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

12.19 相约北京!云原生 Meetup | KubeSphere & Friends 2020

牧云@^-^@ 提交于 2021-02-16 08:23:16
KubeSphere v3.0 发布是 KubeSphere 社区最重要的里程碑,v3.0 刚刚 GA 发布了两个多月,就受到了来自合作伙伴、用户、贡献者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例如, KubeSphere 上架 AWS Quickstart 深度集成 Amazon EKS,还与 AWS、Cisco、Intel 等国际巨头厂商发布了联合解决方案;KubeSphere 在头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也有了更多的用户落地实践,比如 中通基于 KubeSphere 构建了大规模的 ZKE 容器平台 , 微众银行基于 KubeSphere 打造了一站式云原生机器学习平台 Prophecis , 遥望网络使用 KubeSphere 支撑了 “双十一” 活动完成了 13.2 亿规模的交易 ;开源社区贡献者数量的增长也迎来了新的一轮井喷,几个核心开源项目的贡献者总数已经超过了 100 人。 KubeSphere 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得益于开源社区带来的天然优势,以及社区里长期活跃的用户、贡献者积极参与社区,帮助推动产品和社区快速成长, 我们坚持认为 KubeSphere 开源社区的每一位用户和贡献者朋友都是 KubeSphere 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跟社区朋友们零距离交流,12 月 19 日,KubeSphere 社区联合 CNCF 将在北京举办一场年度的云原生 Meetup,

在KubeSphere中部署Kubeapps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21-02-10 07:32:02
1. 情况说明 使用一台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4核8G内存,50G磁盘 已安装KubeSphere 2.1 版本,已经按照官方文档的入门必读,示例一创建好相应的账号信息等 KubeSphere 文档地址: https://kubesphere.com.cn/docs/v2.1/zh-CN/introduction/intro/ 2. 实现的效果 kubeapps官方文档地址: https://github.com/kubeapps/kubeapps 想使用kubeapps,通过helm管理部署在k8s集群的应用,部署,升级,回退版本等 同时可以在KubeSphere中查看部署的应用等 3. 步骤 (1).要求 k8s集群版本:1.8+ Helm版本:2.14.0+ 已安装kubectl KubeSphere 2.1 版本安装的k8s集群是1.15.5版本,helm版本是2.14.3,已安装kubectl,符合上述要求 [root@ks-allinone ~]# kubectl version Client Version: version.Info{Major:"1", Minor:"15", GitVersion:"v1.15.5", GitCommit:"20c265fef0741dd71a66480e35bd69f18351daea",

Linux Foundation APAC 新成员 – 首批Open Source Evangelist正式上任!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1-02-04 03:23:37
布道者 (Evangelist)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带来好消息的人。对我们来说,"开源布道者"其实不光是一个工作头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称职的开源布道者首先必须热爱开源,如果你不爱这个事业,无论你的个人能力多么出众,你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布道者。光有学历和经验是不够的,我们期待的是热爱开源的志同道合伙伴。我们坚信开源是促进人类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作为一个开源布道者,我们期待更多的朋友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加入开源布道者的行列! 在2021新的一年,我们很欢迎Linux Foundation APAC首批Open Source Evangelist正式上任!以下为 10位Open Source Evangelist 的介绍 ( 按姓氏排列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陈冉 Sam Chen 陈冉 Sam Chen 开源 改变了世界,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叫陈冉。 是中国一家DevOps独角兽CEO兼创始人。 我在开源的推广、使用和盈利方面有超过8年的经验。 此外,作为一个传播者,我还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开源社区。 寻找持续为开源做贡献的机会,并与之一起成长。 陈兴友 陈兴友 陈兴友是一位Linux内核开发者、云计算从业者,曾在多家公司担任技术预研、培训工作。 作为理学学士及工学硕士,从业经历涉及服装、运维、内核开发、网络安全、图像处理、嵌入式设备等方向,个人兴趣涉及电子线路、物联网、绿植

