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ip

ubuntu16.04设置静态IP与DNS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1-26 06:08:25
参考: https://blog.csdn.net/gerald_jones/article/details/80806884 0 背景 虽然网上相关设置的文章有很多,但尝试设置的时候总是不成功,因此将配置流程记录下。 1 关闭NetworkManager ubuntu系统有两种形态,分别是ubuntu server版本和ubuntu desktop版本,它们管理网络的形式不同,在 Ubuntu Server中,默认使用interfaces管理网络,而在ubuntu Desktop中,系统默认安装NetworkManager,从而使用NetworkManager管理网络服务。我们启动NetworkManager的时候,系统右上方会出现网络管理图标,IP设置都是通过可视化界面操作,当使用interfaces管理网络的时候,我们发现系统的网络管理图标消失了。因此要先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 如果运行时报错wlan soft blocked,则需要使用rfkill来开启wifi模块 # 列出所有设备编号 rfkill list # 输出 1: phy1: Wireless LAN Soft

centos7设置静态IP地址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1-26 05:57:19
centos7的网络IP地址配置文件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文件夹下, 查看当前网卡名称 ifconfig ens33网卡对应的配置文件为ifcfg-ens33,使用vim编辑如下: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 使用静态IP地址,默认为dhcp IPADDR="192.168.241.100" # 设置的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241.2" # 网关地址 DNS1="192.168.241.2" # DNS服务器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UUID="95b614cd-79b0-4755-b08d-99f1cca7271b" DEVICE="ens33" ONBOOT="yes" #是否开机启用 然后使用service network

centos7配置静态IP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1-26 05:57:02
1.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vi ifcfg-enp3s0 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修改网关 [root@bogon sysconfig]# vi network 内容如下: # Created by anaconda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no GATEWAY=10.211.55.1 (默认网关地址) 3.修改DNS 显示当前网络连接 nmcli connection show 修改DNS: nmcli con mod enp3s0 ipv4.dns "114.114.114.114 8.8.8.8" 将dns配置生效:nmcli con up enp3s0 ping www.baidu.com ok 来源: CSDN 作者: sort浅忆 链接: https://blog.csdn.net/kai402458953/article/details/101027328

centos 7设置静态ip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6 05:56:46
介绍 我的虚拟机使用的是VMware 15 centos 7 的镜像 步骤 安装好虚拟机 VMware 15 安装的虚拟机启动后自带桌面的。如下图 由于一直使用命令窗口模式,所以,我是切换成窗口模式。 桌面 =》 命令窗口 命令是 init 2 命令窗口=》 桌面 命令是 init 5 桌面右键 ,选中 Open terminal 输入 init 2 回车 输入密码 就进入命令窗口了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进入命令窗口 进入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修改ifcfg-ens33 文件 wim ifcfg-ens33 进入后只需要修改 BOOTPROTO=“static” 设置为静态 看一下ONBOOT 的值是否为yes 不是的话,修改为yes 然后 在末尾添加如下配置信息 IPADDR= 你想要设置的ip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你自己的网管 DNS1=8.8.8.8 DNS2=8.8.8.4 然后保存 退出 重启网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然后使用 ip addr 查看是否设置成功。看到如下信息,就说明你的ip设置成功了 来源: CSDN 作者: wyz0923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yz0923/article/details/102776783

VM虚拟机中 Centos 7 设置静态IP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1-26 05:56:38
刚开始接触Centos的人应该都会被上网的问题烦过,我也是这样的,一开始设置动态IP可以上网.但是由于某些需求要把Centos设置成静态IP 然后麻烦的事就一件一件的来.今天记录一下我的解决方法. 1.先设置VMnet8 ipv4 注意我设置的ip段 192.168.137.0 2.打开 虚拟机---> 编辑---> 虚拟机网络编辑器 关闭dhcp(动态获取ip) 把子网ip设置成和上面的VMnet8为同个ip段 最后为0, 点击nat设置 把网关IP 设置同个ip段 最后写 2 就可以了 点确定. 3. 编辑centos的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8887 你的可能不是这个名字,只要编辑对应的配置就可以. 4. 重启network 测试能不能ping通百度 如果能ping通,那么恭喜你,你的设置完成了 , 执行一下 ip addr 看看不是之前设置的 ip 结果是很让人开心的. 我终于设置好了 你呢?有没有设置好? 来源: CSDN 作者: 林先生您好 链接: https://blog.csdn.net/u013243986/article/details/52127830

