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暗时间读书笔记

可紊 提交于 2019-12-02 22:27:20
暗时间读书笔记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总能够抓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一、充分利用暗时间,拓宽生命长度。 勤思考,利用暗时间思考,反刍,消化加深理解。 快速进入状态,缩短任务切换需要的热身时间。 长时间保持专注状态,达到流体验,提高效率。 锻炼抗干扰的能力,可以随时,随地有效利用暗时间。 设计进度条,拆分任务,消除因为不确定时间投入长短而产生恐惧,激励自己把事情执行到底。 克服纠结,因为无法做出决定而推迟决定是最浪费时间的做法。 二、学会高效记忆和学习的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并被使用。 1. 如何高效的记忆?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创造回忆的机会,将学习的东西利用起来。 2、怎么样有效的学习呢? 提高专注力,学习源于兴趣,真正的效率源于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追求。 培养思考能力,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常记笔记写博客。 3、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趁着有热情的时候,熬过最难的开头阶段。 了解学习一个东西的价值与重要性,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提前积累!制定长远计划,计划越早,启动越早

暗时间读书笔记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2-02 22:25:34
暗时间读书笔记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总能够抓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一、充分利用暗时间,拓宽生命长度。 勤思考,利用暗时间思考,反刍,消化加深理解。 快速进入状态,缩短任务切换需要的热身时间。 长时间保持专注状态,达到流体验,提高效率。 锻炼抗干扰的能力,可以随时,随地有效利用暗时间。 设计进度条,拆分任务,消除因为不确定时间投入长短而产生恐惧,激励自己把事情执行到底。 克服纠结,因为无法做出决定而推迟决定是最浪费时间的做法。 二、学会高效记忆和学习的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并被使用。 1. 如何高效的记忆?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创造回忆的机会,将学习的东西利用起来。 2、怎么样有效的学习呢? 提高专注力,学习源于兴趣,真正的效率源于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追求。 培养思考能力,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常记笔记写博客。 3、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趁着有热情的时候,熬过最难的开头阶段。 了解学习一个东西的价值与重要性,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提前积累!制定长远计划,计划越早,启动越早

《暗时间》有感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2 20:27:24
看到刘未鹏这个三个字,第一时间我便百度到了他CSDN上的博客 :“C++的罗浮宫”以及mindhacks.cn,随后点进他的博客粗略地看了看,而《暗时间》这本书就是根据他七年持续不断更新的博客整合而成的,在没看之前我原本以为是某个文人墨客写的励志书,没想到进来发现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程序员在记录的自己的成长历程,然后对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种种事迹反复磨炼揣摩反思,将领悟到的道理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来,但,句句透彻且深厚。 书的总体概要我进行了大致摘取,《暗时间》总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告诉我们要省时、高效地学习和进步总的来说就是学习后要进行笔记、反思、总结、讨论,否则你永远只是在他人的思考中洋洋得意着。第二部分:分析了人类心理弱点产生原因:1, 滞后的进化2, 生存、繁衍的需求大于幸福的需求。第三部分:则是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及意义所在。第四部分:对自己所领悟到的进行抽象总结。 而这中间其实我最记忆深刻的是他在南大的四年,也许同时处在这一阶段的我们会深有感触,对未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其实是大部分人都会面对的,而他引入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对钱你犹豫花还是不花没关系,钱你可以留着,但时间不行,在你犹豫做A还是做B时,犹豫的过程中,时间就过去了,且过去了的时间就不是你的了,所以你只能选一个只要不是太离谱的选择,并在这个选择投入你足够多的专注力和毅力,那么它就一定是成功的

《暗时间》读书笔记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2 20:00:18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   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点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   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听说过这本《暗时间》,当时是在冯世昌学长的个人博客中了解到,看到了冯学长对《暗时间》的个人见解,但却因为自身情况没有去再进一步了解,后悔没有早一点去拜读这本具有极好思考性的一本书。 花了2天时间将大部分内容看完了,还是有些地方没有理解通透,还需要比较细致的了解。   《暗时间》先从封面开始,书的封面就很好的抓住了主题,封面颜色偏暗系,一个大沙漏的中间夹着一个小沙漏使得沙子的流速缓慢了下来,也很好的体现这本书的中心。   序言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会思考“,要认识人类思维工作的机制,才能正确的思考。   第一篇章介绍了刘末鹏先生的”暗时间“的理解,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相同的时间在实际意义上过的更久,这句话很神似另外一个总是在学生中提到的一个词:”度日如年“,但这确实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态度。 实际投入=投入时间*效率 ,先生用计算机的CPU切换进程的示例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适当的提升下进入专注状态的速度来降低。   有几点我觉得我需要向作者学习:   一、做读书笔记。   二、多学会使用工具,例如:Google&Wiki。   三、看书挑剔

写在读完《暗时间》之后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2 19:07:01
很久没能在一个不间断的时间将一本书一次性读完。也许久没有这样的契机能在读完一本书后,便立即写下读后感。我认为这种沉浸式体验是非常棒的。用书中的理论来说就是“要事优先”,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重要的事情,利于知识的组织与联系。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书中的内容有些散。但是,当把第一篇整个读完,再回去看看自己用笔画的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句子的时候,便发现他们其实是属于一个体系的。就像它第一篇的标题——暗时间。作者从前面六节的理论,到最后一节《我在南大的七年》的实例,都在用他尽可能朴实的语言和亲身实践来告诉读者,如何高效把握时间,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高效思考,如何高效工作,如何高效的记忆。给我的感触还是非常深刻的,反思自身,似乎很多理论可能早在很久之前就有所耳闻,有些理论可能在曾经的某些事情或时间上也体会过,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成了体验式的经历,自己并没有像作者这样,形成框架,形成习惯。仔细想想这是比较遗憾的,于是当即决定开始利用起备忘录,不仅仅是记下一些怕自己忘记的或是没有做的事情,更多的应该记下一些已完成事情的总结,以及在一段时间内自己有所体会和收获的感悟。不停地积累与反思所带来的进步,一定比学习别人的心得或看新的书效果更大吧。就像书中也有说道,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看着别人做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

