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

jQuery.getJSON(url, [data], [callback])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07 15:32:34
jQuery.getJSON(url, [data] , [callback] ) 概述 通过 HTTP GET 请求载入 JSON 数据。 在 jQuery 1.2 中,您可以通过使用JSONP形式的回调函数来加载其他网域的JSON数据,如 "myurl?callback=?"。jQuery 将自动替换 ? 为正确的函数名,以执行回调函数。 注意:此行以后的代码将在这个回调函数执行前执行。 直线电机生产厂家 参数 url,[data],[callback] String,Map,Function V1.0 url :发送请求地址。 data :待发送 Key/value 参数。 callback :载入成功时回调函数。 示例 描述: 从 Flickr JSONP API 载入 4 张最新的关于猫的图片。 HTML 代码: <div id="images"></div> jQuery 代码: $.getJSON("http://api.flickr.com/services/feeds/photos_public.gne?tags=cat&tagmode=any&format =json&jsoncallback=?", function(data){ $.each(data.items, function(i,item){ $("<img/>").attr("src", item

node.js 数据库操作工具类封装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7 06:27:50
背景 node.js 操作数据库的用法,目前只了解 mysql 和 oracledb 两个模块,它们的用法稍有不同。相比 oracledb,node.js 的 mysql 模块相对容易些,本文将整理 node.js 操作这两种数据库的通用方法,完成简单 SQL 语句的执行。 此外,node.js 操作数据库的过程跟 Java 的 JDBC 也有很大差异:ode.js 的数据库模块通过回调函数来处理数据库,可以在回调函数处理 results 之前关闭 connection 。而 Java 的 JDBC 操作数据库则需逐步从 Connection 到 ResultSet 顺次执行,如果未处理 ResultSet 就关闭 Connection 就会报异常。 基本用法 简略分析了下源码,发现 oracledb 和 mysql 的连接池对象提供的 getConnection 实现方式有所差异。 mysql 连接池的 getConnection 只能通过回掉函数完成对连接对象的处理,而且没有返回值,其源码为: oracledb 连接池的 getConnection 可以返回一个包裹了 connection 的 Promise 对象,所以它支持 await 操作;同时它也支持与 mysql 一样的回调函数的处理方式。 其大致流程为: (1)oracledb 的 getConnection

Cocos2dx 3.x std::bind CC_CALLBACK_* 回调函数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7 01:11:34
boy = Sprite::create("boy.png")//创建boy boy->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2, visibleSize.height/2)); this->addChild(boy,1); girl_1 = Sprite::create("girl1.png");//创建girl_1 girl_1->setPosition(Point(visibleSize.width/3,visibleSize.height/2)); girl_1->setTag(10); this->addChild(girl_1,1); gitl_2 = Sprite::create("girl2.png")//创建girl_2 gitl_2->setPosition(Point(2*visibleSize.width/3,visibleSize.height/2)); girl_2->setTag(20); this->addChild(girl_2,1); //让boy运动,通过Callfunc回调到callback1 boy->runAction(CCSequence::create(MoveBy::create(1.0f,Poin(0,100)), CallFunc::create(CC_CALLBACK_0(HelloWorld

web端定位:获取当前地理位置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06 20:57:05
方法一:html5原生提供的定位: 讲解:在支持HTML5的浏览器下,navigator对象下有一个属性----geolocation,而geolocation属性又有个方法getCurrentPosition(回调函数1,回调函数2)可以通过浏览器向设备发起定位请求,浏览器就会让设备发送相关指令到附近上网设备,上网设备返回定位信息给用户设备,浏览器就获得了用户位置。 当浏览器获得定位信息成功,则navigator.geolocation.getCurrentPosition(回调函数1,回调函数2); 中的回调函数1执行,如果定位失败,则回调函数2执行。 若定位成功,则自动把定位结果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回调函数1,。 若定位失败,则自动把错误对象传递给回调函数2. 所以在回调函数2中可通过error.code 获取到错误码。(假设形参名为error)。 如下代码就是用HTML5获取定位信息,并把成功定位交给showPosition处理,把错误定位交给showError处理。 eg: if(navigator.geolocation){ navigator.geolocation.getCurrentPosition(showPosition,showError); }else{ alert(Geolocation is not supported by this browser);

UVM世界观十二:消息管理(下)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2-06 19:22:02
本文转自: http://www.eetop.cn/blog/html/28/1561828-2331508.html 消息机制 消息的处理是由uvm_report_handler类来完成的,而每一个uvm_report_object类中都有一个uvm_report_handler实例。而上面的uvm_report_object消息处理方或者uvm_component处理方法,都是针对于这些uvm_report_handler做出的配置。除了上面的常见使用方法,用户还可以做出更高级的消息控制流程。 仿真停止控制 上面的例码中,UVM_ERROR信息之所以不会导致仿真停止,是因为max_quit_count的默认值为0。如果用户做出设定,那么就可以完成关于仿真停止的控制。例如在build_phase函数中调用set_max_quit_count(10)来指定max_quit_count。而做出的这一操作,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层次,都是对uvm_pkg中的共享变量uvm_report_server做出的操作。所以,考虑到build phase中层次从上到下的构建顺序,建议用于只在test层中调用函数set_max_quit_count,防止底层调用函数时的配置覆盖。 消息回调函数 有时候在处理信息时,用户还希望做出额外的处理,这时候回调函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uvm_report

