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测试

软件工程小记——编码与测试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6 12:27:27
第六章 编码与测试 1.程序设计语言分为两大类: 面向机器语言: 面向机器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分为专用语言和通用语言; 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理想标准、实用标准、系统用户的要求、工程的规模、软件的运行环境、可以得到的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软件的可移植性要求。 3.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 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4.测试用例设计的核心: a.要测试的内容; b.输入信息和对应的预期结果; 5.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a.寻找软件错误,以便进行修正; b.证明软件符合要求,是可用的; c.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d.指导软件的开发过程; e.提供软件的相关特征; 6.软件测试的分类 按照是否需要查看代码分类: a.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将被测软件看出一个黑盒子,只考虑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处理过程。 黑盒测试的依据是开发各阶段的需求规格说明。 b.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将黑盒子打开,研究源代码和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 按照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分类: a.静态测试: 又称为静态分析,是不实际运行被测软件,而是直接分析软件的形式和结构,查找缺陷。 主要包括对源代码、程序界面和各类文档及中间产品所做的测试。 b.动态测试:

【软件工程】--程序编码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6 12:23:13
【前言】 软件工程的编码阶段主要是由工作在一线的软件开发人员程序员和程序经理来完成的,这个阶段的主角决定着软件的质量的好坏。下面我分为两个部分来总结一下程序编码和编码后的质量评价。 (一)程序编码 编码部分根据对软工视频的理解我分为了四个方面,编码的语言、编码的结构化设计、编码的设计风格、编码的复杂性度量。 (1)程序语言 1.语言的分类导图里面已经很清晰了,但是高级语言还包括四个类型: ①系统实现语言 ②静态高级语言 ③快结构语言 ④动态高级语言 2.语言的选择原则(效率) ①最少工作量 ②最少技巧 ③最少错误 ④最少维护 ⑤最少记忆 四个词总结: 正确、清晰、整洁、快 (2)结构化程序设计 这部分的原则和内容都很简洁明了。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 符合考虑问题的规律而且使程序模块清晰。 (3)程序设计风格 程序也是要写给别人看的,特别是测试和维护的时候是一定会检测源程序的。所以程序有一个良好的风格会方便维护和测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 (4)复杂性度量 效率是程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谁都不想用一个软件每点开一个功能都要等半天。所以我们有了程序的复杂性度量测试。但复杂性和正确性以及清晰程度是需要权衡和协调的,不能单单为了追求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 (二)程序质量评价 程序的质量评价很容易理解,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依旧是拿图说话,上图: 【总结】 程序编码阶段的学习先总结到这里

服务器性能指标:拨开服务器评测体系迷雾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6 07:35:46
用户总希望有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但实际上,服务器的系统性能很难用一两种指标来衡量。包括 TPC、SPEC、SAP SD、Linpack和HPCC在内的众多服务器评测体系,从处理器性能、服务器系统性能、商业应用性能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都给出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如此多的标准中,用户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应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呢?这里,我们选择了应用面较广泛的TPC和SPEC,作一个深入介绍。 用户总希望有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但实际上,服务器的系统性能很难用一两种指标来衡量。包括 TPC、SPEC、SAP SD、Linpack和HPCC在内的众多服务器评测体系,从处理器性能、服务器系统性能、商业应用性能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都给出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如此多的标准中,用户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应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呢?这里,我们选择了应用面较广泛的TPC和SPEC,作一个深入介绍。 ■ 走出误区 深入TPC-C指标 TPC体系是影响最大的评测基准之一,尤其近两年,国内媒体对TPC指标的报道可谓海量。但有多少用户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呢?本文以TPC-C为例,让用户深入了解这项基准测试。 tpmC值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衡量服务器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究竟什么是tpmC值呢?笔者曾向一些用户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06 07:03:02
1.软件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工程师:查找错误和缺陷,然后要求开发人员进行修改,保证软件质量。 漏洞(360安全漏洞):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破坏系统。 千年虫问题:年份存2年,超过百年会出现bug。1900→2000 开发和测试的比例:4:1→10:1 手工测试、功能自动化测试、性能自动化测试、白盒测试 1-3-5年规划:手工测试工程师,功能自动化测试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 需要的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工具 1.1 Windows操作系统及网络基础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搭建软件测试环境,熟悉网络协议。 什么是软件:软件=程序+文档 什么是软件缺陷: 软件未出现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说明书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软件出现了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软件未实现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功能 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员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  什么是软件测试:在现有软件中寻找缺陷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历史:defect(缺陷),bug(臭虫),debug(调试) 计算机层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裸机包含软件: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

