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ran

人工智能这么火,你知道是谁创立的吗?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10-10 01:57:24
作者 | 年素清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是公认的“人工智能之父”,他在攻读博士期间首次尝试在机器上模拟人工智能,并于1956年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后来为了发展人工智能,他创立了Lisp,因此也被誉为“Lisp语言之父”。 约翰·麦卡锡,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平淡无奇”的童年 麦卡锡于1927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父母都是共产党积极分子,因此他们全家一直在四处搬迁。家庭的政治信仰也影响了麦卡锡早年对科学的兴趣,他后来回忆说:“我们确信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有利。我记得小时候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这是30年代苏联作家伊林(M.Ilin)撰写的通俗科技读物。在美国好像没有这样的书。10至15年前我很高兴得知中国有许多非常早熟的儿童,他们都读过《十万个为什么》。” 麦卡锡说他的早年经历平淡无奇,但实际上这是他自我谦虚的说法。麦卡锡在读中学时,得到了一份加州理工学院的课程目录,上面列出了该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微积分课本。他买了这些书,并完成了所有的练习题目,这使得他最终在1944年进入加州理工后得以免修大一、大二的数学课程。 194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数学学士学位后,麦卡锡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并于1951年取得博士学位。 首次在机器上模拟人工智能 1948年9月,正攻读研究生课程的麦卡锡出席了学校举办的

科学家的挑战:十年前写的代码现在还能否运行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10-02 03:34:20
2019 年,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的 Nicolas Rougier 和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 Konrad Hinsen 发起了一个项目:Ten Years Reproducibility Challenge,邀请科学家重新运行十年前或更早时间写的代码。有 35 名科学家参与了挑战,结果陆续发表在《ReScience C》期刊上。 科学家使用的语言从 C 和 R 到 Mathematica 和 Pascal,还有人重复的不是代码而是分子模型,编码在 Systems Biology Markup Language (SBML)中。参与者意识到,曾经他们以为能牢牢记住的东西其实一个月内就会开始遗忘,要让代码能重复运行他们需要记录相关的信息,比如使用的参数值。Rougier 本人再现的代码需要软盘和 Apple II 电脑,电脑不是问题,他的办公室里就有一台。意大利科学家 Sabino Maggi 在 1995 年使用 Fortran 语言建模了超导装置约瑟夫逊结,用微软的 VB 处理结果。Fortran 语言几十年来基本没变,编译代码没有遇到问题。问题是 VB。VB 早就死亡了,它就被 Visual Basic.NET 取代了,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的名字。为了运行代码,他在 Mac 上创建了虚拟环境,加载了 Microsoft DOS 6.22 和

再现神人!仅仅只花4天半就解开了史上最难密码,这下整个圈子都炸开了.........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20-09-28 18:11:14
全世界只有 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鲁迅先生曾说, 记录这东西,就是用来打破的。 前阵子程序员圈子一定热呼的不可开交,咋回事?还不是因为有个程序员妹子 捅出了一个大篓子 。 事情是这样的,在德国慕尼黑有一个名叫 Leah Neukirchen 的程序员妹子,她厌倦了日复一复的解决小儿科程序代码。 直到 2015 年的一天,闲来无事的 Leah 在 BSD3 源码树的文件转储中发现了一个 /etc/passwd 文件,其中包含了计算机领域中一些传奇工程师的旧密码,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密码竟然已经存放了39年之久。 Leah找到的部分旧密码名单 Leah 对他们使用的密码非常感兴趣,加上此刻鲁迅先生的名言在她耳边萦绕不散。她相信,再古老的密码都会有被破译的一天。 因此,Leah 展开了一段 暴力 破解密码之旅 。 计算机大师用的都是些小儿科密码? 她这一破就是破了5年,您别说,大部分密码还真就都被她破解了。 但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 leah的成功是因为用户的密码比较容易猜到 。 毕竟大部分计算机大师以前使用的密码保护程序是 Unix 早期的版本——BSD,这是一个古老的操作系统,因此从今天的密码保护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安全保障措施确实不敢恭维。 首先, 保护密码的哈希函数虽然在40年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现在要破解它并不难 。更奇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