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生成树协议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2-06 02:55:03
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任意一交换机中如果到达根网桥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链路.生成树协议都根据算法把其中一条切断,仅保留一条.从而保证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单一的活动链路. 因为这种生成的这种拓扑结构.很像是以根交换机为树干的树形结构.故为生成树协议。 工作流程 STP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进行根网桥的选举,其依据是网桥优先级(bridge priority)和MAC地址组合生成的桥ID,桥ID最小的网桥将成为网络中的根桥(bridge root)。 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节点到根桥的距离,并由这些路径得到各冗余链路的代价,选择最小的成为通信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forwarding),其它的就成为备份路径(相应的端口状态变为blocking)。 STP生成过程中的通信任务由BPDU完成,这种数据包又分为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其大小不超过35B)和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通知BPDU(其长度不超过4B)。 生成树协议的功能 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 (1)生成树协议提供一种控制环路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连接发生问题的时候,你控制的以太网能够绕过出现故障的连接。 (2)生成树中的根桥是一个逻辑的中心

2019 SDN上机第5次作业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2-06 02:52:03
1.浏览RYU官网学习RYU控制器的安装和RYU开发入门教程,提交你对于教程代码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 描述官方教程实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交换机功能? 该应用程序使用OFPP_FLOOD标志来指示应在所有端口上发送数据包。 控制器设定交换机支持什么版本的OpenFlow? OFP_VERSIONS = [ofproto_v1_0.OFP_VERSION] OpenFlow v1.0 控制器设定了交换机如何处理数据包? @set_ev_cls(ofp_event.EventOFPPacketIn, MAIN_DISPATCHER)#修饰器,告诉Ryu什么时候调用修饰的函数,用“ MAIN_DISPATCHER”作为第二个参数表示仅在协商完成后才调用此函数。 #当Ryu收到OpenFlow packet_in消息时,将调用此方法 def packet_in_handler(self, ev): msg = ev.msg#packet_in数据结构的对象 dp = msg.datapath#数据路径的对象 ofp = dp.ofproto ofp_parser = dp.ofproto_parser #dp.ofproto和dp.ofproto_parser是代表Ryu和交换机协商的OpenFlow协议的对象。 actions = [ofp_parser.OFPActionOutput

SDN课程阅读作业(2)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06 02:50:57
阅读文章《The Road to SDN: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rogrammable Networks》,并根据所阅读的文章,书写一篇博客,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发展阶段: 主动网络阶段(Active networking,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功能,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障碍 提出网络虚拟化,以及基于包头对软件程序进行复用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控制和数据平面分离阶段(Separating Control and Data Planes,从2001年到2007年左右) 使用数据平面的开放接口进行逻辑集中控制 在逻辑上对网络进行集中控制 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2007年至2010年) OpenFlow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转发规则 OpenFlow的工作衍生出了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 分布式状态管理技术 网络虚拟化与SDN的关系? 网络虚拟化表示从底层物理设备分离的网络的抽象,网络虚拟化允许多个虚拟网络在共享基础设施上运行,并且每个虚拟网络可以具有比底层物理网络更简单(更抽象)的拓扑。例如,虚拟局域网(VLAN)提供了一个跨越多个物理子网的单一LAN的假象,多个VLAN可以在相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集合上运行。网络虚拟化

SpringBoot学习(六)—— springboot快速整合RabbitMQ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6 02:46:05
目录 Rabbit MQ消息队列 简介 Rabbit MQ工作模式 交换机模式 引入RabbitMQ队列 代码实战 Rabbit MQ消息队列 @ 简介 优点 erlang开发,并发能力强。 社区活跃,使用的人多,稳定性较强。 延时低 缺点 erlang语言开发的,国内精通的不多,日后定制开发困难。 Rabbit MQ工作模式 1,"Hello World!"模式 简单模式是Rabbit MQ最简单入门的案例,其中一个生产者,一个消费者。无需声明交换机(其实是有个默认的交换机),声明完一个队列以后,生产者往这里发送,消费者则监听该队列,对消息做出响应。 应用场景:如两个用户之间的聊天。 2,Work queues 模式 工作队列模式在工人之间分配任务(竞争的消费者模式),就是有多个消费者的简单模式,多个消费者一起监听该队列,Rabbit MQ 会确保队列中的某一条消息只会被某一个消费者消费。 应用场景:如多个用户抢某个订单(高并发下争抢同一个资源的记得考虑加锁) 3,Publish/Subscribe 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一次向许多消费者发送消息,还是一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但是该模式需要显示声明交换机了,将创建的多个队列与该交换机进行绑定,生产者将消息发给交换机,由交换机发给已经绑定好的队列,对应的某队列的消费者消费该队列中的信息。 应用场景:群发某个邮件,推送某条广告 4

