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5、字典类型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4-07 11:14:52
字典类型 dict 定义方式 :通过大括号来存数据,通过key:value这种映射关系来定义键值对,每个键值对通过逗号分隔 key : 一定是不可变类型 value:可以是任意类型 三种定义方式: d1 = {"name":"shen", "age":18}# ***** d2 = dict(name = "shen", age = 18,'sex' = 'male')# ***** l1 = ['name',"age"] l2 = ['egon',18] z1 = zip(l1,l2) 常用方法: 1. 按照key:value 映射关系取值(可存可取) d1 = {'name':'shen','age':18} print(d1['age'])# 按照key查找value d1['age'] = 20# 改值 print(d1) d1['sex'] = 'male'# 增加键值对 print(d1) 2. 成员运算in ,not in (默认判断key) d1 = {'name':'shen','age':18} print("name" in d1)# >>>True print("shen" in d1)# >>>False 3. len() :获取当前字典中键值对的个数 内置方法 1、 .get() :通过key来查找value值,如果找不到,默认返回None

事件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3-27 19:05:31
3 种定义事件的方式 On 事件名称: 优点:简单方便 缺点:只能一个事件调用 1 个函数。只有冒泡 h1.onclick = function(){ h1.style.backgroundColor = "deeppink" } AddEventlistener: 优点:同一事件可以调用多个函数,这个模式下,可以设置事件是捕获还是冒泡,默认是冒泡。 h1.addEventListener(事件的名称,事件调用起的函数, true/false( 捕获 / 冒泡 ) ) 事件对象 每一个事件调用的执行函数,都会默认传入一个事件对象,这个对象会包含当次事件的相关信息。 冒泡事件 事件由最里面一层一层向上触发,直到 HTML 元素,那么这种事件模式就是冒泡事件。一般情况下就用冒泡。 捕获事件 由 HTML 开始一层一层向下出发,直到最小的子元素,那么这种事件模式就是捕获 点击事件、单击事件、双击事件 鼠标事件:鼠标移入、鼠标移出、鼠标悬浮 按键事件:按键按下、按键弹起、按键press 触屏事件 touch 移动端的事件,跟点击事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可以多点触控。 案例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d1{ width:

html5的新特性——拖放API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3-26 04:09:52
在 HTML5之前 只能使用鼠标事件模拟出 “拖放”效果;HTML5专门为拖放提供了7个事件句柄。 被 拖动的 源对象 可以 触发 的事件: (1)ondragstart:源对象开始被拖动 (2)ondrag:源对象被拖动过程中(鼠标可能在移动也可能未移动) (3)ondragend:源对象被拖动结束 拖动 源对象可以进入到上方的 目标对象 可以 触发 的事件: (1)ondragenter:目标对象被源对象拖动着进入 (2)ondragover:目标对象被源对象拖动着悬停在上方 注意:必须组织dragover事件的默认行为,才可能触发drop事件! e.preventDefault(); (3)ondragleave:源对象拖动着离开了目标对象 (4)ondrop:源对象拖动着在目标对象上方释放/松手 范例一:被拖动的对象触发的三个事件(dragstart\drag\dragend)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lang="en"> 4 <meta charset="UTF-8"> 5 <title></title> 6 </head> 7 <body> 8 <img src="img/1.jpg" id="i1"/> 9 <script> 10 var i1=document.getElementById('i1'); 11 i1

Python 字典 copy()方法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3-21 03:39:41
描述 Python 字典 copy() 方法返回一个字典的浅拷贝(父不变,子变)。 语法 copy() 方法语法: D.copy() 参数 无。 返回值 返回一个字典的浅拷贝(父不变,子变)。 实例 以下实例展示了 copy() 方法的使用方法: #!/usr/bin/python3 D1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D2 = D1.copy() print ("新复制的字典为 : ",D2)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为: 新复制的字典为 : {'Age': 7, 'Name': 'Runoob', 'Class': 'First'} 直接引用、浅拷贝、深拷贝的区别 可以通过以下实例说明: #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copy D1 = {'user': 'runoob', 'num': [1, 2, 3]} # 原始数据 D2 = D1 # 直接引用:D2和D1整体指向同一对象。 D3 = D1.copy() # 浅拷贝:D3和D1的父对象是一个独立的对象,但是他们的子对象还是指向同一对象。 D4 = copy.deepcopy(D1) # 深拷贝:D4和D1的整体是一个独立的对象。 D1['user'] = 'root' # 修改父对象D1 D1

python 23 类中的默认属性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3-10 00:16:16
# python 类中的默认属性 # /usr/sbin/py/python # -*-coding:utf8-*- import abc class Animal(metaclass=abc.ABCMeta): @abc.abstractmethod def run(self): pass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run(self): print("%s is running" % self.nam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类似于java中的重写toString方法:name:%s age:%s" % (self.name, self.ag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repr方法执行" c1 = Cat("tom", 12) print(c1) # 如何改变c1的输出方式 重写 str 和 repr方法 # print 执行的就是 对象下的str方法,如果对象中找不到str就会去找repr作为替代的返回结果 # 通过 format 定制输出 class Date: df1 = ":" df2 = "-" _format_dict = { df1: "{0.year}:

