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linux学习--1.文件系统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2-27 19:04:32
文件目录结构 linux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学,写博客是为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也留着供自己以后来参考。因为linux 一切皆文件 的基本哲学思想。所以我决定从文件目录开始写。 正文 linux文件系统格式为ext3/4(ext是extended的缩写,意为扩展,全称linux扩展文件系统),这个简单提下,下面入正题 linux文件系统是树状结构,所有的文件皆在一个叫 / 的目录下,所以这个 / 也叫做 根目录 ,而根目录(/)下的一级文件目录大多也是规定好的,由下图这几个关键目录组成,这些目录(文件夹)下各自存放了用于完成不同工作的文件,下图截取自fhs文档,感兴趣的可以访问这个网站查看并下载最新的fhs的pdf文档 fhs官网 ,这个文档是专门讲linux文件系统的,最权威 下面就是我的翻译工作:    /bin :存放基本的 二进制指令文件 ,一般我们在Linux命令行里输的命令都是来自于/bin目录下    /boot :存放系统的 开机引导文件 ,内核会根据/boot分区下的文件配置一步步加载磁盘内的文件开机,相当于Windows的引导分区,占用空间不大,一般几百M    /dev :存放访问 硬件设备 的文件,用来访问硬盘,内存等各个硬件    /etc :存放 系统配置 文件,开机登陆界面,命令行字符格式,用户管理都在这个目录下可以改,相当于Windows下的注册表   

Linux运维-磁盘存储---3.LVM

瘦欲@ 提交于 2020-02-27 17:24:17
LVM的工作原理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是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之间添加的一个逻辑层,来为文件系统屏蔽下层磁盘分区布局,提供一个抽象的盘卷,在盘卷上建立文件系统。管理员利用LVM可以在磁盘不用重新分区的情况下动态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并且利用LVM管理的文件系统可以跨越磁盘,当服务器添加了新的磁盘后,管理员不必将原有的文件移动到新的磁盘上,而是通过LVM可以直接扩展文件系统跨越磁盘。 它就是通过将底层的物理硬盘封装起来,然后以逻辑卷的方式呈现给上层应用。在LVM中,其通过对底层的硬盘进行封装,当我们对底层的物理硬盘进行操作时,其不再是针对于分区进行操作,而是通过一个叫做逻辑卷的东西来对其进行底层的磁盘管理操作。 1.1 LVM常用的术语 物理存储介质(The physical media):LVM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盘分区,整个磁盘,RAID阵列或SAN磁盘,设备必须初始化为LVM物理卷,才能与LVM结合使用。 物理卷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就是LVM的基本存储逻辑块,但和基本的物理存储介质(如分区、磁盘等)比较,却包含有与LVM相关的管理参数,创建物理卷它可以用硬盘分区,也可以用硬盘本身; 卷组VG(Volume Group) :一个LVM卷组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  逻辑卷LV(logical volume)

linux学习--1. 文件系统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20-02-27 15:53:05
文件目录结构 闲话篇:    linux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学,写随笔是为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也留着供自己以后来参考。因为linux 一切皆文件 的基本哲学思想。所以我决定从文件目录开始写。 正文:    首先linux文件系统格式为ext3/4(ext是extended的缩写,意为扩展,全称linux扩展文件系统),这个简单提下。   然后linux文件系统是树状结构,所有的文件皆在一个叫 / 的目录下,所以这个 / 也叫做 根目录 。   而根目录(/)下的一级文件目录大多也是规定好的,由下图这几个关键目录(骨干)组成,这些目录(文件夹)下各自存放了用于完成不同工作的文件,下图截取自fhs文档,感兴趣的可以访问这个网站查看并下载最新的fhs的pdf文档 http://www.pathname.com/fhs/ ,这个文档是专门讲linux文件系统的,最权威   下面就是我的翻译工作:    /bin :存放基本的 二进制指令文件 ,一般我们在Linux命令行里输的命令都是来自于/bin目录下    /boot :存放系统的 开机 引导文件 ,内核会根据/boot分区下的文件配置一步步加载磁盘内的文件开机,相当于Windows的引导分区,占用空间不大,一般几百M    /dev :存放 访问硬件设备 的文件,用来访问硬盘,内存等各个硬件    /etc :存放 系统配置 文件

Linux AUFS 文件系统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20-02-26 06:28:53
AUFS 的英文全称为 Advanced Mult-Layered Unification Filesystem,曾经是 Another Mult-Layered Unification Filesystem,显然,现在的内涵规格更高些。说明:本文的演示环境为 ubuntu 16.04。 Union File System Union File System,简称 UnionFS,是一种为 Linux、FreeBSD 和 NetBSD 操作系统设计的,把其它文件系统联合到一个联合挂载点的文件系统服务。它使用 branch 把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和目录"透明地"覆盖,形成一个单一一致的文件系统。这些 branch 或者是 read-only 的,或者是 read-write 的,所以当对这个虚拟后的联合文件系统进行写操作的时候,系统是真正写到了一个新的文件中。看起来这个虚拟后的联合文件系统是可以对任何文件进行操作的,但是其实它并没有改变原来的文件。这是因为 Union File System 用到了一个重要的资源管理技术:写时复制。 写时复制(copy-on-write,常被简写为 CoW),也叫隐式共享,是一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资源管理技术。它的思想是:如果一个资源是重复的,在没有对资源做出修改前,并不需要立即复制出一个新的资源实例,这个资源被不同的所有者共享使用

