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

openstack虚拟机迁移的操作记录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3-17 06:04:23
需求说明: 计算节点linux-node1.openstack:192.168.1.8 计算节点linux-node2.openstack:192.168.1.17 这两个计算节点在同一个控制节点下(192.168.1.8既是控制节点,也是其中一个计算节点),现在需要将linux-node1.openstack上的虚拟机kvm-server005迁移到liunx-node2.openstack上。 一、openstack的虚拟机线下迁移( ”冷迁移“ ,迁移前关闭虚拟机) 操作记录如下: linux-node1.openstack上的操作: 1) 查看虚拟机 [root@linux-node1 src]# source admin-openrc.sh [root@linux-node1 src]# nova list +--------------------------------------+----------------------------+--------+------------+-------------+--------------------+ | ID | Name | Status | Task State | Power State | Networks | +--------------------------------------+--------

Centos7部署KVM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3-17 05:44:50
一、准备工作 VMware虚拟机CPU虚拟化引擎设置 检查宿主机CPU是否支持虚拟化 cat /proc/cpuinfo | egrep '(vmx|svm)' | wc -l 结果大于0表示支持 二、安装kvm KVM核心软件包 yum install kvm libvirt python-virtinst qemu-kvm virt-viewer bridge-utils 如果有桌面环境,想使用图形界面管理器virt-manager,可以安装完整的KVM环境: yum groupinstall Virtu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Client'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Virtualization Tools' 验证内核模块是否加载 systemctl status libvirtd 启动虚拟机管理接口服务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service 启动libvirtd后,会自动创建了一个网卡,并启动dnsmasq服务,用来为虚拟机分配IP地址 ifconfig 三、使用虚拟系统管理器安装虚拟机系统 在桌面环境下:应用程序–系统工具–虚拟系统管理器–文件–新建虚拟机 四、使用命令方式安装虚拟机系统

Centos-7-minimal 离线安装kvm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03-16 14:55:09
某厂面试归来,发现自己落伍了!>>> 1. 准备环境 Centos7-minimal 版本 64位 BIOS开启CPU虚拟化 验证支持 kvm egrep '(vmx|svm)' /proc/cpuinfo 2. 准备kvm所需的包 提供一个可以搜索查看centos的rmp包的地址 : https://pkgs.org/ 2.1 kvm相关安装包及其作用: qemu-kvm 主要的KVM程序包 python-virtinst 创建虚拟机所需要的命令行工具和程序库 virt-manager GUI虚拟机管理工具 virt-top 虚拟机统计命令 virt-viewer GUI连接程序,连接到已配置好的虚拟机 libvirt C语言工具包,提供libvirt服务 libvirt-client 为虚拟客户机提供的C语言工具包 virt-install 基于libvirt服务的虚拟机创建命令 bridge-utils 创建和管理桥接设备的工具 2.2 准备离线安装包 找一台可以上网的Centos7-minimal的环境,需要跟目标服务器的系统一致,可以自己创建一个虚拟机,使用yum的下载命令,将安装kvm所需要的rpm包和依赖包下载 yum install --downloadonly --downloaddir=/opt/kvm qemu-kvm python-virtinst

KVM+bond0搭建使用KVM虚拟机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3-11 09:52:40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ls 查看网卡,然后打开网卡文件 网卡ifcfg-ens33 DEVICE=ens33 USERCTL=no ONBOOT=yes SLAVE=yes MASTER=bond0 BOOTPROTO=none ifcfg-ens34 DEVICE=ens34 USERCTL=no ONBOOT=yes SLAVE=yes MASTER=bond0 BOOTPROTO=none ifcfg-bond0 DEVICE=bond0 IPADDR=192.168.100.61 NETMASK=255.255.255.0 USERCTL=no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GATEWAY=192.168.100.2 IPV6INIT=no TYPE=Ethernet DNS1=114.114.114.114 BONDING_OPTS=“miimon=100 mode=1” BONDING_MASTER=yes 网卡文件直接复制 为了网络高可用,我们使用bond0来创建 创建br0桥接网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DEVICE=“br0” BOOTPROTO=static #NM_CONTROLLED=no ONBOOT=yes TYPE

