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广播域与冲突域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06 01:06:36
冲突域: 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在OSI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也就是说,用Hub(集线器)或者 Repeater (中继器)连接的所有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冲突域内,它不会划分冲突域。而第二层设备(网桥,交换机)第三层设备(路由器)都可以划分冲突域的,当然也可以连接不同的冲突域。简单的说,可以将Repeater等看成是一根电缆,而将网桥等看成是一束电缆。 冲突域就是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所有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广播域::

生成树协议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6 01:02:57
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任意一交换机中如果到达根网桥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链路.生成树协议都根据算法把其中一条切断,仅保留一条.从而保证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单一的活动链路. 因为这种生成的这种拓扑结构.很像是以根交换机为树干的树形结构.故为生成树协议。 工作流程 STP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进行根网桥的选举,其依据是网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和MAC地址组合生成的桥ID,桥ID最小的网桥将成为网络中的根桥(bridge root)。 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节点到根桥的距离,并由这些路径得到各冗余链路的代价,选择最小的成为通信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forwarding),其它的就成为备份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blocking)。 STP生成过程中的通信任务由BPDU完成,这种数据包又分为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其大小不超过35B)和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通知BPDU(其长度不超过4B)。 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生成树协议提供一种控制环路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连接发生问题的时候,你控制的以太网能够绕过出现故障的连接。 生成树中的根桥是一个逻辑的中心,并且监视整个网络的通信

配置交换机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06 01:02:52
vlan 10 \\创建vlan,只能同时划分一个vlan vlan batch 20 30 \\可以同时划分多个vlan interface Ethernet 0/0/0 \\进入Ethernet接口 port link-type access \\将接口设置为access模式,access只能有一个vlan port default vlan 10 \\将接口加入vla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port link-type trunk \\将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trunk能有多个vlan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将接口加入vlan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one-ocean/p/11954962.html

交换网络综合配置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6 01:00:41
某企业交换网络综合配置 项目背景 某企业在不断发展 ,业务量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前公司正面临转型,急需成立IT部门.你作为几年前入职的网络工程师被任命为IT部门的技术经理,并担任本次网络规划的项目经理.你需要根据企业网络需要优化现有网络资源。 假设某企业 有员工 1000人,有销售部(300人),技术部(100人),财务部(50人),综合部(50人),研发部(500人);各部门相互隔离,完成所有网络的互联互通。 项目需求 公司项目经理已经按照上述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了相应的地址规划 .要求先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使之可以实现互连互通,具体要求如下: l 按照拓扑图完成 IP地址规划表的规划; l 配置网络设备的接口 IP地址; l 给交换机接口配置正确的接口模式(如 access、trunk等) l 配置链路聚合; l 配置生成树协议; l 配置 Vlan间路由; 项目拓扑 项目网络地址规划 1)接入用户规划 序号 部门 IP 地址 掩码 网关 备注 1 销售部 10. 100 .1 0 .1 - 10. 100 .1 0 .254 255.255.254.0 10. 100 .1 0 .254 Vlan 10 2 技术部 10. 100 . 20 .1-10. 100 . 20 .254 255.255.255.0 10.

计算机网络常见硬件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6 00:57:31
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使计算连网的网络设备。 二、中继器(RP Repeater) 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OSI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 即使数据在链路层出现错误,中继器依然转发数据。 不改变传输速度。 不能在传输速度不一致的媒介之间转发。 有些中继器提供多个端口服务,这种中继器被称为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 三、网桥(Bridge) 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 根据数据帧内容转发数据给其他相邻的网络。 基本只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网络,有时候也连接传输速率不一致的网络。 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 具备“自学习”机制,网桥对站点所处网段的了解是靠“自学习”实现的,有透明网桥、转换网桥、封装网桥、源路由选择网桥。 以太网中常用的交换集线器也是网桥的一种。 四、路由器(Router) 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连接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可以将分组报文发送到另一个目标路由器地址。 基本上可以连接任意两个数据链路。 具有分担网络负荷、网络安全功能。 五、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可以说同时是集线器和网桥的升级换代产品,因为交换机具有集线器一样的集中连接功能

2019 SDN阅读作业(2)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06 00:56:13
1.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主动网络(Active networking,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 引入了网络可编程功能,以实现更大的创新。 * 主动网络是第一批干净的网络架构方法。 * 提供了平台的可移植性和一些代码安全。 * 网络虚拟化,基于包头的网络数据化及其解复用能力。 *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2)将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Separating Control and Data Planes,2001年-2007年左右): * 催生了两项创新:控制和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以及在逻辑上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 * 将控制功能转移到了单独的服务器上,这样逻辑上集中的路由控制器降低了标准的实施障碍,服务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单一的商品服务器可以存储的所有的路由状态,并为一个大型网络计算所有的路由决策。 * 提出了两个概念:分别为使用数据面的开放接口进行集中逻辑控制和分布式状态管理。 (3)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OpenFlow and Network OSes,2007年-2010年左右): * 为学生和科研人员实现新协议和新算法提供一个很好的试验平台 * 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

vlan间路由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2-06 00:49:21
华为设备提示信息关闭命令: 在用户视图()下输入:undo terminalmonitor 华为交换机恢复出厂命令: 进入交换机后 resetsaved-configuration 恢复出厂值 显示Theconfiguration will be erased toreconfigure.Continue?[Y/N];输入Y reboot 提示是否保存配置的,选择N不要保存配置 System willreboot! Continue?[Y/N]:Y 重启后,交换机就恢复为出厂设置了。 划分VLAN [Quidway] vlan batch10 20 华为交换机配置多个接口划分到同一个VLAN: <Quidway> system-view [Quidway]port-group yewu [Quidway]group-member Ethernet 0/0/1 to Ethernet0/0/20 [Quidway]port link-type access [Quidway]port default vlan 10 [Quidway]quit 三层vlan间路由 interfaceVlanif1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nterfaceVlanif20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SDN课程阅读作业(2)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6 00:39:14
阅读文章《The Road to SDN: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rogrammable Networks》,并根据所阅读的文章,书写一篇博客,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文章《The Road to SDN: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rogrammable Networks》中文版 1.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文章原文: In this section, we review early work on programmable networks. We divide the history into three stages, as shown in Figure 1. Each stage has its own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active networks (from the mid-1990s to the early 2000s), which introduced programmable functions in the network to enable greater to innovation; control and data plane separation (from around 2001 to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