js的reduce方法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06 16:23:49
reduce()方法接受一个函数进行累加计算(reduce()对于空数组是不会执行回调函数的) 使用语法: array.reduce(function(total, currentValue, currentIndex, arr), initialValue) total:初始值,或者计算结束后返回的返回值(必需) currentValue:当前元素(必需) currentIndex:当前元素的索引 arr:当前元素所属的数组对象 假如在reduce的回调函数里面没有返回值时 var arr = [5,6,7,8,9] arr.reduce(function(total, currentValue, currentIndex, arr){ console.log('reduce:', total, currentValue, currentIndex, arr) }) 打印出来的结果如下 reduce: 5 6 1 [ 5, 6, 7, 8, 9 ] reduce: undefined 7 2 [ 5, 6, 7, 8, 9 ] reduce: undefined 8 3 [ 5, 6, 7, 8, 9 ] reduce: undefined 9 4 [ 5, 6, 7, 8, 9 ] 由此分析: 当reduce循环时,total的初始值是数组第一位的值,由于没有return的值

JS面试题重点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06 13:49:21
面试题更新中~ 1.几种基本数据类型?复杂数据类型?值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堆栈数据结构? 基本数据类型: Undefined、Null、Boolean、Number、String 值类型:数值、布尔值、 null、undefined。 引用类型:对象、数组、函数。 堆栈数据结构:是一种支持后进先出 (LIFO)的集合,即后被插入的数据,先被取出! js数组中提供了以下几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实现堆栈: shift:从数组中把第一个元素删除,并返回这个元素的值。 unshift: 在数组的开头添加一个或更多元素,并返回新的长度 push:在数组的中末尾添加元素,并返回新的长度 pop:从数组中把最后一个元素删除,并返回这个元素的值。 2.判断数据类型? typeof返回的类型都是字符串形式,可以判断function的类型;在判断除Object类型的对象时比较方便。 判断已知对象类型的方法: instanceof,后面一定要是对象类型,并且大小写不能错,该方法适合一些条件选择或分支。 3.异步编程? 方法 1:回调函数,优点是简单、容易理解和部署,缺点是不利于代码的阅读和维护,各个部分之间高度耦合(Coupling),流程会很混乱,而且每个任务只能指定一个回调函数。 方法 2:时间监听,可以绑定多个事件,每个事件可以指定多个回调函数,而且可以“去耦合”(Decoupling)

ESP8266——GPIO和外部中断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6 13:49:01
1.GPIO    将电路板连接到外部世界并控制其他组件的方法是通过 GPIO 引脚。并非所有引脚都可以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用引脚 0、2、4、5、12、13、14、15 和 16。分别对应的是开发板上引脚的GPIO0、GPIO2、...GPIO15和GPIO16。 图1-1 NodeMCU开发板引脚示意图 针脚在机器模块中可用,因此请确保首先导入该引脚。然后,您可以使用: >>> pin = machine.Pin(0) 此处,"0"是您要访问的引脚。通常,您希望将引脚配置为输入或输出,并在构造引脚时执行此操作。要使用输入引脚: >>> pin = machine.Pin(0, machine.Pin.IN, machine.Pin.PULL_UP) 对于输入拉取模式,可以使用PULL_UP或无。如果未指定,则默认为"无",即无拉电阻。 GPIO16 没有上拉模式。 您可以使用以下功能读取引脚上的值: >>> pin.value() 0 板上的引脚可能会在此处返回 0 或 1,具体取决于其连接的内容。要使用输出引脚: >>> pin = machine.Pin(0, machine.Pin.OUT) 然后使用: >>> pin.value(0) >>> pin.value(1) 或: >>> pin.off() >>> pin.on() 2.外部中断 除数字 16 外

带有额外状态的回调函数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6 13:09:53
编码中常碰到的一个情形是需要编写回调函数,如事件处理函数等。一般的回调函数如常规函数,传递参数,返回计算的值。 def apply_async(func, args, *, callback): # Compute the result result = func(*args) # Invoke the callback with the result callback(result) def print_result(result): print('Got:', result) def add(x, y): return x + y >>> apply_async(add, (2, 3), callback=print_result) Got: 5 >>> apply_async(add, ('hello', 'world'), callback=print_result) Got: helloworld >>> 注意到,print_result()函数仅接受一个参数,即result。 没有其他信息传递。当希望回调函数与环境的其他变量或部分交互时,信息的缺乏有时会带来问题。 在回调中携带额外状态或信息的一种方式是使用绑定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函数。比如说使用类定义。如下所示: class ResultHandler: def __init__(self): self

IIFE,回调函数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06 12:21:51
回调函数:   当函数A作为一个参数在函数B中被调用时,就称A为B的回调函数 IIFE:匿名函数自调用   (function(){})()   作用:防止污染全局命名空间     隐藏实现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hite55k/p/1198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