交换机中ip.的作用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2-06 02:34:01
问题主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远程访问(SSH/telnet)一台二层交换机,如果交换机没有IP地址,如何访问? 你可以远程登陆到访问服务器(Access Server),通过console 线反向telnet访问交换机的console 口,可以登陆交换机,实现管理配置。 但如果有一个IP,不是直接就可以访问了吗? 再比如,交换机遇到一些网络问题需要发SNMP Trap 消息给网管中心,没有IP地址如何发送? 所以有一个管理IP是有必要的! 管理IP配置在哪里呢? 交换机除了外在的物理端口(二层),还有内在的软件端口(也是二层,编号如1001,1002,…),物理端口与软件端口位于同一个VLAN,换句话说,同一个广播域,一个主机发ARP广播大家都可以听的到。 然后需要绑定(banding)一个三层软件接口 + 二层软件端口,这个三层软件接口SVI ( Software Virtual Interface )绑定一个管理IP。 例子: Interface vlan 1 IP address x.x.x.x network mask 拥有管理IP的二层交换机,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台电脑,有自己的网卡(软件端口),有TCP/IP协议栈(配置了管理IP),有Linux操纵系统。 此外这台电脑还提供了很多物理端口把别的电脑连接起来,或在同一个VLAN(缺省),或在多个VLAN(需要配置)。 三层交换机

某企业交换网络综合配置

可紊 提交于 2019-12-06 02:24:27
1. 项目背景 某企业在不断发展,业务量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目前公司正面临转型,急需成立IT部门.你作为几年前入职的网络工程师被任命为IT部门的技术经理,并担任本次网络规划的项目经理.你需要根据企业网络需要优化现有网络资源。 假设某企业有员工1000人,有销售部(300人),技术部(100人),财务部(50人),综合部(50人),研发部(500人);各部门相互隔离,完成所有网络的互联互通。 2. 项目需求 公司项目经理已经按照上述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了相应的地址规划.要求先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使之可以实现互连互通,具体要求如下: 按照拓扑图完成IP地址规划表的规划; 配置网络设备的接口IP地址; 给交换机接口配置正确的接口模式(如access、trunk等) 配置链路聚合; 配置生成树协议; 配置Vlan间路由; 3.项目网络地址规划 4.项目网络地址规划 设备名称 接口 IP 地址 子网掩码 描述 LSW9 Vlanif11 10.30.11.254 /23 Vlan11的网关 Vlanif20 10.30.20.254 /24 Vlan20的网关 Vlanif31 10.30.31.254 /23 Vlan31的网关 Vlanif1 172.16.30.1 /24 交换机ip地址 LSW10 Vlanif40 10.30

ip路由概述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6 02:17:07
IP交换的工作过程 [6] 可分为四个阶段。 (1)对默认信道上传来的数据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IP数据分组被封装在信元中,通过默认通道传送到IP交换机。当封装了IP分组数据的信元到达IP交换控制器后,被重新组合成IP数据分组,在第三层按照传统的IP选路方式,进行存储转发,然后再被拆成信元在默认通道上进行传送。 (2)向上游节点发送改向消息 在对从默认信道传来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时,IP交换控制器中的流判识软件要对数据流进行判别,以确定是否建立ATM直通连接。对于连续的、业务量大的数据流采用ATM交换式传输,对于持续时间短的、业务量小的数据流采用传统IP存储转发方式。当需要建立ATM直通连接时,则从该数据流输入的端口上分配一个空闲的VCI,并向上游节点发送IFMP的改向消息,通知上游节点将属于该流的IP数据分组在指定端口的VC上传送到IP交换机。上游IP交换机收到IFMP的改向消息后,开始把指定流的信元在相应VC上进行传送。 (3)收到下游节点的改向消息 在同一个IP交换网内,各个交换节点对流的判识方法是一致的,因此IP交换机也会收到下游节点要求建立ATM直通连接的IFMP改向消息,改向消息含有数据流标识和下游节点分配的VCI。随后,IP交换机将属于该数据流的信元在此VC上传送到下游节点。 (4)在ATM直通连接上传送分组

