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笔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linux 最传统的文件系统格式是EXT2,centos7 默认文件系统是xfs(日志式文件系统) 磁盘的组成: 盘片 机械手臂 主轴马达 (机械硬盘) 磁盘格式化:由于每种os所设置的文件的属性/权限不同,为了存放所需数据,所以要进行格式化供os利用 LVM将一个分区格式化为多个文件系统 superblock 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 (inode block总量 使用量 剩余量 文件系统格式等) inode 记录文件的属性(权限和文件属性) 一个文件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block 记录实际文件内容,文件太大会占用多个block,每个block只能放一个文件,所以当文件太小也会浪费磁盘空间 ll -sh 最前面的值代表每个block大小,比如是4kb,当文件大小比如1Bytes,也会占用1个block,超出1Bytes的空间被浪费 ext2文件格式是索引式文件系统 fat文件系统,没有inode,每一个block号码保存在前一个block中,所有只能依次读取 1->3->5->7 整个文件系统的文件通常无法连续写在一起,就是block不是连续的 block如果过于离散,就需要磁盘重组,将同一个文件的的blocks汇聚在一起 ll -i 最前面是inode号 日期之后是该文件占用了多少个block

fsck解决Linux数据丢失问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fsck命令 被用于检查并且试图修复文件系统中的错误。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四化,可用fsck指令尝试加以修复。 语法 fsck(选项)(参数) 选项 -a:自动修复文件系统,不询问任何问题; -A: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内容,检查文件内所列的全部文件系统; -N:不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会进行的动作; -P: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同时检查所有的文件系统; -r:采用互动模式,在执行修复时询问问题,让用户得以确认并决定处理方式; -R: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略过/目录的文件系统不予检查; -s:依序执行检查作业,而非同时执行; -t<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类型; -T:执行fsck指令时,不显示标题信息;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y 等同-a ,-y兼容性更好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查看信息的文件系统。 实例 linux的文件系统损坏会导致linux不正常关机,出错的时候如果系统告诉你是哪一块硬盘的分区有问题,比如是 /dev/hda2 ,接着用如下的命令去对付它: fsck -y /dev/hda2 结束后使用 reboot 命令重启系统这样就好了! 如果不知道时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可以直接: fsck 在随后的多个确认对话框中输入 :y 结束后同样使用reboot命令重启系统这样就好了! ------------------------

树莓派挂载移动硬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1.查看树莓派系统挂载的储存设备   使用工具查看系统识别到的硬盘设备,命令: fdisk -l 2.修改硬盘分区   Linux和windows一样,linux可以把一块硬盘进行分区。   在使用 fdisk工具可以看到硬盘的详细信息,和对应的分区表信息。我们对硬盘进行挂载的时候,其实是对分区表地址挂载到文件夹下的。 cfdisk /dev/sda   将显示对应硬盘的信息,按照操作对硬盘分区进行编辑。 3.格式化硬盘 Ext4格式 ,命令为 mkfs -t ext4 /dev/sda1 Ext2格式 mkfs -t ext2 /dev/sda1 、 Ext3格式 mkfs -t ext3 /dev/sda1 4.挂载硬盘分区 mount /dev/sda1 /media/disk1 内容参考 草冢 https://www.jianshu.com/p/327389d26cf9 树莓派挂载移动硬盘 lvmememe https://www.cnblogs.com/itlqs/p/6812448.html 文章来源: 树莓派挂载移动硬盘

Redhatѧ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系统组成 版本XX. XX . XX XX主版本, XX副版本(奇数为测试版,偶数为稳定版), 修订版本号 , 表示修改的次数(debug) linux主流分支 硬盘分区 /dev/ hd a 5 硬件设备所在分区 hd 表示IDE设备,sd表示SCSI设备 硬盘的顺序号,以字母abcd...... 分区的顺序号12345...... 文件系统 linux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XFS日志文件系统 SWAP交换文件系统 linux支持的其它文件系统类型 EXT3、EXT4 FAT16、FAT32、NTFS XFS、JFS ...... 安装系统等工作要有长期的考虑(包括分区,根据需求分区,否则) SElinux配置 排错时要关闭SElinux配置和防火墙配置 文章来源: Redhatѧϰ

Linux-硬盘分区和分区工具(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当新的硬件设备被添加到Linux中时,系统能自动识别,但新添加的硬盘必须要进行分区、格式化和挂载后才能使用。 fdisk -l #硬盘sda的分区信息: #sda被分成两个主分区sda1和sda3,一个swap分区sda2,一个扩展分区sda4,其中包含逻辑分区sda5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total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e50ae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411647 204800 83 Linux /dev/sda2 411648 4605951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3 4605952 8701951 2048000 83 Linux /dev

Linux系统备份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2 15:09:54
在 使用Ubuntu之前,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使用Windows系统的经历。如果你备份过Windows系统,那么你一定记忆犹新: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备份工 具(通常都是私有软件),然后重启电脑进入备份工具提供的软件环境,在这里备份或者恢复Windows系统。Norton Ghost是备份Windows系统时经常使用的备份工具。 在备份Windows系统的时候你可能想过,我能不能把整个C盘都放到一个ZIP文件里去呢。这在Windows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在Windows中有很多文件在它们运行时是不允许拷贝或覆盖的,因此你需要专门的备份工具对Windows系统进行特殊处理。 和 备份Windows系统不同,如果你要备份Ubuntu系统(或者其它任何Linux系统),你不再需要像Ghost这类备份工具。事实上,Ghost 这类备份工具对于Linux文件系统的支持很糟糕,例如一些Ghost版本只能完善地支持Ext2文件系统,如果你用它来备份Ext3文件系统,你可能会 丢失一些宝贵的数据。 1. 备份系统 我该如何备份我的Ubuntu系统呢?很简单,就像你备份或压缩其它东西一样,使用TAR。和Windows不同,Linux不会限制root访问任何东西,你可以把分区上的所有东西都扔到一个TAR文件里去! 首先成为root用户: $ sudo su 然后进入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当然

