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表面一切照旧,暗里风起云涌!
3 月,跳不动了?>>> 大部分中国人,在这一个月里,几乎过着同样的日子。 每天默数着感染人数,和仅有的几个口罩,期待生活赶快恢复正常。 但灾难的发生,让世界的一部分落幕,同时又揭起另一个舞台的帷布。 表面风平浪静,有心的人早已暗自准备。 因为变化,从来都是不露声色。 1.落地的智慧VS传统的智慧 武汉的智慧城市做了多年,并且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但在这次疫情中,智慧城市的作用发挥在哪儿呢? 在疫情初期,从武汉传来消息是医院人满为患,交通停运,人们不得不步行前往医院、社区人工排查感染家庭、交警人工排查车辆… 其他城市部门间信息不通,一股脑的发表格到街道办,同样的表格街道的人填了一份又一份,疫情防控的一天,变成填表格的一天天。 小区封闭,社区一声令下,所有人为了一张“出门证”,聚集在各个部门,盖好几个章才能通行。 智慧城市怎么不“智慧”了? 什么是智慧城市?是当真正的紧急情况来了,“智慧城市”能帮我们迅速反应,而不是不堪一击,还需要靠人工顶上。 接下来智慧城市必然要进行改进。 不同部门之间如何信息共享?如何提高人工智能的融合?如何记录居民数据同时做到安全隐私保护,这都是对互联网公司、政府、社会的一个大挑战。 有心的人,早已记下危机中的用户需求,等待时机,准备出手。 2.开发面向政府VS技术面向社会 疫情严重时,几乎都是一家人聚集性感染。对传染病的无知,导致一人感染,连带全家。 更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