测试解决方案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06 05:55:31
写一个程序读取用户两个数字,加在一起,然后输出答案。 程序应该使用两个功能:一个功能命名readnumber()应使用从用户得到一个整数,和函数名为“writeanswer”应该是用来输出答案。 你不 需要写一个 函数来进行 添加 。 2)修改你写在# 1,从用户的功能和输出答案读一个数的函数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称“IO CPP程序。”。 使用 向前声明 从你的 main() 函数 访问它们 , 这应该 生活在“ 主要 CPP 。 ” 。 3)修改你写在# 2使其使用头文件而不是向前声明的函数访问程序。 确保你的 头文件 使用 头文件保护 。 测试 解决方案 我最近下载的Visual Studio Express 2010,和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我调试程序。 程序总是编译,但命令提示符窗口打开时,一旦程序不需要任何更多的来自用户的输入,命令提示符下迅速关闭,不允许我的全过程分析。 有什么我可以 做的 , 我没有 把 系统 ( “暂停” ) 在每个程序 语句 ? 我一直在下面的教程和欣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一起。 我使用 微软 Visual C + + 2010的 表达 。 我试图解决测验1但持续接受lnk 1120错误然后我修改我的主要功能“int _tmain(int argc,_tchar *argv [ ])”,它跑得好。 唯一的原因, 我 尝试了这个 解决方案后2天的 撕裂我的头发

Testing和Instrumentation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5 20:43:00
Android 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测试工具,它针对 Android 的环境,扩展了业内标准的 JUnit 测试框架。尽管你可以使用 JUnit 测试 Android 工程,但 Android 工具允许你为应用程序的各个方面进行更为复杂的测试,包括单元层面及框架层面。 Android 测试环境的主要特征有: 可以访问 Android 系统对象。 Instrumentation 框架可以控制和测试应用程序。 Android 系统常用对象的模拟版本。 运行单个 test 或 test suite 的工具,带或不带 Instrumentation 。 支持以 Eclipse 的 ADT 插件和命令行方式管理 Test 和 Test 工程。 这篇文章是对 Android 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的简要介绍,并假设你已经拥有一定的 Android 应用程序编程及 JUnit 测试的经验。 概要 Android 测试环境的核心是一个 Instrumentation 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你的测试应用程序可以精确控制应用程序。使用 Instrumentation ,你可以在主程序启动之前,创建模拟的系统对象,如 Context ;控制应用程序的多个生命周期;发送 UI 事件给应用程序;在执行期间检查程序状态。 Instrumentation 框架 通过将主程序和测试程序运行在同一个进程来实现这些功能。

教女朋友学Python3-如何使用 Pycharm 进行调试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5 20:31:55
2018/06/27 星期三 教女朋友学Python3-如何使用 Pycharm 进行调试 程序调试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快速的找到问题所在,程序写完之后,如果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几乎是「不存在」的。 通常当我们的程序出现错误的时候,会抛出「异常」,异常就是我们解决的程序的 bug 的利器。如果再合理的配合「日志」文件,那么就可以很快的定位到出现 bug 所在的代码行。 程序运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错误,提示我们代码出现问题,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去忽视抛出来的错误信息带给我们的价值。 往往就是直接的选择忽视。 启动调试 启动调试的基础就是我们首先需要设置好「断点」,设置断点开启 「调试」模式。 设置「断点」我们就可以 右键 → debug 就可以开始进入调试模式,程序会在自动它设定的第一个断点出停止。 上面主要说明了 debug 模式下,不同面板的功能。 重点在于不同的「调试按钮」 主要调试按钮如下: 其中(上图红色框框从左到右) ↓ 标记的按钮按钮: 按行 运行,每次只会运行到下一行 ↘ 标记的按钮按钮:按行进行,如果遇见 方法 会执行到「方法」内部。 ↘ 标记的按键按钮:同上面的↘,但是会强制进入。 ↗ 标记的按键按钮:对应于↘,该按钮会直接的退出当前内部执行的「方法」,返回上一个模块 ↘I 标记的按键按钮:表示直接执行到「鼠标」指向所在的行。 调试的过程是不允许回退的,如果发现出现问题