开始使用gentoo linux——gentoo安装笔记(上)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19-12-02 07:01:32
gentoo linux安装笔记(上) 家里有一台破旧的富士通笔记本,08年至今质量依然杠杠的,但是性能已经不能和现代超极本同日而语,装上了ubuntu更是不敢恭维,别提gnome和kde的linux发行版了,于是我决定为他安装上十分精简的gentoo,如需了解gentoo请自行百度百科“gentoo” 下载gentoo https://www.gentoo.org/downloads/ 下载mini cd和stage3即可,一共500M左右 使用ultraiso或者usbwriter把gentoo的iso写入u盘 ultraiso-》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写完后,u盘仍然可以使用,把下载的stage3也放进去,安装时要用到 进入u盘系统 开机进入boot menu(每台电脑都不一样,F12居多),选择u盘 livecd——启动的过程基本都是enter默认即可 连接wifi(使用的是笔记本) 使用命令: ifconfig 不同电脑的有线无线设备名称都不同,大部分是”eth0”和”wlan0” 使用命令:(中间的无线设备名称是刚刚ifconfig获得的,不同电脑不一样,请注意,你的可能不是wlp12s0) ifconfig wlp12s0 up #启动设备 iwconfig wlp12s0 power on #启动电源管理(可选) 扫描WIFI,使用命令: iwlist scan

《现代操作系统(中文第四版)》笔记 第四章 文件系统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02 06:54:08
#第四章 文件系统 在多程序多用户的系统上,读取数据有以下问题: 如何找到信息? 如何防止一个用户读取另一个用户的数据 如何知道哪些块是空闲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 操作系统对处理器进行抽象 建立了进程这个概念; 通过对物理存储器的抽象建立了 虚拟地址空间的概念, 现在,为了解决问题, 就创建了 文件 这个抽象概念。 操作系统处理文件的部分 称为 文件系统 。 4.1文件 文件命名 :如homepage.html, 圆点前面是名字,圆点以后是文件扩展名,.html表示 这是一个html文件。在某些系统中,文件扩展名是一种约定,指定为某一类文件,但是操作系统并不强制采用这种形式,常见扩展名如下: 文件结构 :常见三种方式: 无结构字节序列:全都是字节,其内容含义只有在用户程序中解释,UNIX和Windows都采用这种方法 记录序列:这种结构中,文件时有固定长度记录的序列,每个记录尤其内部结构 树:文件由一颗记录树构成,每个记录长度不一,每个记录的固定位置有一个 键 ,通过键可以快速查找,一般在处理商业数据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使用。 文件类型 : 目录(或者说文件夹):每个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是管理文件系统结构的系统文件 普通文件:一般分为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ASCII文件的优势就是可以显示和打印, 也是普通用户常用的文件,如文本。二进制文件如视频图片等。 字符特殊文件

ubuntu出现grub rescue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02 06:33:16
出现grub rescue的解决方法: 1 grub rescue>ls 罗列所有硬盘分区信息,如 (hd0) (hdo,msdos3) (hd0,msdos2)(hd0,msdos1) 我另外加装了一块固态硬盘,所以我的后面还有(hd1)...... 2 grub rescue>ls (hd0,msdos3)/boot/grub linux distrubution差异可能会找不到grub,路径不一样 3 我的linux安装在(hd0,msdos3),所以我在该分区找到了我的grub,显示了文件夹的内容 4 grub rescue>set root=(hd0,msdos3) grub rescue>set prefix=(hd0,msdos3)/boot/grub grub rescue>insmod normal grub rescue>normal 至此,开机已经完成, 但是此时进行重启,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要对grub进行修复 sudo update-grub sudo grub-install /dev/sda sda是硬盘号,不能指定硬盘分区,如sda1,sda5是不正确的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393152/blog/653919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意义及差异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2 02:44:45
关于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方面的知识在知乎上看到了个很好的解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36660 通俗易懂,查了些资料做了详细的补充。 块存储 典型设备:磁盘阵列、硬盘 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的。 就是说例如: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做Raid、或者LVM等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但是逻辑盘和物理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假设每个硬盘100G,共有5个硬盘,划分为逻辑盘也为5个,每个100G,但是这5个逻辑盘和原来的5个物理盘意义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个逻辑盘第一个20G可能来自物理盘1,第二个20G来自物理盘2,所以逻辑盘是多个物理盘逻辑虚构出来的硬盘。 接着块存储会采用映射的方式将这几个逻辑盘映射给主机,主机上面的操作系统会识别到有5块硬盘,但是操作系统是无法区分到底是物理盘还是逻辑盘,它一概就认为只是5块裸的物理硬盘而已,跟直接拿一块物理硬盘挂载到操作系统没区别,至少操作系统感知上没有区别的。 在此方式下,操作系统还需要对挂载的裸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才能使用,与平常主机内置的硬盘无差异。 优点 (1)这种方式的好处当然是因为通过了Raid与LVM等手段,对数据提供了保护; (2)可以将多块廉价的硬盘组合起来,称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对外提供服务,提高了容量; (3)写入数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