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

何谓DVI矩阵,有哪些优势?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20-01-12 02:21:50
何谓DVI矩阵?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接口,即数字视频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前面我们介绍了 VGA矩阵 、 AV矩阵 、 音视频矩阵 、 视频矩阵 等设备的相关概念,没错, DVI矩阵 顾名思义,其原理概念也类似于VGA矩阵、AV矩阵、 音视频矩阵 、视频矩阵等设备,不同的是传输切换的信号不同。 DVI矩阵也可以叫做 DVI矩阵切换器 、DVI高清矩阵,将输入多个高清信号同步或异步切换到多路高清信号输出通道中的任一输出通道。DVI矩阵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把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直接输出给现实设备而不须进行任何转换。 DVI接口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

矩阵论基础(1)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1-12 01:46:04
1. 共轭复数 在 数学 中, 复数 的 共轭复数 (常简称 共轭 )是对虚部变号的运算,因此一个复数 的复共轭是 将复数理解为 复平面 ,则复共轭无非是对实轴的 反射 。复数 的复共轭有时也表为 2. 矩阵A的复数共轭A*定义为[A*]ij = aij* 3. 矩阵的运算 矩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 4.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ulun/p/12181690.html

牛客网剑指Offer67题及题解(Java实现)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1-11 23:50:37
数组 1 二维数组中的查找 题目描述 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相同),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序排序。请完成一个函数,输入这样的一个二维数组和一个整数,判断数组中是否含有该整数。 思路 由于数组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都是有序的,可以先判断每行最右边的数字即每行最大的数字是否小于目标值,如果小于的话则跳到下一行,如果在下一行没有找到则继续跳到下一行,依次类推。 其中在每一行使用二分查找查找目标值。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Find ( int target , int [ ] [ ] array ) { //如果数组为空返回false if ( array . length == 0 || array [ 0 ] . length == 0 ) return false ; int row = 0 ; //从第一行开始 while ( row < array . length ) { //循环到最后一行 if ( array [ row ] [ array [ 0 ] . length - 1 ] < target ) { //如果该行最后一列小于目标值 row ++ ; //跳到下一行 } else { //在行中使用二分查找 int low = 0 ; int high =

Matlab学习笔记(三)——数值计算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1-11 22:35:35
3.1 矩阵特征值和奇异值 3.1.1 行列式、逆和秩 det(A) 求方阵A的行列式 rank(A) 求A的秩 inv(A) 求A的逆矩阵 pinv(A) 求A的伪逆 3.1.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取 E=eig(A):用于求A的全部特征值,构成向量E [V,D]=eig(A):用于求A的全部特征值,构成对角矩阵D,并求A的特征向量构成V的列向量 3.2 概率和统计 3.2.1 基本分析函数 sum函数:用于求矩阵列矩阵元素或向量的和 B=sum(A):若A为向量,则返回所有元素的和;如A为矩阵,则返回其他各列所有元素和 B=sum(A,dim):返回A中第dim维的所有元素和 cumsum函数:用于求矩阵或向量的累积和 B=cumsum(A):若输入参数A为一个向量,则返回该向量所有元素累积和,若A为矩阵,则返回该矩阵各列元素的累计和,即返回一个行向量 B=cumsum(A,dim) A为矩阵,若dim=1,则表示在列方向上求累计和;若dim=2,则表示在行方向上求累计和 cumsum是累计和,结果中含有每一步的运算结果,sum给出的则是最终求和的结果 prod函数:用于求矩阵元素的积 B=prod(A):若A为向量,则返回所有所元素的积;若A为矩阵,则返回各列所有元素积 B=prod(A,dim):返回A中第dim维所有元素的积 sort函数

求一个二维数组的最大子矩阵的和(令矩阵的行首尾相接为环)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1-11 21:03:01
要求: • 输入一个二维整形数组,数组里有正数也有负数。 • 二维数组首尾相接,象个一条首尾相接带子一样。 • 数组中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整数组成一个子数组,每个子数组都有一个和。 • 求所有子数组的和的最大值。 设计思路:实现方式与<求一个二维数组的最大子矩阵的和>相似,依旧是“最笨方法”。更改计算行数的循环,使之到达最后一行后返回到第一行。 源代码如下: 1 /* 2 * row,col分别为数组行数和列数 3 * source_row,source_col为子矩阵的起始位置 4 * edge_row,edge_col分别为行列边界 5 * */ 6 public static int row = 5,col = 5; 7 public static int source_row = -1,source_col = -1,edge_row = -1,edge_col = -1; 8 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0 int a[][] = new int[row][col]; 11 12 // 随机赋值 13 System.out.println("总矩阵为:" + "\n"); 14 for(int i = 0;i < row;i++){ 15 for(int j = 0;j < col;j++){ 16 a[i][j] =

