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1-28 13:59:59
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永磁步进电机包括一个永磁转子、线圈绕组和导磁定子。激励一个线圈绕组将产生一个电磁场,分为北极和南极,见图 1所示。定子产生的磁场使转子转动到与定子磁场对直。通过改变定子线圈的通电顺序可使电机转子产生连续的旋转运动。   图 2显示了一个两相电机的典型的步进顺序。在第 1步中,两相定子的 A相通电,因异性相吸,其磁场将转子固定在图示位置。当 A相关闭、 B相通电时,转子顺时针旋转 90°。在第 3步中, B相关闭、 A相通电,但极性与第 1步相反,这促使转子再次旋转 90°。在第 4步中, A相关闭、 B相通电,极性与第 2步相反。重复该顺序促使转子按 90°的步距角顺时针旋转。 图2中显示的步进顺序称为“单相激励”步进。更常用的步进方法是“双相激励”,其中电机的两相一直通电。但是,一次只能转换一相的极性,见图3所示。两相步进时,转子与定子两相之间的轴线处对直。由于两相一直通电,本方法比“单相通电”步进多提供了41.1%的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