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系列《Java编程思想 前6章》
第1章 对象导论 计算机是头脑延伸的工具。 所有编程语言都提供抽象机制。 每个对象看起来都有点像一台微型计算机。 每个对象在内存中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接口。 向对象发送消息。 每个对象都提供服务。 每个对象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一项任务,但是它并不试图做更多的事。 public 任何人都是可用的。 private 除类型创建者和类型的内部方法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访问。 protected 与private作用相当,差别仅在于继承的类可以访问protected成员。 Java的默认访问权限:包访问权限,类可以访问在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的成员。 代码复用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所提供的最了不起的优点之一,复用某个类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直接使用该类的一个对象。 在建立新类时,应该首先考虑组合(将一个类的对象置于新类中),而不是盲目的继承。 类与基类具有相同的类型。 通过继承而产生的类型等价性是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内涵的重要门槛。 Java以extends关键字表示继承。 把一个对象不当做它所属的特定类型来看待,而是将其当做其基类的对象来对待。这样的代码不会受添加新类型的影响的。 通过导出新的子类型而轻松扩展设计的能力是对改进进行封装的基本方式之一。 编译器不可能产生传统意义上的函数调用。 在OOP中,程序直到运行时才能够确定代码的地址,这叫做后期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