使用Lens管理多云Kubernetes

↘锁芯ラ 提交于 2021-01-12 13:16:56
大量报告不断表明,今天的企业将混合和多云作为其首选的IT基础设施部署模式。根据IDG的一项 调查 ,超过一半(55%)的组织目前使用多个公有云,21%的组织说他们使用三个或更多的公有云。 云计算调查: https://resources.idg.com/download/2020-cloud-computing-executive-summary-rl 本文来自于CNCF: https://www.cncf.io/blog/2021/01/06/multicloud-kubernetes-management-with-lens/ 更多参考: kubernetes for china Kubernetes知识体系-从入门到精通 Kubernetes知识体系-架构图版 Kubernetes 1.20.0高可用集群快速升级及扩容 Kubernetes 1.20:最优秀、美妙、酷的版本 使用Kubeadm Upgrade更新Kubernetes集群的过程 使用kubeadm部署高可用Kubernetes 1.17.0 Kubernetes 多集群管理平台-wayne实践 KubeSphere®️ 容器集群管理平台 随着开发人员逐渐适应构建和发布容器,Kubernetes已成为容器编排的首选。 组织为什么要跨多个云供应商部署Kubernetes有很多原因: 云爆发 在多云基础设施中,“爆发

云原生Meetup:基于 WeDataSphere Prophecis 与 KubeSphere 构建云原生机器学习平台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1-01-02 14:03:34
“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的技术基础已经逐渐完善,与大数据计算相关的框架也越来越多,这些奠定了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的技术基础。 Prophecis 是微众银行大数据平台团队开发的一站式机器学习平台,提供多种模型训练调试方式,集成多种开源机器学习框架,具备机器学习计算集群的多租户管理能力,基于 KubeSphere 提供生产环境全栈化容器部署与管理服务。” Prophecis现已开源,扫码可以访问项目Github地址: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WeDataSphere(gh_273e85fce73b)。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 OSC源创计划 ”,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3334446/blog/4810867

1、docker+k8s+kubesphere:准备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10-25 00:49:17
1、准备-docker+k8s+kubesphere准 环境准备 角色 IP地址 主机名 docker版本 硬件 操作系统 主 192.168.5.151 node151 docker18.09.9 6核10G CentOS7.8 节点 192.168.5.152 node152 docker18.09.9 6核10G CentOS7.8 节点 192.168.5.153 node153 docker18.09.9 6核10G CentOS7.8 服务器绑定 cat >> /etc/hosts << EOF 192.168.5.151 node151 192.168.5.152 node152 192.168.5.153 node153 EOF 设置CentOS-Base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更新系统 yum -y update 相应工具及docker-ce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

Kubernetes 在知名互联网公司的(dotnet)落地实践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10-12 03:43:30
容器化背景 本来生活网( benlai.com )是一家生鲜电商平台,公司很早就停止了烧钱模式,开始追求盈利。既然要把利润最大化,那就要开源节流,作为技术可以在省钱的方面想想办法 。我们的生产环境是由 IDC 机房的 100 多台物理机所组成,占用率高达 95%,闲置资源比较多,于是我们考虑借助 k8s 来重构我们的基础设施,提高我们资源的利用率。 容器化项目团队最初加上我就只有三个人,同时我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任务要做,留给容器化的时间较少,因此我们要考虑如何快速的搭建容器平台,避免走全部自研这条路,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经历了一年的容器化之旅后,分享下我们这一年所踩过的坑和获得的经验。 面临的问题 在搭建 k8s 集群前,有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l 人手不足,时间也不充裕,不能有太多自研的需求 l 我们目前的发布是由测试人员完成的,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写一个 yaml 或执行 kubectl 做发布,这个学习成本太高也容易出错,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用户体验良好的可视化平台给发布人员使用 l 我们有大量的 .NET 项目,而 .NET 环境又依赖 Windows l ConfigMap/Secret 不支持版本控制,同时用来存业务配置也不是很方便 l k8s 集群和外部的通信如何打通 容器平台 作为小团队去构建一个容器平台,自研的工作量太大了。前期我们调研过很多可视化平台,比如