Linux虚拟化技术—CentOS7.4下KVM虚拟化一 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20-03-10 17:06:07
Linux虚拟化技术—CentOS7.4下KVM虚拟化一 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 0行云流水0 0人评论 61017人阅读 2018-04-11 19:57:20 KVM的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目录 第一部分 实验环境 第二部分 安装图形界面 第三部分 配置KVM虚拟化 第四部分 创建桥接网卡 第五部分 KVM虚拟环境中安装系统 第六部分 克隆 第七部分 其它命令 第一部分 实验环境 Linux服务器一台 IP地址:192.168.80.40(kvm01) 第二部分 安装图形界面 [root@kvm01 ~]# yum groupinstall "GNOME 桌面" –y //安装图形界面 注意,如果在控制台上操作(或者没有中文环境),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y [root@kvm01 ~]# yum grouplist [root@kvm01 ~]# init 5 //切换到图形化界面 以下在控制台操作 依次输入1-2-q-yes-登录-设置 //图形化界面安装完成 第三部分 配置KVM虚拟化 安装插件及工具 [root@kvm01 ~]# yum install -y \ qemu-kvm.x86_64 \ qemu-kvm-tools.x86_64 \ python-virtinst.noarch \ qemu-img.x86_64 \

docker概述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3-09 20:02:59
虚拟化: varmvare,virtualbox docker:container技术(以内核为支撑进行虚拟机)。不用安装操作系统直接通过宿主机的os虚拟化出应用 Docker 是一个 开源 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 虚拟化 。容器是完全使用 沙箱 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一个完整的Docker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dockerClient客户端 Docker Daemon守护进程 Docker Image镜像 DockerContainer容器 起源 Docker 是 PaaS 提供商 dotCloud 开源的一个基于 LXC 的高级容器引擎,源代码托管在 Github 上, 基于 go语言 并遵从Apache2.0协议开源。 Docker自2013年以来非常火热,无论是从 github 上的代码活跃度,还是 Redhat 在RHEL6.5中集成对Docker的支持, 就连 Google 的 Compute Engine 也支持 docker 在其之上运行。 一款开源软件能否在商业上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三件事 - 成功的 user case(用例), 活跃的社区和一个好故事。 dotCloud 自家的 PaaS 产品建立在 docker 之上,长期维护且有大量的用户

QEMU,KVM及QEMU-KVM介绍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3-08 23:48:22
What's QEMU QEMU是一个主机上的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通过动态二进制转换来模拟CPU,并提供一系列的硬件模型,使guest os认为自己和硬件直接打交道,其实是同QEMU模拟出来的硬件打交道,QEMU再将这些指令翻译给真正硬件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模式,guest os可以和主机上的硬盘,网卡,CPU,CD-ROM,音频设备和USB设备进行交互。但由于所有指令都需要经过QEMU来翻译,因而性能会比较差: What's KVM? KVM实际是linux内核提供的虚拟化架构,可将内核直接充当hypervisor来使用。KVM需要处理器硬件本身支持虚拟化扩展,如intel VT 和AMD AMD-V技术。KVM自2.6.20版本后已合入主干并发行,除此之外,还以模块形式被移植到FreeBSD和illumos中。除了支持x86的处理器,同时也支持S/390,PowerPC,IA-61以及ARM等平台。 工作原理 KVM包含一个内核模块kvm.ko用来实现核心虚拟化功能,以及一个和处理器强相关的模块如kvm-intel.ko或kvm-amd.ko。KVM本身不实现任何模拟,仅仅是暴露了一个/dev/kvm接口,这个接口可被宿主机用来主要负责vCPU的创建,虚拟内存的地址空间分配,vCPU寄存器的读写以及vCPU的运行。有了KVM以后,guest

