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指针操作---------赋值,解引用,取值,指针与整数相加,递增指针,指针减去一整数,递减指针,指针求差,比较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8:01
指针操作---------赋值,解引用,取值,指针与整数相加,递增指针,指针减去一整数,递减指针,指针求差,比较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int urn[ 5 ] =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int *ptr1,*ptr2,*ptr3; // 把一个地址赋给指针 2 ]; printf ( "pointer value,dereferenced pointer ,pointer address:\n" ); printf ( "ptr1 = %p,*ptr1 = %d,&ptr1 = %p\n" ,ptr1,*ptr1,&ptr1); 4 ; printf ( ); printf ( "ptr1 + 4 = %p, *(ptr1 +4 ) = %d\n" ,ptr1+ 4 ,*(ptr1 + 4 )); printf ( "ptr1 + 2 = %p, *(ptr1 +2 ) = %d\n" ,ptr1+ 2 ,*(ptr1 + 2 )); //递增指针 printf ( "\nvalues after ptr1++ :\n" ); printf ( "ptr1 = %p,*ptr1 = %d,&ptr1 = %p\n" ,ptr1,

前端随心记---------vuejs流行的UI框架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一:Element   文档地址: http://element-ui.cn 二:iview   官网地址: https://www.iviewui.com/ 三:vuetify   官网地址: https://vuetifyjs.com/zh-Hans/ 四:vue-strap   官网地址: http://yuche.github.io/vue-strap/ 五:cube-ui   cube-ui 是滴滴团队开发的基于 Vue.js 实现的精致移动端组件库。支持按需引入和后编译,轻量灵活;扩展性强,可以方便地基于现有组件实现二次开发。   官网地址: https://didi.github.io/cube-ui/#/zh-CN/example 六:buefy   官网地址: https://buefy.org/#/ 七:vue-beauty   基于 ant design 的漂亮的 vue 组件库;vue-beauty 是一套基于 vue.js 和 ant-design样式 的PC端 UI 组件库,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产品体验和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https://fe-driver.github.io/vue-beauty/#/components/button 八:at-ui   官网地址: https://at-ui.github.io/at-ui/#/zh 九:Vue

Modbus常用功能码协议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Modbus常用功能码协议详解 1)描述:读从机线圈寄存器,位操作,可读单个或者多个; 2)发送指令: 假设从机地址位0x01,寄存器开始地址0x0023,寄存器结束抵制0x0038,总共读取21个线圈。协议图如下: 3)响应: 返回数据的每一位对应线圈状态,1-ON,0-OFF,如下图; 上表中data1表示0x0023-0x002a的线圈状态,data1的最低位代表最低地址的线圈状态,可以理解为小端模式; data2表示地址0x002b-0x0033的线圈状态,如下表: data3表示地址0x0034-0x0038的线圈状态,不够8位,字节高位填充为0,如下表: 1):读离散输入寄存器,位操作,可读单个或多个,协议类似功能码0X01协议,此处省; 1)描述:读保持寄存器,字节指令操作,可读单个或者多个; 2)发送指令: 从机地址0x01,保持寄存器起始地址0x0032,读2个保持寄存器 3)响应: 数据存储顺序 1)描述:读输入寄存器,字节指令操作,可读单个或者多个; 2)发送指令:同03H; 3)响应:同03H; 1)描述:写单个线圈,位操作,只能写一个,写0xff00表示设置线圈状态为ON,写0x0000表示设置线圈状态为OFF 2)发送指令: 设置0x0032线圈为ON; 3)响应: 同发送指令; 1)描述:写单个保持寄存器,字节指令操作,只能写一个; 2)发送指令:

Centos7-bond模式介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3:02
bond模式: Mode=0(balance-rr)表示负载分担round-robin Mode=1(active-backup)表示主备模式,只有一块网卡是active,另外一块是备的standby Mode=2(balance-xor)表示XOR Hash负载分担 Mode=3(broadcast)表示所有包从所有接口发出,这个不均衡 Mode=4(802.3ad)表示支持802.3ad协议,和交换机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 Mode=5(balance-tlb)是根据每个slave的负载情况选择slave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当前轮到的slave Mode=6(balance-alb)在5的tlb基础上增加了rlb。 0、2、3理论上需要静态聚合方式;5和6不需要交换机端的设置,网卡能自动聚合;4需要支持802.3ad; 但实测中0可以通过mac地址欺骗的方式在交换机不设置的情况下不太均衡地进行接收。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交换机配合 mode=1: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需要交换机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做成mode 0的负载均衡,仅仅设置这里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是不够的, 与网卡相连的交换机必须做特殊配置

数字身份-ERC1484、ERC725 、ERC1056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ERC1484 作为一种身份聚合协议,ERC-1484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身份管理思路。 该协议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身份管理和聚合框架,允许实体通过单一的身份注册中心智能合约声明身份,以多种方式将其与以太坊地址相关联,并使它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 值得关注的是,ERC-1484不仅可以创建具有自主权的身份,还可以原生支持ERC-725和ERC-1056身份。 ERC 725 谈到ERC-1484就不得不提到ERC-725和ERC-1056,既然有了这两个身份协议为何还要开发ERC-1484这样一个全新的身份协议呢?ERC-725身份标准填补了以太坊身份认证环节的缺失, ERC-725本质上是一个智能合约,它构成管理身份和信任的基础,并保证智能合约协议的执行。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身份验证和识别机制,将为数字合约提供更有保障的身份认证,由于ERC-725只是设定了一个接口,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它们。 从整体上看,ERC-725处于十分初级的身份协议阶段,只是对区块链身份管理的方法对进行了最基本的定义,仅包含合约地址、合约接口、声明注册表等基础组件,无法应对复杂的身份管理工作,同时也缺乏与不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其适用范围十分有限。 由于身份创建的成本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而ERC-725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开发人员认为,身份创建应该是免费的,并且应该可以在离线的环境中进行