暗时间阅读

可紊 提交于 2019-12-02 14:43:45
全文按照我自己的阅读习惯(顺序)来写。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它的封面,他的封面是一个沙漏,然后整体色调很暗,和它的名字很像! 其次我想看的是作者的信息,他是一名程序员,名字叫刘未鹏,看到他的一些自我介绍,我猜他应该比写程序来说更喜欢研究心理学,也可能是因为在程序这方面造诣很深不需要过多解释。 我还是没有翻开这本书的正文, 我接下来我想看的是一些名人来对这本书的评价,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看,那些地方值得更加关注,这些在名人的留言中都是能知道的,其实也就是的别人的读后感,既然指导老师选择了这本书给我们学习,那这本书肯定是有意义的,我们也应该知道意义所在,而不是应付式的走马观花。看了这些名人的观后感,我暂时得到的是,这是一本以程序员思路及程序员用语写的一本书,对程序员来说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与市场上那些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就像与作者在谈话,而且阅读以后你会发现时间的奥秘,比如时间怎么挤出来啊,暗时间是什么啊?我们应该怎么去利用暗时间啊,利用暗时间能给我们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啊。看到这里我就觉的这本书是一本有阅读意义的书。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文,看看它的目录吧。 第一章暗时间,说的就是什么是暗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的不比你少,但是就是比你厉害,走得比你远。 暗时间:其实就是挤时间,一些时间其实是可以利用的

《暗时间》读书心得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2 13:06:01
那么,下面就说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 1.发现暗时间。什么是暗时间?刘未鹏说,“看书记住的只是记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虽然我很懒惰,不经常思考问题,但对于文艺青年的我来说也有暗时间解决问题的经验,比如想到一个好题目想要写一篇文章,不知道怎么入手,左想右想,没有思路,但很有可能在完全没有去想的时刻突然蹦了出来,有一个比较神秘的词,叫做灵感。不记得是哪位作家说的,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心里有事的状态。当你一直在想小说要如何展开,人物该怎么设定,矛盾怎么设置,也许你不会立刻茅塞顿开,但指不定一觉醒来,情节就自动长了出来。很多作家都喜欢神话灵感的作用和它的神秘性,其实,这不就是暗时间的运用么?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会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虽然生命的时间大致相同,当生命的质量并不相等。 而要充分利用暗时间,则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并且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同时处理任务其实并不存在,我们不过是停止一个任务而去进行下一个,这样的切换很费时间和脑力,得不偿失

《暗时间》读书笔记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2-02 12:37:40
“ 时间 是一种 尺度 ,在 物理 定义 是 标量 ,借着时间,事件发生之先后可以按 过去 - 现在 - 未来 之序列得以确定(时间点),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续的期间以及事件之间和间隔长短(时间段)量的传递。”是的,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说的。这是时间的概念,但我们更在乎的是时间的用法。时间,在如今告诉发展迅速的社会里,它代表的是更多更多的知识与财富。浪费他人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至今都深信不疑。雷锋也有句名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太多伟大的先辈们都在告诫我们,时间是会产生价值的。 回想自己也20出头了。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假设自己的寿命是在80岁,那么我已经度过了1/4了。在这20年了,自己也成长了很多,也犯了很多错,回头一看,也有很多遗憾。但正因为自己成长了,就不能把自己的思想与能力停留在“昨天”。 初遇《暗时间》是在一家餐馆里,它的封面背后是一个沙漏。书名作者介绍部分则是用了我特别喜欢的,红底大白字。因此,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也特别的好。这可能也是我的一个喜好,就是对于一本书或者一张音乐专辑。我都会特别留意一下它的封面,如果眼缘到了,我就会对它进行额外加分。很显然,《暗时间》就是了。但在书的内容简介最后

暗时间读后感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2 11:53:30
暗时间: 暗时间是什么,观看了本书我自己的个人观念就是一些琐碎的时间,比如说坐公交、洗菜做饭、平时的走路等等,我们要学会去利用这些暗时间,比如说坐公交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看一本书,在走路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积累这些琐碎的时间,从而集合一个庞大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可以比别人能够高效的利用更多的时间,也就相当于比别人多出了生命。要想积累暗时间我们需要将关键的事情时时刻刻运行,相当于电脑上cpu一直运行某项程序,这样当我们在利用暗时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马上进入状态。很多人觉得每天做的事情都很琐碎,那是因为不够专注,相比于做多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做同一件事情我们会达到的高度将会更加高,所以时时刻刻将一件事情高度集中是非常重要的。书中对“专注”是这样写的:“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学会利用了暗时间,我们就需要快速的进入暗时间,进入了暗时间我们还要在整个过程中学会如何高效利用暗时间。我们平时生活还是工作的时候,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突然打断,比如看一本书突然手机发来一条消息,然后去看了一下,当我们再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重新去回想刚刚看过的内容,这对于效率来说是非常低的,如果你消息比较多的话基本上看了很就这本书,发现才看了一点点或者是看了之后不知道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