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析

CC2530 light_switch分析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1-30 19:16:11
一些关键字: CCM - Counter with CBC-MAC (mode ofoperation) HAL - HardwareAbstraction Layer ( 硬件抽象层 ) PAN - PersonalArea Network (个人局域网) RF - RadioFrequency (射频) RSSI - 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 (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 本实现讲解的主要内容有分三部分: 1、工程文件介绍 2、Basic RF layer 介绍及其工作过程 3、light_switch.c 代码详解 一、工程文件介绍   文件夹结构大至如下,仅列出 CC2530 BasicRF 目录一些相关的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面放着什么东西,如果缺少其中某些,我们的灯还是否可以点亮呢?我们来一一探讨: 图1. 文件夹结构图 Ø docs 文件夹:   打开文件夹里面仅有一个名为 CC2530_Software_Examples 的 PDF 文档,文档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BasicRF 的特点、结构及使用,如果读者有 TI 的开发板的话阅读这个文档就可以做 Basic RF 里面的实验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里面 Basic RF 包含三个实验例程:无线点灯、传输质量检测、谱分析应用。下面讲解的内容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从这个文档中翻译所得

ArcGIS Server(详细介绍)转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1-28 06:16:31
ArcGIS Server(详细介绍)转 ArcGIS Server 是功能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 GIS 产品,用于构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具备高级GIS功能的企业级GIS应用与服务,如:空间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即拿即用的应用和类型丰富的服务。ArcGIS Server 是用户创建工作组、部门和企业级 GIS 应用的平台,通过 ArcGIS Server创建集中管理的、支持多用户的、提供丰富的GIS功能、并且满足工业标准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 提供广泛的基于 Web 的 GIS 服务,以支持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地理数据管理、制图、地理处理、空间分析、编辑和其它的GIS功能。 1. ArcGIS Server 的主要功能 ArcGIS Server 主要功能包括: 提供通用的框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分发GIS应用; 提供操作简单、易于配置的Web应用; 提供广泛的基于Web的空间数据获取功能; 提供通用的GIS数据管理框架; 支持在线的空间数据编辑和专业分析; 支持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 除标准浏览器外,还支持ArcGISDesktop和ArcGISExplorer等桌面客户端; 可以集成多种GIS服务; 支持标准的WMS、WFS; 提供配置、发布和优化GIS服务器的管理工具; 提供.NET和Java软件开发工具包;

个人作业-Week2:案例分析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28 00:20:53
截止时间:2016年9月25日24:00。 很多同学有误解,软件工程课是否就是理论课?或者是几个牛人拼命写代码,其他人打酱油的课?要不然就是学习一个程序语言,搞一个职业培训的课? 都不对, 软件工程有理论,有实践,更重要的是分析,思辨,总结。在课程中,自己组织团队写一个软件,然后分析,的确是学习软件工程的一个好方法;但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成功/失败中学到很多。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要和软件打交道,大家上课开小差时候玩的手机游戏,买火车票的网站,互相联系用的微信微博,等等都是软件,都很值得分析。 你为何成为它们的用户?它们的团队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如果你来做,会做得更好么? 通过各种案例分析,评测,辩论,总结,我们就能看到软件工程的原则在实践中的种种体现。 产品:必应词典客户端有Windows 10,Windows Phone,iPhone,Android,iPad 客户端! 关于 微软必应词典客户端 的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调研, 评测 ( 软件的bug ,功能评测,黑箱测试,第8 章 用户调研,12 章 软件的用户体验) 下载并使用,按照描述的bug定义,找出几个功能性的比较严重的bug。至少两个。用专业的语言描述(每个bug 不少于 40字),如有必要,可以配图。 相信每个同学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这样的软件,记载你对这位用户的采访。 提示:采访提要 1)