Linux:Day3 文件系统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2-26 02:49:19
Linux的文件系统:   根文件系统(rootfs):root filesystem          /boot:引导文件存放目录:内核文件(vmlinuz)、引导加载器(bootloader,grub)都存放于此目录;     /bin:供所有用户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至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类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至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lib:基本共享库文件,以及内核模块文件(/lib/modules);     /lib64:专用于x86_64系统上的辅助共享库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录(纯文本文件);     /home/USERNAME:普通用户家目录;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     /media:便携式移动设备挂载点;cdrom、usb     /mnt:临时文件系统挂载点;     /dev: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存储位置;       b:block device,随机访问       c:character device,线性访问     /opt: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以前用的比较多,现在用的少了     /srv:系统上运行的服务用到的数据;     /tmp:临时文件存储位置;     /usr:universal shared,read-only

浅谈Linux中的根文件系统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2-26 02:26:30
摘要 Linux中有一个让初学者都不是特别清楚的概念,叫做“根文件系统”。我接触Linux前前后后也好几年了,但是对这个问题,至今也不是特别清楚,至少没法给出一个很全面很到位的解释。于是,我们今天来理一理这个话题。 一、先交代一下文件系统 在开始讨论根文件系统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首先交代一下文件系统这个概念。毕竟,根文件系统只是文件系统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而已。根据百度百科: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也有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文件系统接口,对对象操作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对象及属性。从系统角度来看,文件系统是对文件存储设备的空间进行组织和分配,负责文件存储并对存入的文件进行保护和检索的系统。具体来说,他负责为用户建立文件,存入、读取、修改、转储文件、控制文件的存取,当用户不再使用时撤销文件等。 文件系统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不用多说了。这里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精辟而且到位的点出了文件系统在Linux中的重要性: 尽管内核是Linux的核心,但文件却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所采取的主要工具。这对Linux来说由其如此,这是因为在UNINX传统中,他使用文件I/O机制管理硬件设备和数据文件。

Linux文件系统与LVM精讲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2-25 23:29:20
一、管理文件系统 1、创建EXT4文件系统 mkfs(Make Filesystem)命令用于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mkfs命令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1)mkfs应用举例 将/dev/sdb1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自行规划分区--> [root@centos01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23.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分区号 (1-4,默认 1): 起始 扇区 (2048-83886079,默认为 2048): 将使用默认值 2048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2048-83886079,默认为 83886079):+5G 分区 1 已设置为 Linux 类型,大小设为 5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磁盘 /dev/sdb:42.9 GB, 42949672960 字节,8388608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

nfs网络文件系统--学习笔记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2-25 23:25:48
本次实验的环境是redhat 7.0系统 nfs服务可以将远程linux服务器上的文件共享资源挂载到本地linux主机上,本地的linux主机可以基于TCP/IP协议,像使用本地目录文件一样去操作远程共享的目录文件。 1. 服务器端 1.1 安装 [root@localhost Desktop]# yum install nfs-utils -y # 关闭iptables [root@localhost Desktop]# iptables -F [root@localhost Desktop]# system^C [root@localhost Desktop]# service iptables save iptables: Saving firewall rules to /etc/sysconfig/iptables:[ OK ] 1.2 创建共享目录 [root@localhost Desktop]# mkdir /nfsdir # 确保共享目录有权限,其他人可以读写 [root@localhost Desktop]# chmod -Rf 777 /nfsdir 1.3 配置nfs 主配置文件/etc/exports 格式:共享目录的路径 允许访问的nfs客户端IP(共享权限参数),nfs客户端IP和权限之间没有空格。 权限的参数: 参数 作用 ro 只读 rw 读写

Linux磁盘扩容教程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2-25 18:57:51
步骤1:查看磁盘大小 fdisk -l 步骤2:卸载分区 umount /www 步骤3:删除分区并重新建立分区 fdisk /etc/sdb d n p w 步骤4:卸载分区并检查文件系统 umount /dev/sdb1 umount /www e2fsck -f /dev/sdb1 (ext4文件系统) xfs_repair /dev/sdb1 (xfs文件系统) 步骤5:挂载目录 mount /dev/sdb1 /www 步骤6:重建文件系统 resize2fs /dev/sdb1 (ext4文件系统) xfs_growfs /dev/sdb1 (xfs文件系统) 步骤7:确认 df -h 来源: 51CTO 作者: 蓝队云服务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662442/2470147

Linux性能调优的优化思路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2-25 16:03:37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产品,也是一个开源软件的实践和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下有无数的开源软件支撑,我们常见的有apache、tomcat、nginx、mysql、php等等,开源软件的最大理念就是自由、开放,那么Linux作为一个开源平台,最终要实现的是通过这些开源软件的支持,以低廉的成本,达到应用最有的性能。因此,谈到性能问题,主要实现的是Linux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最佳结合。 博文大纲: 一、性能问题综述 二、影响Linux性能的因素 三、分析系统性能设计的人员 四、调优总结 一、性能问题综述 系统的性能是指操作系统完成任务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响应速度。Linux系统管理员会经常遇到系统不稳定、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例如在Linux上搭建了一个web服务,经常会出现网页打不开、打开速度慢等现象,而遇到这些问题,就会有人抱怨Linux系统不好,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操作系统完成一个任务时,与系统自身设置、网络拓补结构、路由设备、路由策略、接入设备、物理线路等多个方面都紧密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当Linux应用出现问题是,应当从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服务器硬件、网络环境等方面综合排查,定位问题出现在那个部分,然后集中解决。 在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服务器硬件、网络环境等方面。影响性能最大的是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