KVM之CPU虚拟化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20-03-08 22:21:27
1.1 为什么要虚拟化CPU 虚拟化技术是指在x86的系统中,一个或以上的客操作系统(Guest Operating System,简称:Guest OS)在一个主操作系统(Host Operating System,简称:Host OS)下运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只要求对客操作系统有很少的修改或甚至根本没有修改。x86处理器架构起先并不满足波佩克与戈德堡虚拟化需求(Popek and Goldberg virtualization requirements),这使得在x86处理器下对普通虚拟机的操作变得十分复杂。在2005年与2006年,英特尔与AMD分别在它们的x86架构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及其他的虚拟化困难。 1.2 关于CPU的Ring0、Ring1··· ring0是指CPU的运行级别,ring0是最高级别,ring1次之,ring2更次之…… 拿Linux+x86来说, 操作系统(内核)的代码运行在最高运行级别ring0上,可以使用特权指令,控制中断、修改页表、访问设备等等。 应用程序的代码运行在最低运行级别上ring3上,不能做受控操作。如果要做,比如要访问磁盘,写文件,那就要通过执行系统调用(函数),执行系统调用的时候,CPU的运行级别会发生从ring3到ring0的切换,并跳转到系统调用对应的内核代码位置执行,这样内核就为你完成了设备访问

Linux下的kvm虚拟化部署

点点圈 提交于 2020-03-06 00:16:56
目录 实验环境 1. kvm安装 2.虚拟化相关信息 3.手动安装虚拟机 4.虚拟机管理命令 5.虚拟机快照 6.虚拟机快照脚本 实验环境 Redhat企业8真实主机:kvm对主机的硬件需求较高,尽量在linux真机中做实验 在这台主机上 搭建yum源 ,可以安装软件; 在主机上 搭建DHCP服务器 ,给新建的虚拟机分配IP; 在主机上 配置vsftpd服务 ,用来共享镜像资源 为kvm配置网络桥接接口 ①:分别编写ifcfg-br0,ifcfg-ens160文件 ②:重启网络,查看设备连接,查看IP,网络配置成功 1. kvm安装 1.1 安装条件 inter cpu 支持vmx功能 amd cpu 支持svm功能 1.2 安装 组件 解释 Virtualization Client 虚拟化客户端 Virtualization Tools 虚拟化工具 Virtualization Hypervisor 虚拟化核心套件 安装以上3个组件 2.虚拟化相关信息 服务名称:libvirtd 虚拟化核心: qemu/kvm 虚拟化存储目录(虚拟机硬盘):/var/lib/libvirt/images/xxxx.qcow2 虚拟化硬件信息:/etc/libvirt/qemu/xxxx.xml 3.手动安装虚拟机 3.1 、本地资源安装虚拟机 ①:打开虚拟机管理器: virt-manager

【转】浅谈机房KVM的几种管理方式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3-06 00:11:56
KVM切换器是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一组键盘、鼠标、显示器,控制多台服务器或电脑主机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近几年,KVM技术迅猛发展,从简单的桌面型KVM到管理成千上百台服务器的数字KVM,从手动切换到热键、OSD菜单切换,其所支持的管理方式也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一路由传统的机柜式管理,发展到网络管理。 KVM机房管理根据具体管理目标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3种管理模式。包括机柜式管理、数字化管理和远程IP管理。 机柜式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机柜不多的中、小型机房,服务器全部集中在同一机房的几个机柜中,每个机柜通过一台带屏 KVM(液晶KVM)进行监控。管理员需要查看服务器状态的时候就从机柜中拉出 KVM,向上推起液晶屏幕后,就可以对该机柜中的服务器进行操控。常用的KVM液晶切换器8口KVM一体机、16口KVM一体机、32口KVM一体机等。 如果管理的机柜较多,管理的实时性较强,IT管理人员不能随意离开机房,他们必须全天候待在狭小空间中,以便严密地监控系统是否有不稳定、故障、当机或无法连接的情形,甚至于连服务器升级与软件的更新也都必须在机房中完成,在此情况下,单纯采用这种方式就不太合适,会造成管理员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束缚较强的情况。改善办法就是通过给带屏 KVM级联的方式把控制端集中起来,通过1台或少数几台LCD(LED) KVM集中管理机房中所有的服务器。 数字化管理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