测试覆盖率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5 20:07:10
什么是测试覆盖率 首先,该如何评审自己写的测试用例是否满足测试要求?是否存在漏洞与缺陷? 这就要引入一个测试覆盖率的概念了。 测试覆盖率 覆盖率是用来度量测试完整性的手段,是测试效果衡量的标准,是测试技术有效性的度量: 覆盖率 = (至少被执行一次的项目(item)数) / (项目的总数) 项目是指:语句、判定、分支、函数等等。 覆盖率按照测试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白盒覆盖率:语句、判定、条件、路径等等; 灰盒覆盖率:接口相关; 黑盒覆盖率:功能、性能测试; 另外还包括面向对象覆盖率等。 注意,测试用例设计不能一味的追求覆盖率,因为测试成本随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要在覆盖率和成本之间有所取舍。 白盒覆盖率 白盒覆盖率中使用的最常见的就是逻辑覆盖率(Logical Coverage),也称为代码覆盖率(Code Coverage)、或者称为结构化覆盖率(Structural Coverage)。 逻辑覆盖率包括: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 路径覆盖; 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的含义是,在测试时运行被测程序后,程序中被执行到的可执行语句的比率: 语句覆盖率 = (至少被执行一次的语句数量) / (可执行的语句总数) 现在我们祭出在测试覆盖率篇中都会使用的一张图。 这个一个函数的流程图,需要传入三个参数

测试过程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5 20:02:04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要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这就要从软件的生命周期开始说起了。 软件生命周期又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 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问题定义与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程、软件测试、软件运维等阶段。 在周期内,无论是开发还是测试都依赖于某个模型进行作为依据,有效地提高开发、测试效率。 软件开发模型 在软件开发的实践中,总结了很多软件的开发模型来描述和表示一个复杂的开发过程,如果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作为一名测试人员,应该充分理解软件的开发模式,尽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尽快的发挥自己的价值。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线性模型的一种,在所有的模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模型的一个基础。 瀑布模型如同工地里的建造盖房流程,使用里程碑的方式,严格定义了各开发阶段的输入和输出。如果达不到要求的输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就不展开。 测试的切入点,开发完成后,必须留给测试足够的时间给测试人员,否则可能会导致测试不充分,导致很多问题到项目的后期才体现出来。 优点 明确划分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强调早期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比较重要。 清晰的工作流程,便于分工协作。 适合需求稳定的产品开发。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检查点。 缺点 线性的开发流程,存在巨大的风险。 依赖于早期的需求调查

团队项目—Beta版本冲刺3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05 17:49:51
1.测试与维护: 1.1 安装包不能使用的问题:是由于打包过程中设置名称错误,导致软件启动“exe”文件丢失,修改如: 1.2 安装包所需“Excel 12.0”环境问题:在网上查到方法以及自己想到的处理方法如下: 1.软件数据操作修改完善后,若出现“未在本地计算机上注册Microsoft.ACE.OLEDB.12.0”的报告错误,请参考博客解决: https://blog.csdn.net/yyzzhc999/article/details/79367114 2.请点击VS安装包:点击打开启动安装程序 选择安装程序中“修改”: 然后勾选“office开发人员工具”然后点击更新: 1.3 安装包所用文件的更新:由测试文件更新为正式数据文件: 2.测试反馈建议统计: 暂时一位:在测试了Rainbow Plan组的软件之后,我发现这个组的界面非常清新,简约,功能也还不错,希望以后能优化一下操作体验与反馈。 3.beta3冲刺总结: 这里主要解决的是最后打包与发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情况,总的来说,并不会存在如之前一样,需要较多编码技术才能解决,较为容易与高效的解决和处理。 另外还统计测试体验人员建议,作为将来软件的进步方向,也可以在本博客下留言与评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obooi/p/1193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