IP交换的工作原理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6 02:13:07
IP交换的工作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 (1)对默认信道上传来的数据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IP数据分组被封装在信元中,通过默认通道传送到IP交换机。当封装了IP分组数据的信元到达IP交换控制器后,被重新组合成IP数据分组,在第三层按照传统的IP选路方式,进行存储转发,然后再被拆成信元在默认通道上进行传送。 (2)向上游节点发送改向消息 在对从默认信道传来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时,IP交换控制器中的流判识软件要对数据流进行判别,以确定是否建立ATM直通连接。对于连续的、业务量大的数据流采用ATM交换式传输,对于持续时间短的、业务量小的数据流采用传统IP存储转发方式。当需要建立ATM直通连接时,则从该数据流输入的端口上分配一个空闲的VCI,并向上游节点发送IFMP的改向消息,通知上游节点将属于该流的IP数据分组在指定端口的VC上传送到IP交换机。上游IP交换机收到IFMP的改向消息后,开始把指定流的信元在相应VC上进行传送。 (3)收到下游节点的改向消息 在同一个IP交换网内,各个交换节点对流的判识方法是一致的,因此IP交换机也会收到下游节点要求建立ATM直通连接的IFMP改向消息,改向消息含有数据流标识和下游节点分配的VCI。随后,IP交换机将属于该数据流的信元在此VC上传送到下游节点。 (4)在ATM直通连接上传送分组 IP交换机检测到流在输入端口指定的VCI上传送过来

SDN课程阅读作业(2)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19-12-06 01:47:45
1.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分为的阶段 在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动网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它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功能,以实现更大的创新;第二个阶段是控制和数据平面分离(从2001年到2007年左右),开发了控制和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以及第三个阶段的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2007年至2010年左右),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并开发了使控制数据平面分离可扩展且实用的方法。 主要贡献 - 主动网络阶段 对主动网络的研究开创了可编程网络的概念,降低l了网络创新的障碍 SDN的最初动机通常引用了生产网络难以创新和提高可编程性的观点,其早期愿景大多集中在控制平面可编程性上,而主动网络则更多地集中在数据平面可编程性上。 网络可虚拟化,以及基于数据包头对软件程序进行多路分解的能力 主动网络产生了一个架构框架,描述了这样一个平台的组件。这个平台的关键组件是一个管理共享资源的共享节点操作系统(NodeOS)和一组执行环境(EEs),每个环境定义一个用于数据包操作的虚拟机,以及一组在给定EE内工作以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活动应用程序(AAs)。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尽管这一设想可能没有直接影响到最近关于NFV的工作

链路聚合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06 01:08:53
链路聚合是在两个设备间使用多个物理链路创建一个逻辑链路的功能。这种方式允许物理链路间共享负载。交换机网络中使用的一种链路聚合的方法是EtherChannel。EtherChannel可以通过思科的端口聚合协议(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 PAgP)或链路聚合协议(Link Aggregation Protocol, LACP)来配置或协商。 EtherChannel本来是由思科开发,将若干Fast Ethernet或Gigabit Ethernet捆绑成一个逻辑通道的交换机到交换机的LAN连接技术。配置了EtherChannel之后的虚拟接口称为一个port channel。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port channel interface。思科最早称之为EtherChannel Fast EtherChannel(FEC),也称为Gigabit EtherChannel(GEC),非思科公司常将链路聚合简写为LAG。 通过EtherChannel,一个逻辑链路的速度等于所有物理链路的总和。例如,如果你用4个100 Mbps的以太网链路创建1个EtherChannel,则EtherChannel的速度是400 Mbps。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增加的容量都确实等于物理链路的速度之和。例如,四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