混合云风头正劲 青云QingCloud为何成为领导者?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9-29 15:46:20
生而“混合”的青云QingCloud一直扮演着混合云市场的探索者和引领者角色。 出品 | 常言道 作者 | 丁常彦 十多年前,云计算在诞生之初,就让业界耳目一新:计算资源将像水、电、煤气一样,随取随用且按需付费。因此在云计算发展早期,公有云被认为是绝对的主角,目前主流的云计算企业几乎都是从公有云起家,青云QingCloud也不例外。 但企业上云过程中,需求也是五花八门,单纯的公有云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所有需求。很多时候,企业都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需要,在上云过程中采用私有云与公有云混合应用的模式。慢慢的,混合云逐渐成为企业上云的主流选择。 2012年,青云QingCloud在创立之初就已经洞察到这一趋势,并在2013年正式上线了公有云平台,紧接着在2014年也进入企业私有云市场,在统一的云计算战略框架下,青云QingCloud的公有云与私有云完全基于同一套架构代码设计。 不论在业务布局的时间点上,还是在最初的设计理念上,青云QingCloud都先人一步,称得上是生而“混合”。 在那个混合云刚刚兴起的时代,生而“混合”的青云QingCloud始终坚持公有云业务与私有云业务齐头并进,不断完善混合云产品与服务。 正是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以及一以贯之的产品、技术策略,青云QingCloud一直扮演着混合云市场的探索者和引领者角色。 01 生而“混合” 早在2014年,Gartner就提出了

谁来打通混合云“最后一公里”?唯有容器混合云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20-08-20 05:37:00
IDC 的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步入“深水区”。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之一,云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从最初为了上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而纠结,到如今越来越理性的企业用户认定了,混合云才是未来的方向。Gartner 乐观估计,到 2020 年底,90% 的企业将采用混合云战略。 混合云,最直白的解释是“私有云+公有云”。 而实际上,那些已经率先部署了混合云的企业,采用的不止一朵“云”,而是多朵“云”,即混合多云。 一方面,随着企业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应用需求,混合云的体量也越来越庞大; 另一方面,众多不同的工作负载需要更加精细化的部署,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基础设施异构环境的管理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应用跨平台进行统一分发和运维管理?在混合云中部署应用,如何保证多区高可用?如何满足开发人员的要求,实现 DevOps 下的应用快速交付?如何在数据流动加速的情况下,保证混合云中数据与应用的安全? 混合云快速、简单、安全地落地,似乎还有“最后一公里”需要打通!那把打通混合云落地各个重要环节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 鱼与熊掌可兼得的混合云 从公有云到私有云再到混合云,某种云模式的流行,与企业上云的实践路径密不可分。 一开始,互联网企业、创业企业、小微企业等率先接纳了公有云,公有云的灵活性、经济性等特色得到了广泛传播。 之后,更多传统行业客户借鉴互联网思维

使用ansible部署K8S1.18集群并使用Kubesphere 3.0.0实现devops、日志收集、灰度发布、告警监控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8-14 13:43:36
离线安装集群 参考 https://github.com/easzlab/kubeasz/blob/master/docs/setup/offline_install.md 离线文件准备 在一台能够访问互联网的服务器上执行: 下载工具脚本easzup,举例使用kubeasz版本2.2 export release=2.2.1 curl -C- -fLO --retry 3 https://github.com/easzlab/kubeasz/releases/download/${release}/easzup chmod +x ./easzup 使用工具脚本下载 默认下载最新推荐k8s/docker等版本,使用命令 ./easzup 查看工具脚本的帮助信息 # 举例使用 k8s 版本 v1.18.2,docker 19.03.5 ./easzup -D -d 19.03.5 -k v1.18.2 # 下载离线系统软件包 ./easzup -P 执行成功后,所有文件均已整理好放入目录/etc/ansible ,只要把该目录整体复制到任何离线的机器上,即可开始安装集群,离线文件包括: /etc/ansible 包含 kubeasz 版本为 ${release} 的发布代码 /etc/ansible/bin 包含 k8s/etcd/docker/cni 等二进制文件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