -i TTL 生存时间 -v TOS 服务类型(仅适用于 IPv4。该设置已被启用,对 IP 标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没有任何影响)。 -r count 记录计数跃点的路由(仅适用于 IPv4)。 -s count 计数跃点的时间戳(仅适用于 IPv4)。 -j host-list 与主机列表一起使用的松散源路由

网络无线故障排除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3-12 22:40:24
网络无线故障排除 一、开始 4G接入问题定位故障的思路是:先确认4G板卡是否被识别、USIM卡是否欠费、信号强度正常,再确认路由器4G相关配置。 二、流程图相关操作说明: 1、4G板卡是否识别 确认4G板卡对应的TTY接口。 命令:display user-interface 例如:通过命令查看,可以看到Cellular0/0对应TTY 13接口。 在4G板卡对应的TTY接口下配置呼入呼出权限。 命令:modem both 例如:配置TTY接口13为呼出权限。 确认路由器是否识别4G板卡。 命令:display cellular interface-number 例如:通过命令查看,可以确认路由器已识别4G板卡,型号为E176G。 2、4G板卡是否支持 参考路由器当前版本的版本说明书中4G modem的型号支持列表内容确认。 3、USIM卡是否欠费 可以向运营商确认USIM上网卡是否欠费。 4、确认信号强度 查看路由器当前所处位置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范围-110dBm到-51dBm,正常使用信号范围:-85dBm到-51dBm,越接近-51dBm信号越好。 命令:display cellular interface-number X/0 all 例如:通过命令查看,可以看到当前信号强度为-61dBm。 5、查看4G相关配置 查看配置,确保4G modem允许拨入拨出,用户名密码

OSPF虚链路+末节区域+认证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3-12 19:12:45
OSPF简介 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在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组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区域内的路由器收到LSA后,会将其放入LSDB(link state database,链路数据库)中,由其计算出最优的路径放入路由表中。 OSPF主要根据cost值来选择路径,计算式为:${10}^{8}$÷接口带宽。OSPF会进行周期,每30min更新一次,是针对于每一条LSA的更新,我们称这种更新方式为错峰出行。 OSPF同样具有邻居的概念,通过向邻居发送HELLO包来维系邻居关系。每10s发一次,若40s内未收到邻居的应答则认为邻居死亡。 OSPF报文直接封装在IP报头中发送。 OSPF几种版本: version 1,用于实验环境下 version 2,基于IPv4的版本 version 3,基于IPv6的版本

vue路由this.route.push跳转页面不刷新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3-12 19:06:35
1.先看看不刷新的代码: 2.再看看不刷新的原因: created 在vue生命周期,只执行一次。关于vue的生命周期,可参考 https://cn.vuejs.org/v2/guide/instance.html 3.解决办法: 用 activated,每次进入页面,都会触发 参考: https://blog.csdn.net/CoderYin/article/details/89681149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annyyao/p/12481916.html

记一次TP-LINK路由器问题排查

﹥>﹥吖頭↗ 提交于 2020-03-12 18:41:56
> 上周,去我哥家里给他整了下路由器,本文记录一下排查问题的过程。 PS:这也是我自春节以来第一次出小区。 问题说明 先说一下路由器的问题: 有时候能连上 A WiFi,但是连不上 B WiFi,过一段时间就会反过来。 部分手机有时候连不上路由器,但是过几天就连上了。 本来以为可能是手机的问题,但是想到我的手机有时候也连不上,问题应该不在手机上。 看起来挺奇怪的,我让我哥登陆后台准备远程排查一下,他说忘了路由器后台密码了,重置之后还是有问题,只能上门排查了。 问题排查 我去了之后,先重置了一下,首次重启之后 2.4G 和 5G 都可以连上,但是再次重启之后,连 5G 没问题,连上 2.4G 没网络,也访问不了路由器后台。 登陆路由器后台的时候,访问的是 tplink.cn,按说访问之后应该直接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但是出现的是一个选择登录设备的页面,如下图: 我就搜了一下底下那个设备,原来「 MIAP300P 2.0 」是一个水星的 AP。看来想要查问题,得先分析下路由器的组成了。 路由器使用的是 「 TL-R479GP-AC 」,下面连了 5 个 AP,型号是「 TL-AP1202GI-PoE 」。 但是登陆管理后台之后,我发现路由器上有 7 个设备,问了我哥之后才知道,路由器上还连了上面提到的那个水星 AP,以及一个型号为「 TL-WR845N 」的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