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地址

IPv4的编址方法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05 11:16:17
1、IP地址有3位标识符,由ICANN进行分配。 2、两级的IP地址分为 ::={<网络号>,<主机号>}。 3、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 4、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一个不同网络号的IP地。端与端之间是通过唯一的IP地址通信。 5、直接广播地址:ABC类IP地址中的主机号全为1,只能作为分组的目的地址。受限广播地址:网络号和主机号都为1。 6、网络地址是主机号0,网络号为1,在进行与运算;主机地址是主机号1,网络号为0,在进行与运算;广播地址是主机号全为1。 7、网络掩码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是用来标识网络位的数,凡是网络位都标识为1。 8、三级的IP地址分为::={<网路号>,<子网号>,<主机号>} 目的:扩展网络,减少竞争,减少CPU使用负荷,隔离网络问题,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9、从一个IP数据报是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的划分,必须加上子网掩码。 10、网络地址是二进制的IP地址与掩码按位进行与运算。 11、创建子网的规则:先决定需要的子网数,再决定子网掩码和子网地址。有效子网数和主机数要减二(不要全0和1)。 12、可以看网络号和子网地址是否相同判断主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 1、IP地址有3位标识符,由ICANN进行分配。 2

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4 12:01:41
IP地址 IP地址时IP协议提供的一种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网络设备分配一个用来通信的逻辑地址,目前分为IP v4和IP v6两种,v4的意思是version4,v6是同样的意思。 IP v4 IP v4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不便于记忆,为了使用方便,使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将这个二进制数每8位断开一次,每8位是一个字节,一个字节表示的十进制整数范围是0~255. IP地址分类 公有地址:需要向因特网信息中心申请,在互联网上可以直接使用的IP地址。 私有地址:不需要注册,可以在组织内部网络随便使用。 IP地址格式 IP地址这个32位2进制数被分为两个部分,网络位 + 主机位,网络位表示设备同属于一个网络,主机位表示网络中不同的设备的唯一ID。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功能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ID和主机ID,IP地址 按位与 子网掩码就是网络ID。 IP v4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下面列出来A、B、C三类。 类别 最大网络数 IP地址范围 单个网段最大主机数 私有地址IP地址范围 A类 126(2^7-1-1) 1.0.0.0 - 127.255.255.255 16777214 10.0.0.0 - 10.255.255.255 B类 16384(2^14) 128.0.0.0 - 191.255.255.255 65534 172.16.0.0 - 172.31

OSI——网络层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3 23:47:32
一、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网络层上层为传输层,下层为数据链路层,它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IP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选择一条合适的传输路径,为传输层端—端数据传输提供服务。 二、网络层IP协议的基本内容 网络层中的网络协议是IP,IP协议的分类有IPv4和IPv6 IP协议的特点 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分组传送服务协议,因此它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 无连接:IP协议不维护IP分组发送后的任何状态信息 不可靠:IP协议不能保证每个IP分组都能正确地,不丢失和顺序地到达目的主机 IP协议是点-点的网络层通信协议 IP协议是针对源主机—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目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点—点的网络层通信协议,它为两台通信主机寻找一条路径,通常由多个路由器,点点线路组成 IP协议屏蔽了互联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协议与实现技术上的差异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mac地址:物理地址 ip地址:网络中的地址 在网络中我们通过主机的ip地址,先找到他的网络地址,到达了网络地址后,然后通过该网络中的老大(路由器)来分析一下这个ip地址是你网路中的哪个主机,这时,老大(路由器)就通过该目标ip地址改到对应主机的mac地址,既然知道了mac地址,就能找到该计算机了。就好比什么呢。路由器是每次分配给你的ip地址不一样,但是你的mac地址肯定不会变,所以就根据ip地址找到你的mac地址

图解TCP/IP:IP地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8:02
IP地址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就像是TCP/IP通信的一块基石。 IP地址的定义 IP地址 (IPv4地址)由32位正整数来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方式被处理。采用一种特殊的标记方式,将32位的IP地址以每8位为一组,分成4组,每组以“.”隔开,再将每组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通常一块网卡只设置了一个IP地址,其实一块网卡也可以配置多个IP地址。此外,一台路由器通常都会配置两个以上的网卡,因此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和主机两部分标识组成 IP地址由“网络标识(网络地址)”和“主机标识(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在数据链路的每个段配置不同的值,网络标识必须保证互相连接的每个段的地址不相重复,而相同段内相连的主机必须由相同的网络地址。IP地址的“主机标识”则不允许在同一个网段内重现出现。 IP地址具有唯一性。 究竟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网络标识,又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主机标识呢?有约定俗成的两种类型:以分类进行区别、以子网掩码区分。 # 网络标识同一网段内值相同,主机标识同一网段内值不能相同。 "192.168.128.10/24" 中的 "/24" 表示从第 1 位开始到多少位属于网络标识。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它根据IP地址中从第1位到第4位的比特列对其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进行区分。 A类地址 A类IP地址