APP移动测试用例总结

可紊 提交于 2020-01-27 02:17:33
在我们的测试工作中,对于某个APP的测试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可以抽象出来的,所以针对APP的测试过程和重点关注内容,做以下梳理和总结。    一、首先是测试资源确认及准备    1.1   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接口说明文档以及设计说明文档等应齐全;    1.2    测试设备及工具的准备:IOS和andriod不同版本的真机,以及相关测试工具的准备。    二、 测试用例 的设计与评审   (1)根据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等文档,设计客户端的一般功能测试用例;   (2)测试用例评审、修改与完善,评审通过后着手进入正式测试阶段。    三、UI测试   (1)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符合产品经理及用户要求;   (2)测试过程中一切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可以先以邮件的形式与产品经理确认,确认通过后,可以正式向开发提出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   (3)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四、功能测试   (1)功能测试时主要依据编写的功能测试用例进行软件功能的遍历;   (2)涉及的测试主要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安装、卸载、运行测试,异常处理(包括网络突然断开或者网速过慢、机器内存不足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测试。    五、中断测试   (1)软件运行过程中接电话、收短信、锁屏、闹铃、充电

Python模块知多少?这里有五百不知够不够你用?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20-01-26 19:01:21
常用模块 Chardet -- -- -- -- -- -- - 字符编码探测器,可以自动检测文本、网页、xml的编码。 colorama -- -- -- -- -- -- 主要用来给文本添加各种颜色,并且非常简单易用。 Prettytable -- -- -- -- - 主要用于在终端或浏览器端构建格式化的输出。 difflib -- -- -- -- -- -- - [ Python ] 标准库,计算文本差异 Levenshtein -- -- -- -- - 快速计算字符串相似度。 fuzzywuzzy -- -- -- -- -- 字符串模糊匹配。 esmre -- -- -- -- -- -- -- - 正则表达式的加速器。 shortuuid -- -- -- -- -- - 一组简洁 URL / UUID 函数库。 ftfy -- -- -- -- -- -- -- -- Unicode文本工具 7 unidecode -- -- -- -- -- - ascii和Unicode文本转换函数。 xpinyin -- -- -- -- -- -- - 将汉字转换为拼音的函数库 pangu . py -- -- -- -- -- -- 调整对中日韩文字当中的字母、数字间距。 pyfiglet -- -- -- -- -- -- Python写的figlet程序

产品分析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1-26 14:57:45
评测: 下载并使用,描述最简单直观的个人第一次上手体验。 最先接触的是web端,其中在注册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注册成功进入后,界面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背景颜色很舒服。但单从用户角度考虑来说,由于刚接触这款产品,在没有刻意去找使用说明的情况下,所有的功能和按钮全靠自己摸索,不知道是因为网络还是其他原因,在逐个试用各功能的过程中,侧边导航栏频繁卡顿。此外个人觉得可以给新用户一个基础功能介绍。还有就是页面按钮很多,有点拥挤。 按照描述的bug定义,找出几个功能性的比较严重的bug。至少两个。 1)注册界面 注册提示考虑不完善,没有给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用户提示,这方面主要是指错误提示。在我进行注册时,各项信息填完后却无法注册,之后尝试了2、3分钟,多次验证码验证到系统提示在验证2次就锁定该功能,后期甚至尝试上网搜索“华为云该如何注册”,最后在他人提醒下才意识到是帐户名出错。而出错提醒仅仅是“输入框从蓝色变成了红色”,而不是如大部分注册页面般提示“账户已存在或错误”之类的。而我的舍友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说是不是可以推断这种事并不是个例? 2)测试管理界面的用例导出 测试管理界面的用例创建中,测试步骤可以选择插入图片。而在插入图片创建完用例导出Excel表格后,测试步骤及结果两栏中却没有刚刚插入的图片 3)另外还有一个小bug就是新建用例界面的用例等级按钮交互敏感度很弱,其中L1

从SQL Server 2000/2005到SQL Server 2008的升级测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1-26 14:52:44
本文部分内容摘 自《SQL Server 2008管理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深入MSSQL 2008升级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IT专家网;《SQL Server 2008联机丛书》 ,主要整理了如何把SQL Server 2000/2005升级到2008。 如果系统不大,数据库设计简单,只有单纯的数据表,其他数据库对象不多,且应用系统设计不复杂,你也许可以直接将数据库复制或备份,再到SQL Server 2008执行附加或还原数据库,然后更新索引统计,设置数据库兼容性。或是通过安装程序,就地将SQL Server2000/2005直接升级到SQL Server 2008即可。但如果数据库庞大,系统复杂,则最好先完成升级测试后,再按照系统需求,拟定升级计划,照计划一步步实施。 一般情况下,SQL Server 2005与SQL Server 2008的版本兼容性相当高,2005升级到2008一般没什么问题。但2000升级到2008版本,可能需要先行测试,这两者差异比较大,包括:服务器 内置的系统对象、T-SQL语法定义、新增的关键词、禁用的功能等,相距两版后较会有兼容性的问题。 在升级测试之前应先评估需求,列出有用到哪些功能,如数据库引擎、Analysis Services、Reporting Services、SSIS/DTS、丛集等大项,以及Replication、Log