LeetCode周赛-177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2-26 14:30:06
1.日期之间隔几天 【思路】计算两个日期和1970-1-1之间相隔的天数,然后相减即可。需要注意闰年闰月的判断。 int getday(int *d1){ int month[12]={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day1=0,i; for(i=1970;i<d1[0];i++){ if(i%400==0||(i%100!=0&&i%4==0)){ day1+=366; }else{ day1+=365; } } for(i=1;i<d1[1];i++){ day1+=month[i-1]; if(i==2){ if(d1[0]%400==0||(d1[0]%4==0&&d1[0]%100!=0)){ day1++; } } } day1+=d1[2]; return day1; } int* getdate(char * date){ int i,len,top=0; int *num=(int*)malloc(sizeof(int)*3); // memset(num,0,sizeof(num)); num[0]=0;num[1]=0;num[2]=0; len=strlen(date); for(i=0;i<len;i++){ if(date[i]=='-'){ top++;continue; } num[top]

总结六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2-23 07:42:31
一.列表常用方法 l = [1,2,3,4,5,6,7,] count() res = l.count(8) print(res) clear() print(l) res = l.clear() print(l) print(res) print(id(l)) l.reverse() # 将列表反转 print(id(l)) print(l) l.sort() 排序 默认情况下是从小到大(升序) l1 = [43,1,6,7,99] l1.sort(reverse=True) # 可以通过制定参数来修改默认的排序规则(降序) print(11) """ 存多个值 有序 可变 """ 队列 先进先出 l1 = [ ] 先进 l1.append('first') l1.append('second') l1.append('third') 先出 print(l1.pop(0)) print(l1.pop(0)) print(l1.pop(0)) 堆栈 先进后出 先进 l1.append('first') l1.append('second') l1.append('third') 后出 print(l1.pop()) print(l1.pop()) print(l1.pop()) 二.元组及内置方法 作用:能够存储多个元素,元素与元素之间逗号隔开 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元组不能被修改

[AFCTF2018]花开藏宝地 CRT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02-10 16:04:03
中国剩余定理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来求解上面的“物不知数”问题,便可以理解《孙子歌诀》中的数字含义。这里的线性同余方程组是: 三个模数 m 1= 3, m 2= 5, m 3= 7 的乘积是 M= 105,对应的 M 1= 35, M 2= 21, M 3= 15. 而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数论倒数: t 1= 2, t 2= 1, t 3= 1. 所以《孙子歌诀》中的 70、21 和 15 其实是这个“物不知数”问题的基础解: 而将原方程组中的余数相应地乘到这三个基础解上,再加起来,其和就是原方程组的解: 这个和是 233,实际上原方程组的通解公式为: 《孙子算经》中实际上给出了最小正整数解,也就是 时的解: 。 此上为维基百科解释。 因与官方解不同 贴出此题官方write up a1

习题4-10 猴子吃桃问题 (15分)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1-31 03:34:59
一只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加一个。到第 N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了。问:第一天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正整数 N( 1 < N ≤ 1 0)。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第一天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输入样例: 3 输出样例: 10 一、思路分析: 采用逆向思维,从后往前推断,发现其中有相同的地方,即出现递推公式,可以采用递归方法。 令S10=1,容易看出S9=2(S10+1),简化一下 S9=2S10+2S8=2S9+2 …..Sn=2Sn+1+2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int dn=1,d1=0;//第n天为1个桃子。 scanf("%d",&n); while(n-1>0) { d1=(dn+1)*2; dn=d1; n--; } printf("%d\n",d1); return 0;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int dn=1,d1=0;//第n天为1个桃子。 scanf("%d",&n); for(int i=n-1;i>0;i--) { d1=(dn+1)*2; dn=d1; } printf("%d\n"

三目运算实操

你。 提交于 2020-01-23 05:54:39
1、H1根据B1/D1/F1选择 B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F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eviceid != D1 && deviceid != F1 : B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F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B1 . indexOf ( workshop ) >= 0 : B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F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1 . indexOf ( section ) >= 0 : B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D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F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 F1 . indexOf ( process ) >= 0 : B1 . toString ( ) . length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