二维数组-最大子数组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1-11 20:53:52
一 题目:求二维数组中最大子数组的和 结对开发人员: 朱少辉:负责程序分析,代码编程 侯涛亮:负责代码复审和代码测试 二 设计思路 我认为若想求二维数组中最大子数组,可以将二维数组化为一维数组,在对其求连续子数组最大值。那么如何将一个二维数组化为一维数组呢?可以举一个例子,如下: i=0 5 6 -3 8 -9 2 i=1 1 -12 20 0 -3 -5 i=2 -9 -7 -3 6 7 -1 例子为一个3*6矩阵,令其为a[3][6]。由于可以行行相加或列列相加转化为一维数组,在这为行行相加,故附设一个一维数组是s[6],初值均为0。附设两变量SUM和MAX,max初始值为a[0][0]即5。当i=0时,将a[0][0]-a[0][5]的值赋给s[6],用求一维最大子数组的方法求得最大值赋给MAX,然后,再将i=1行的元素加到第一行(即s[j]=s[j]+a[1][j])再赋值给s[6],求最大子数组,然后接着将第三行元素往上加(即s[j]=s[j]+a[2][j]),最后求得含第一行元素的子矩阵的最大值。把s[6]回归为0。同理,从第二行开始,依次往下加,从第三行开始....最后可求得最大子矩阵的值。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 三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m,n,i

Matlab绘制图像(plot函数)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20-01-11 15:08:44
Matlab使用 plot函数 绘制图像。 1. 语法 语法 说明 plot(X, Y) 创建 Y 中数据对 X 中对应值的二维线图。 如果 X 和 Y 都是向量,则它们的长度必须相同。plot 函数绘制 Y 对 X 的图。 如果 X 和 Y 均为矩阵,则它们的大小必须相同。plot 函数绘制 Y 的列对 X 的列的图。 如果 X 或 Y 中的一个是向量而另一个是矩阵,则矩阵的各维中必须有一维与向量的长度相等。 如果矩阵的行数等于向量长度,则 plot 函数绘制矩阵中的每一列对向量的图。 如果矩阵的列数等于向量长度,则该函数绘制矩阵中的每一行对向量的图。 如果矩阵为方阵,则该函数绘制每一列对向量的图。 如果 X 或 Y 之一为标量,而另一个为标量或向量,则 plot 函数会绘制离散点。但是,要查看这些点,必须指定标记符号,例如 plot(X,Y,‘o’)。 plot(X, Y, LineSpec) 设置线型、标记符号和颜色。 plot(X1, Y1, …, Xn, Yn) 绘制多个 X、Y 对组的图,所有线条都使用相同的坐标区。 plot(X1, Y1, LineSpec1, …, Xn, Yn, LineSpecn) 设置每个线条的线型、标记符号和颜色。您可以混用 X、Y、LineSpec 三元组和 X、Y 对组: 例如,plot(X1, Y1, X2, Y2,

剑指Offer-- 二维数组中的查找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1-11 11:09:19
题目描述 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序排序。请完成一个函数,输入这样的一个二维数组和一个整数,判断数组中是否含有该整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Find(int target, vector<vector<int> > array) { int rows = array.size(); // 获取行数 int cols = array[0].size(); // 获取列数 if ( rows == 0) // 特殊情况判断 return false; int cur_row = 0; int cur_col = cols - 1; while ( cur_row < rows && cur_col >= 0) { int cur_num = array[cur_row][cur_col]; //从右上角的元素开始搜索 if (cur_num == target) // 如果相等,则返回真 return true; else if (cur_num < target) // 如果当前的值小于目标值,则删除这一行,搜索范围从下一行开始 cur_row++; else // 如果当前的值大于目标值,则删除这一列, cur_col--; } return false; } }; 来源: https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课程学习资料推荐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11 08:33:10
1、 高等代数课程的学习方法 谢启鸿谈“如何学好高等代数” 欢迎使用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学习体系 数学之美与新生寄语 2、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教材(又称绿皮书,第三版)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学(第三版)》教材勘误表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学(第三版)》教材习题答案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教材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使用本教材的高校有: 清华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和经管专业, 浙江大学数学拔尖人才班,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试验班,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数学试验班, 杭州师范大学数学试验班,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等. 3、 复旦大学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又称白皮书,第三版)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第三版)》勘误表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第三版)》前言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团学联访谈--谢启鸿老师和他的高代白皮书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历届本科生对高代白皮书的评价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教材和学习指导书的购买 4、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每周一题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每周一题 (1.0版) (备用下载地址: 我的分享-->每周一题解答 ) 复旦大学高等代数历届每周一题汇总 复旦数院13级--16级本科生对每周一题的评价 15级微信推送 16级微信推送 北大数院16级本科生卢维潇对每周一题的评价 复旦数院17级本科生对每周一题的评价 17级微信推送 复旦数院18级本科生对每周一题的评价 5、

[模板]矩阵树定理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1-11 08:30:52
用途 求生成树个数 做法 定义度数矩阵A,A[i][i]为i号点的度数;邻接矩阵B,B[i][j]为点i到j的边数 对于无向图,用A-B,然后随意选一个i,去掉第i行和第i列,它的行列式就是生成树个数 对于有向图,外向树的个数就是把度数矩阵换成入度矩阵;内向树的个数就是换成出度矩阵;删掉的行列一定要是根 行列式求法 首先有三条内容: 1.交换矩阵的两行,行列式取反 2.用矩阵一行加减一行的倍数,行列式不变 3.上三角矩阵的行列式为主对角线元素的积 于是可以高斯消元成上三角矩阵 例题 bzoj4894 天赋(有向图外向树个数) 1 #include<bits/stdc++.h> 2 #include<tr1/unordered_map> 3 #define CLR(a,x) memset(a,x,sizeof(a)) 4 #define MP make_pair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typedef long long ll; 7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 8 typedef pair<int,int> pa; 9 const int maxn=305,P=1e9+7; 10 11 inline ll rd(){ 12 ll x=0;char c=getchar();int neg=1; 13 while(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