事后诸葛亮分析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1-24 20:45:01
1.总结 a. 项目管理之事后诸葛亮会 ·设想和目标 (1)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博客查重系统,旨在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写有的博客和其他同学的博客进行比较,获得重复率,囊自己老师对学生博客是否抄袭进行判断。方便同学对自己的博客与他们博客的重复进行比较,造福广大学子。 (2)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原来我们计划实现1对1,一对多,多对多的博客查重功能,目前完成了一对多和多对多这两项功能,虽然还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已经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博客查重功能旨在帮助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但同学好像并不依赖博客查重的功能,可能是我们对于博客查重的实现还存在问题。 (3)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不太一致,由于我们提供的功能不够全面,加之查重功能的实现存在一定的瑕疵,比如:查重过程比较慢,博客抓取下来的数据在后台需要手动清理,如果未能及时清理,会对查重效率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有什么经验教训)由于我们自身编程水平有限,一些预想的功能的实现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未来得及实现。(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有什么改进?)主要是希望能让用户用起来更加的简单快速和方便吧。我们虽然对博客查重的功能有实现

架构设计(6)-架构需求分析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1-24 16:00:29
架构设计需求分析: 主要目的是明确架构要解决当前什么问题, 先调研需求方的诉求。 如果公司的架构部自high,做一些根本没有人使用的框架,组件,系统: 以“晋升”为目的的架构设计都应该拉出去祭天。 脱离业务的架构设计都是耍流氓。 一、架构设计的需求分析从哪来 需求分析的前期工作是愿景描述及愿景分析, 即愿景分析就是需求的前期调研. 从软件过程来看,需求分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上承”愿景,“下接”设计。需求分析的工作内容包含如下三方面: 需求捕获: 理解沟通 需求分析:做什么,有哪些问题 系统分析:原因是什么, 怎么做 三者不是独立无关的阶段,而是相互伴随、交叉进行的。 需求捕获: 从各个方面收集需求, 并理解需求.典型的需求捕获是使用“需求采集卡”:需求描述、需求提出者、需求记录者、需求类型等。 需求分析: 需求捕获得到的是“原始需求”,而需求分析则对各方面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归纳、论证形成明确的需求。比如, 产品经理说,现在系统不稳定, 需要重构架构保证系统稳定. 这只是一个愿景, 我们需要把这个需求形成一个明确的需求: 可行性99.99%, 要完成这个指标,需要做哪些工作. 二、需求分类:需求结构化 收集需求是多而杂, 我们需要理解并整理, 通过二维需求观,将“需求=列表”的传统观念,一下子拓宽了维度。有了视野和思维上的提升。 二维需求观: 首先,需求是分层次的:

六大功能诠释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1-24 07:59:01
在过去的几年中,物联网(IoT)发展迅速,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无人不知。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有数百亿个潜在事物连接在一起,市场规模预测每年将达到数万亿美元。尽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市场热度持续走高,人们已经对铺天盖地的物联网概念习以为常。 但是,在应用于消费者领域的物联网(IoT)(自动补充食品冰箱、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智能手机控制恒温器),与工业互联网(IIoT)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第四个字母“I”的增加使得物联网(IoT)具有了工业的专有属性,使其更适用于工厂或生产设施在创建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智能互联运营”等概念。 本研究报告的焦点将专注在详细阐述物联网(IoT)和工业互联网(IIoT)的区别,首先阐述什么是工业互联网(IIoT)平台,并就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使用工业互联网(IIoT)来获得增长,给工业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定义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IoT)是指包括使用标准Internet协议(IP)技术等在内来连接人员、流程和事物,以打造新型的网络物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工业物联网(IIoT)应被理解为更广泛的物联网(IoT)的一个子集,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为市场需求生产实物商品以及维护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提供服务。 以前,互联网通常被理解为主要由计算机构成的网络,而智能手机、嵌入式传感器和其他技术的采用正在将这一定义扩展到包括配备或嵌入有智能传感器的人和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