IP地址规划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5:01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缩写为IP A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统一编址的地址格式,也称为网络协议(IP协议)地址。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当前广泛应用的是IPv4。 一、IP地址分类 1、A类地址 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最高位固定是0),另外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255.255.255,其中0和127作为特殊地址。 A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也可写作/8。 A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是256×256×256-2=166777214(减去1个主机位为0的网络地址和1个广播地址)。 2、B类地址 B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0)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另外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255.255。 B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也可写作/16。 B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256×256-2=6554。 3、C类地址 C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10)、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另外1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255。 C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数通学习】【三层交换】子网划分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为何会有子网? 假设有一个IP数据包准备从A发送到B。那么A把数据包投递给路由器之后,路由器怎么投递这个数据包呢?如果要路由器在他的路由表中直接匹配完整的IP地址,那就需要在路由器中存储B的IP地址,如果设备少还好说,如果设备成千上万,甚至上亿,那路由器就要在路由表中存储所有的网络节点的IP地址,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么怎么办呢?其实就和把地球划分为一个个国家和地区,把一个国家划分为一个个省,省下面划分为市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有一个包裹要邮寄给你,快递员首先是看包裹的发送地址中的省是哪个,如果是湖北省,快递员就把包裹分拣之后发给湖北省的分拣中心,湖北省分拣中心的快递员继续看地址中是哪个市......这样逐级分发,处于传输核心处的快递员并不需要知道所有信息,大大减轻了分拣路由的压力。 如下图: 所以IP地址中,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称为网络部分,或者叫网络号,一部分被称为主机部分。 网络部分用来标识网络设备所处的网络区域,这样路由器进行数据包路由的时候,就可以可以根据网络部分来确认网络设备所处的大概位置,然后把这个数据包交给这个网络区域的路由器负责继续路由,而这个区域的路由器就可以根据主机部分直接找到对应的网络设备。 即可以这么理解: 网络部分标识设备所处的网络位置。 主机部分标识设备在网络中具体的编号。 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A类地址的网络号为前面八位。

趣谈网络协议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01 12:49:25
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网络协议 协议三要素 语法,就是这一段内容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和格式。例如,括号要成对,结束要使用分号等。 语义,就是这一段内容要代表某种意义。例如数字减去数字是有意义的,数字减去文本一般来说就没有意义。 顺序,就是先干啥,后干啥。 常用的协议 应用层(数据封装格式) DHCP HTTP HTTPS RTMP P2P DNS GTP RPC 传输层 (会话连接机制、端口号) UDP TCP 网络层 ICMP IP OSPF BGP IPSec GRE 链路层 ARP VLAN STP 物理层 网络跳线 浏览器输入网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查找目标IPd地址 一般通过DNS协议查找,或者HTTPDNS查 结果得到目标ip地址:106.114.138.24 打包请求 此处用了https协议, 无论使用什么协议都会有正文部分 应用层:在http头:请求方式,url地址,协议版本号,正文格式,正文长度 传输层:tcp头:浏览器端口号,电商服务器端口号 网络层:ip头:客户端IP,电商服务器ip 链路层:MAC头:客户端的mac地址,电商服务器的mac 第二讲 网络分层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问题:二层设备、三层设备、四层LB、七层LB是什么? 二层设备的处理是mac层的东西,就是只把MAC头摘下来,看看到底是丢弃、转发、还是自己留着 三层设备就是把MAC头摘下来之后,再把IP头摘下来

合法的mac地址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1-30 12:52:26
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由ieee统一分配给网卡制造商,每个网卡的地址都必须是全球唯一的。共6个字节的长度 字节 5 4 3 2 1 0 位 47。。40 39。。32 31。。24 23。。16 15。。8 7。。0 例子 08 00 09 A0 4A B1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太网地址的第32位是组播地址的标志位: 位 47。。33 32 31。。24 23。。0 制造厂商标识 组播标志位 制造厂商标识 系列号 共6个字节,其中前面3个字节(除了第32位),组成制造厂商的标识,每个制造厂商的前3个字节是不同的,如果两个网卡的前面3个字节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卡是同一个公司制造的。同时通过该3个字节就可以反过来知道这个卡是哪个厂制造的。后面3个字节为系列号,由制造厂商给自己生产的网卡分配一个号码,不同网卡的号码必须不同, 网卡地址的制造厂商的3个字节的标识中,例如上面的08:00:09 ,080009 是惠普公司的标识,表示这个卡是惠普公司制造的。3个字节的第一个字节,必须为偶数,上面的08是一个偶数,是因为第32位,就是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是组播标识,必须为0。 以下 X0:XX:XX:XX:XX:XX X2:XX:XX:XX:XX:XX X4:XX:XX:XX:XX:XX X6:XX:XX:XX:XX:XX X8:XX:XX:XX:XX:XX XA:XX:XX:XX:XX:XX XC

IP地址规划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1-29 16:50:22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缩写为IP A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统一编址的地址格式,也称为网络协议(IP协议)地址。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当前广泛应用的是IPv4。 一、IP地址分类 1、A类地址 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最高位固定是0),另外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255.255.255,其中0和127作为特殊地址。 A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也可写作/8。 A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是256×256×256-2=166777214(减去1个主机位为0的网络地址和1个广播地址)。 2、B类地址 B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0)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另外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255.255。 B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也可写作/16。 B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256×256-2=6554。 3、C类地址 C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10)、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另外1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255。 C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4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28 10:28:51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回到顶部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