Centos7配置静态ip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26 05:56:27
一:桥接模式和NET模式比较 桥接模式:  在桥接模式下,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主机和虚拟机处于对等地位),它可以访问内网中的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我们往往需要为虚拟主机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这样,同一个局域网中主机都可和虚拟机进行通信了。 VM设置桥接时还有一个选项为:复制物理网络连接状态??? VM上使用的是虚拟的网卡,而桥接还有其他的网路链接方式,都是必须存在网卡的。复制物理网卡连接状态,就是说把你指定的、本机的、真实网卡的状态信息复制给虚拟机的虚拟网卡。 当选中复制物理网络连接状态时,虚拟机可以上网。那么这个选项勾选上与不勾选上有什么区别呢?不勾选就是没有办法共享物理机的网络(不勾选和勾选都可以上网,但是如果在没有勾选的情况下,设备重新启动后就没有办法上网,表明虚拟机当前没有网卡信息,勾选上再一次重新启动就可以了)。 Nat模式: 虚拟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也就是说,使用NAT模式可以实现在虚拟系统里访问互联网。简单讲就是宿主机器再构建一个局域网,然后,局域网内只有一台机器,就是虚拟机。NAT模式下的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提供的,无法进行手工修改,因此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局域网中的其他真实主机进行通讯

VMware 中 CentOS 7 设置静态IP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1-26 05:56:12
一、 VMware 网络模式 VMware 提供了三种网络工作模式: Bridged (桥接模式)、 NAT (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Host-Only (仅主机模式)。 A、 Bridged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是指本地物理网卡和虚拟网卡通过VMnet0虚拟交换机进行桥接。 物理网卡和虚拟网卡在拓扑图上处于同等地位,那么物理网卡和虚拟网卡就相当于处于同一个网段。 虚拟交换机就相当于一台现实网络中的交换机,所以两个网卡的IP地址也要设置为同一网段(网关与DNS)。 B、 NAT (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NAT模式是让虚拟机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宿主机器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 NAT模式中虚拟机的网卡和物理网卡的网络不在同一个网络。主机网卡直接与虚拟NAT设备相连,利用虚拟的NAT设备以及虚拟DHCP服务器来使虚拟机连接外网。 C、 Host-Only (仅主机模式) 仅主机模式是NAT模式去除了虚拟NAT设备。 将虚拟机与外网隔开,使得虚拟机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所以虚拟网络不能连接Internet,只与主机相互通讯。 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VMware Network Adepter VMnet1虚拟网卡来实现的。 D、 NAT 模式和桥接模式比较 NAT模式和桥接模式虚拟机都可以上外网。 由于NAT的网络在VMware提供的一个虚拟网络里

centOS7 设置静态IP以及使用Xftp 6连接centOS7

佐手、 提交于 2019-11-26 05:55:56
centOS7 设置静态IP以及使用Xftp 6连接centOS7 虚拟机设置 这里使用CentOS 7为例,因为Linux是安装在在虚拟机中,这里先看一下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 这需要把网络适配器的连接模式设置为NAT模式,接着配置虚拟机的虚拟网络: 还需打开虚拟网络编辑器,再打开虚拟网络编辑器中右下角的更改配置以获取更改网络配置的权限 然后我们选择 VMnet8网卡 ,在VMnet信息中,选择NET模式,再将子网ip配置为: 192.168.25.0,掩码为:255.255.255.0 再点击DHCP设置,这里可以修改起始与终止ip 随后我们在点击NET设置,这里面设置网关: Linux设置 这里首先是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查看现有的配置文件: 再通过 ls 命令查看文件看到该文件目录下的文件: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看一看到前面两个网卡配置文件(ifconfig-ens33 和 ifcfglo),这里需要使用的配置文件是:ifconfig-ens33,每个人的可能不一样,但是通常不是 ifcfglo。然后我们需要通过 vim 进到里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内容,使用的命令是: vi ifcfg -ens33 注意vi之后还有一个空格,如果我们之前还没有进入到该文件的目录,那么就是下面的指令:

VM下centos7配置静态IP地址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1-26 05:55:41
在我们centos7最小安装下设置静态IP步骤有以下几个,下面图文的形式对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1.启动vm选择编辑下的虚拟机网络编辑 2.设置子网ip,这里需要注意不要和宿主机的ip段相同,即主机为192.168.0.103 子网ip就不可设置为192.168.0开头。 3.点击nat设置,设置网关ip。 4.使用root用户登录centos7 5.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使用vi命令打开ifcfg-eno167777736 6.编辑文件至如下所示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PEERND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ND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582cc193-0d5c-45bf-80d3-ecd2a8574b3c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IPADDR=192.168.11.105 GATEWAY=192.168.11.2 NETMASK=255.255

【Linux】CentOS7设置静态ip地址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1-26 05:55:26
前言 一个linux系统,如果是用作服务器的话,它的ip应该是静态的,下面就来修改一个纯净的系统,默认是DHCP自动获取ip。 设置静态ip 1、打开虚拟机,修改linux网卡配置文件 ( 如果该虚拟机是复制而来,还需要修改MAC<HWADDR=?> 获取真正的MAC地址:centos7以下>ifconfig;centos7>ip addr ) 执行: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修改前 修改后 2、刷新网卡配置文件 执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3、修改虚拟机配置 虚拟机VMware工具栏: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 4、关闭主机和虚拟机的防火墙 5、互ping,如能通则说明修改成功,虚拟机在主机联网的情况下ping www.baidu.com,如能通,则说明网络通畅。 总结 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一种成长。 来源: CSDN 作者: 遥寄三山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ds15732622190/article/details/7902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