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设计 建模就是将物理设计中线的长、宽、厚和材料特性转化为R,L和C的电气描述形式。 第五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电容器实际上是由两个导体构成的,任何两个导体之间都有一定量的电容。 (该电容量本质上是对两个导体在一定电压下存储电荷能力的度量) 5.1 电容器中的电流流动 如前所述,只有当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变化时,才会有电流流经电容器。 流经电容器的电流可表示为: 当 dV/dt 保持不变时,电容量越大,流过电容的电流就越大。在时域中,电容量越大,电容器的阻抗就越小。 电容器的一个重要的几何结构特征 :导体间距越大,电容量就越小;导体重叠面积越大,电容就越大。 经验法则: FR4板上50Ω传输线的单位长度电容约为3.5 pF/in。 第六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2 电感法则一: 电流周围会形成闭合磁力线圈(遵循右手法则) 磁力线圈总是完整的环形,而且总是包围着某一电流。电流周围一定存在磁力线圈。 一般以韦伯(Weber)为单位来计算电流周围的磁力线匝数,而磁力线匝数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 导线中的电流越大,电流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数也越大; 2. 导线越长,磁力线匝数就越多; 3. 导线的横截面(影响程度比较复杂); 4. 附近其他电流的存在也会对第一个电流周围的磁力线匝数产生影响 6.3 电感法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