图解TCP/IP:IP地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8:02
IP地址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就像是TCP/IP通信的一块基石。 IP地址的定义 IP地址 (IPv4地址)由32位正整数来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方式被处理。采用一种特殊的标记方式,将32位的IP地址以每8位为一组,分成4组,每组以“.”隔开,再将每组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通常一块网卡只设置了一个IP地址,其实一块网卡也可以配置多个IP地址。此外,一台路由器通常都会配置两个以上的网卡,因此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和主机两部分标识组成 IP地址由“网络标识(网络地址)”和“主机标识(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在数据链路的每个段配置不同的值,网络标识必须保证互相连接的每个段的地址不相重复,而相同段内相连的主机必须由相同的网络地址。IP地址的“主机标识”则不允许在同一个网段内重现出现。 IP地址具有唯一性。 究竟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网络标识,又从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算是主机标识呢?有约定俗成的两种类型:以分类进行区别、以子网掩码区分。 # 网络标识同一网段内值相同,主机标识同一网段内值不能相同。 "192.168.128.10/24" 中的 "/24" 表示从第 1 位开始到多少位属于网络标识。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它根据IP地址中从第1位到第4位的比特列对其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进行区分。 A类地址 A类IP地址

存储器管理(分页、分段、段页)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8:02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称为“页”或“页面”。典型的页面大小为1KB。实现了离散分配。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把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分为若干个大小不同的段,每段可定义一组相对完整的信息。在存储器分配时,这些段在内存中可以不邻接,所以也实现了离散分配。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是分页和分段两种存储管理方式结合的产物。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目前使用最广泛。 分页存储管理 (1)页面和物理块 页面:分页存储管理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页,并为页加上编号,从0开始 页面大小:页面大小应该适中,且页面大小应该是2的幂,通常是1KB~8KB。 (2)地址结构 分页地址中的地址结构如下 页号 位移量 页号P 位移量W (3)页表 页面映射表,也叫页表。 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 。 (4)地址变换机构 实现页号到物理块号地址的变换。 分段存储管理 (1)分段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实现简单起见,通常可用一个段号来代替段名,每个段都是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分段地址中的地址具有如下结构: 段号 段内地址 段号P 段内地址W 允许一个作业最长有64K个段,每个段的最大长度为64KB (2)段表 类似于分页系统

IP地址规划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5:01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缩写为IP A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统一编址的地址格式,也称为网络协议(IP协议)地址。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当前广泛应用的是IPv4。 一、IP地址分类 1、A类地址 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最高位固定是0),另外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255.255.255,其中0和127作为特殊地址。 A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也可写作/8。 A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是256×256×256-2=166777214(减去1个主机位为0的网络地址和1个广播地址)。 2、B类地址 B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0)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另外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255.255。 B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也可写作/16。 B类网络最大主机数量256×256-2=6554。 3、C类地址 C类地址第1字节(最高位固定是110)、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另外1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255。 C类网络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CPU分几核几核的是什么意思?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CPU的几核分类其实是按照CPU的地址总线数量来分类的 单核心的地址总线数量是8条 双核心就是16条 三核心就是24 依次类推,核心的多少,只需要知道地址总线的多少,然后除以8就得出来了 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 (Address Bus;又称:位址总线) 属于一种电脑总线 (一部份),是由 CPU 或有 DMA 能力的单元,用来沟通这些单元想要存取(读取/写入)电脑内存元件/地方的实体位址。 地址总线AB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由于地址只能从CPU传向 外部存储器 或I/O端口,所以地址总线总是单向三态的,这与数据总线不同。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 直接寻址 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 寻址空间 为2^16=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 寻址空间 为2^20=1MB。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 寻址空间 为2^n字节。 地址总线的宽度,随可寻址的内存元件大小而变,决定有多少的内存可以被存取。 举例来说:一个 16位元 宽度的位址总线 (通常在 1970年 和 1980年早期的 8位元处理器中使用) 到达 2 的 16 次方 = 65536 = 64 KB 的内存位址,而一个 32位元 位址总线 (通常在像现今 2004年 的 PC 处理器中) 可以寻址到 4,294,967,296 = 4 GB 的位址。 在大多数的微电脑中

IIC时序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3:02
AT24C02是由ATMEL公司提供的,IIC总线串行EEPROM(electronic eraser programmer read only memory),其容量为2kbit(256B),工作电压在2.7v"5.5v之间,生产工艺是CMOS。 一般数字芯片都在左下角和右上角为GND,VCC。容量的计算方法:AT24Cxx :01"1024 容量 = xx * 1kbit。 写入过程: AT24C系列EEPROM芯片的固定部分为1010,A2,A1,A0引脚接高低电平后得到确定的3位编码,形成7位编码即为该器件的地址码。 单片机进行写操作时,首先发送该器件的7位地址码和写方向位”0”(共8位,即一个字节),发送完后释放SDA线并在SCL线上产生第9个时钟信号。被选中的存储器器件在确认是自己的地址后,在SDA线上产生一个应答信号作为响应,单片机收到应答后就可以传送数据了。传送数据时,单片机首先发送一个字节的被写入存储器的首地址,收到存储器器件的应答后,单片机就逐个发送数据字节,但每发送一个字节后都要等待应答。AT24C系列片内地址在接收到每一个数据字节地址后自动加1,在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限度内,只需输入首地址。装载字节数超过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时,数据地址将“上卷”,前面的数据将被覆盖。 字节写: 页写: 读入过程: 单片机先发送该器件的7位地址码和写方向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