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阅读目录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2-05 08:46:20
打算在博客园开始更新我看论文的笔记,最近太忙了,已经很久没看论文了,这样下去要完蛋。从下周开始每天至少写一篇论文笔记。 这里就作为阅读论文的总目录吧,加油!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ongy1030/p/11917016.html

可视化交互阅读JS源代码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5 03:18:47
2. 现在,你可以用这个姿势阅读 3. 怎么做呢? 3.1. step1: 1 npm install -g lambda-view 3.2. step2: 1234567891011 lv targer.js// 阅读远程代码lv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1.1.js// 阅读多个代码lv file1.js file2.js file3.js// 阅读所有lv *.js 4.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Jianru-Lin/lambda-view 5. 欢迎试玩!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zhongrong/p/11902228.html

《沉默的大多数》阅读笔记优秀范文2200字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05 00:52:57
《沉默的大多数》阅读笔记优秀范文22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是王小波写的,最早是在初中的时候听到了他的书。那时候网络上找书看,很多人都推荐王小波的书。 这次准备看王小波的书,只是买了很久一直没有机会打开。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杂文集,主要是讲述王小波的文化思想。书中有很多金句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初读这本书感觉作者的思想是一个独立、正常的思想。 而我们的思想呢?都是被加工过的,加工的时候我们自己是没有察觉的。比如说大家都在宣杨的主流就是对的吗?会不会是一阵风?算了,作者说这些话可以,我说这些话就变成了狐假虎威了。重点是,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觉悟。 这本书会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历史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认为的好好学习是对的。要是作者的话,就会问好好学习是为了干什么?要是我能赚好多钱,不好好学习可以不可以? 阅读这本书,会让你觉得世间还有如此有趣的人。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第一视角来读,有作者对当下新闻、事情的看法。也有对自己思想的善意“包装”。作者是一个比较爱沉默的人,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就妙语连珠。 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这个原理很简单吧?但,我们就没总结过背后的原理。再延伸一下,假如身边的朋友很沉默,说明我们还没走进对方的心里。 也可以理解为对方没把我们当成信得过的人,这些原因是之前没想过的。这些都是怎么得来的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优秀范文2200字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05 00:52:15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优秀范文2200字: 作者:吴淑英;《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经典书籍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育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朴实中显功夫,他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干巴巴的说教,但道理却深入人心。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师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室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让课堂确确实实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场,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做我们的观众;我们要把回答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欢迎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而不是自顾自讲自己的课;我们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回答学员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举手的少数学生。 二、设定高的学习期望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愿作答的学生,“我不知道

只鳞片爪聊红楼——《红楼梦》读后感笔记3200字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5 00:51:25
只鳞片爪聊红楼——《红楼梦》读后感笔记3200字: 上个月不是很忙,于是抽空重新读了一遍红楼梦,一共108回,80多万字,用了大半个月时间,仔仔细细的又重读了一遍。自然是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前几年读的感觉又不一样了,简单来说一下读后感。 首先说,红楼梦有几个曾用名,《风月宝鉴》,《情僧录》,《石头记》,《红楼梦》(朱楼梦),这些名字联在一起,风月——情——朱家王朝,基本上就是红楼梦的写作主旨。我个人给此书的定义是:2分写风月,3分写情,5分写政治映射。 就是说《红楼梦》里描写了2分的风月,2分的色,早期吴梅村写的时候可能风月更多,后来曹雪芹可能将其删了不少。3分的情,是说里面很细腻的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感情,里面刻画了各式各样的女性人物形象,把男女之情简直写绝了,把人世间的女性也写全了。 这也正好和作者吴梅村等人,在生活中是风流才子一名,相吻合。他生前接触过大量的美貌风流女子,比如秦淮八艳之一——名妓卞玉京,有过很多的个中体会。所以必不是落魄的曹雪芹一人对着老妇可凭空构思出来的。其作者必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才子,类似唐伯虎这种的,所以吴梅村啊、冒辟疆啊,都有可能是参与创作者之一。 闭眼一想,人世间的女性形象不外乎红楼梦里面描写的这些个种类,再没有更多的了;男女间的感情,不外乎红楼梦里面描写的这些个种类,也再没有多的了。看完红楼梦,估计再也不愿读感情类文学作品了。 最后是5分的政治

《大漠烟尘》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文章3700字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5 00:51:16
《大漠烟尘》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文章3700字: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我们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当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时,很少有“反求诸己”,反思自己。自认为自己是喜欢阅读的,当有人说中国人普遍阅读率较低的时候,说现在社会很少会有人能静下以来读一本书的时候,“自觉”地以为自己不是那样的人。可事实上,自己就是! 最近花了1元钱开了个掌上书店,当不断有人提出,要我帮忙推荐书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那点阅读量太单薄,能推荐的又说不出原由,真是自惭形秽,读的书屈指可数却又敝帚自珍。每次逛书店或图书馆,都是这翻翻,那看看,很少有坚持把一本书好好读完,很多书只是打个照面而已。 学生时代,不动笔来不读书,常常在书上做很多笔记,读到兴处,还会成段摘抄下来。事后,还可能会写一些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很多至今还印象深刻。现在的很多知识与认知,还都得益于那个时候的储备。 工作之后,读书少了许多,更别说做读书笔记了。想想,最近一次系统做读书笔记,竟要追溯到3年前读的《明朝那些事》。中间这几年陆陆续续读的一些书,竟然印象无几,甚至还有一本关于一位二战名将的传记,已想不起了主人公的名字了,直到前两天想到这个将军有“沙漠之狐”的称呼时,才百度出了他的名字,更别说他的生平事迹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当初的阅读目的。我要重拾以前的这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做读书笔记。说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