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

分区创建、文件系统创建、挂载。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1 17:03:16
         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挂载实验、逐步创建和命令创建 逐步创建: 实验环境:准备一个vmr、centos7、添加一块新硬盘。 fdisk -l 查看新硬盘添加进去了没,查看之后没有发现新硬盘,可以用以下命令来不关机扫描磁盘。 [root@centos7 ~]# fdisk -l . . . . . . Disk /dev/sdc: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gpt Disk identifier: 223140F2-3EB4-4ADC-A9B0-3869E8A04170 显示这行看第一行,我加的是10G的硬盘没显示,执行下面的命令。 [root@centos7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root@centos7 ~]# fdisk -l . . . . . . Disk /dev/sdd: 10.7 GB,

硬盘分区及Linux文件系统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1 16:40:05
1. 硬盘物理结构 硬盘物理上主要分为: 盘片 磁道 扇区 机械臂 磁头 主轴 磁道: 当硬盘盘片旋转时,磁头若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则磁头会在盘片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以盘片中心为圆心,由此可以划分出很多磁道来, 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 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硬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盘片上的磁道由外向内依次从“0”开始进行编号。 柱面: 由于硬盘可以由很多盘片组成,不同盘片的相同磁道就组成了柱面(cylinder),如第一个图片。 磁头: 假设有N个盘片组成的硬盘,那么有2N个盘面(一个盘片有2面),那么磁头也就有2N个,即每个盘面有一个磁头。 扇区: 早期的硬盘盘片的盘面以圆心开始向外放射状将磁道分割成等分的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每个扇区一般规定大小为512byte,这里大家应该比较疑惑,外圈周长很明显比内圈要长,怎么可能每个扇区都是512byte?其实答案早期硬盘外圈存储比内圈存储密度低一些,所以外圈很长但是仍然只能存储512byte,因此如果我们知道了柱面数(磁道数) Cylinders、磁头数Heads、扇区数Sectors,基本上硬盘的容量我们能够计算出来 硬盘总容量= Cylinders * Heads * Sectors * 512byte。但是由于早期硬盘外圈密度低,导致盘片利用率不高

如何借助硬盘分区工具分区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1 13:56:19
双击运行 一步一步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选择下一步 点击下一步 点击安装 2、借助工具进行分盘操作 分区 本文操作 将 D 盘分两个盘,E盘100G 选择合并分区,将未分配的空间添加到E 盘 调整好后点击提交 点击执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obge/p/11689519.html

电脑硬盘分区,超详细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01 13:55:54
在生活中,可能会到 D 盘空间太大,C盘空间不够怎么办来。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给硬盘分区 一般都会借助工具进行调整,先介绍使用电脑进行调整 1、点击我的电脑,右击选择分区 进入计算机管理界面后选择磁盘管理 进行分配空间操作 调整要压缩的空间大小 将硬盘空间减小 如果不能 修改 一般电脑都会把C盘进行保护起来不让你进行修改,所以要想随意进行修改,将其关上 1、右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 进入系统设置界面后点击系统保护 按照图示操作 使用工具进行分区 双击运行 一步一步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选择下一步 点击下一步 点击安装 2、借助工具进行分盘操作 分区 本文操作 将 D 盘分两个盘,E盘100G 选择合并分区,将未分配的空间添加到E 盘 调整好后点击提交 点击执行 如果不能 修改 一般电脑都会把C盘进行保护起来不让你进行修改,所以要想随意进行修改,将其关上 1、右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obge/p/11689480.html

LVM磁盘阵列技术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01 13:29:27
LVM逻辑卷管理器 LVM(逻辑卷管理器)可以允许用户对硬盘资源进行动态调整。(让用户灵活的变更分区的大小) 逻辑卷管理器是Linux系统用于对硬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理论性较强,其创建初衷是为了解决硬盘设备在创建分区后不易修改分区大小的缺陷。尽管对传统的硬盘分区进行强制扩容或缩容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但是却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而LVM技术是在硬盘分区和文件系统之间添加了一个逻辑层,它提供了一个抽象的卷组,可以把多块硬盘进行卷组合并。这样一来,用户不必关心物理硬盘设备的底层架构和布局,就可以实现对硬盘分区的动态调整。LVM的技术架构如图。 LVM的核心理念 1.物理卷处于LVM中的最底层,可以将其理解为物理硬盘、硬盘分区或者RAID磁盘阵列,这都可以。 2.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个卷组可以包含多个物理卷,而且在卷组创建之后也可以继续向其中添加新的物理卷。 3.逻辑卷是用卷组中空闲的资源建立的,并且逻辑卷在建立后可以动态地扩展或缩小空间。 部署逻辑卷   部署LVM时,需要逐个配置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常用的部署命令如表所示。 部署逻辑卷步骤:(PV -> VG -> LV)   让硬盘设备支持LVM技术(pvcreate)。   把硬盘设备加入到卷组(vgcreate)。   从卷组中切割一定空间作为逻辑卷(lvcreate)。   把生成好的逻辑卷进行格式化,然后挂载使用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1 08:55:34
目录 一、文件系统 1.1文件与文件系统 1.2文件的逻辑结构 1.3文件目录 1.4文件共享 1.5文件保护 二、文件系统实现 2.1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2.2目录实现 2.3文件实现 三、磁盘组织与管理 3.1磁盘的结构 3.2磁盘调度算法 3.3磁盘的管理 一、文件系统 1.1文件与文件系统 1、文件 1)数据项 在文件系统中,数据项是最低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分为两种类型: 基本数据项。描述一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又称字段。除了数据名还有数据类型 组合数据项。由若干基本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的名字和类型共同定义了数据项的“型”,表征一个实体在数据项上的数据称为“值” 2)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一个记录应包含哪些数据项取决于需要描述对象的哪个方面 唯一标识一个记录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称为 关键字 3)文件 文件是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 有结构文件由若干个相关记录组成,无结构文件看成是一个字符流 文件是文件系统中最大的数据单位 文件属性包括:文件类型、文件长度、文件的物理地址、文件的建立时间 2、文件系统 1)定义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磁盘上组织文件的方法;也指用于存储文件的磁盘或分区,或文件系统种类

linux分区与挂载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1-30 22:50:38
分区是将一个硬盘驱动器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分区是把硬盘连续的区块当做一个独立的磁盘使用。分区表是一个硬盘分区的索引,分区的信息都会写进分区表。 通常情况下,为磁盘分区通常使用fdisk,它是对基于MBR机制分区的管理磁盘命令,但是它仅仅支持2TB以下磁盘的分区,超出2TB部分无法识别。若过超过则可以使用parted进行分区,本文主要讲解fdisk分区。 当前以虚拟机内的CentOS7为例: fdisk磁盘分区 1、查看Linu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包含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使用情况: df -hT 详情如下: [root@localhost ~]# df -hT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devtmpfs 994M 0 994M 0% /dev tmpfs tmpfs 1000M 0 1000M 0% /dev/shm tmpfs tmpfs 1000M 96M 905M 10% /run tmpfs tmpfs 1000M 0 1000M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xfs 6.7G 3.4G 3.3G 51% / /dev/sda1 xfs 497M 118M 380M 24% /boot tmpfs tmpfs 200M 0 200M

Linux内核概述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30 08:42:47
概述 1、 多数服务器都是 Linux , Windows 只在 PC 方面应用。 2、 .NET 只能在Windows中应用,适用于中小型项目,在大型项目中应用很少。 现在出现了Windows服务器(外围的服务器)。 3、学习的范围:(1)怎么使用linux; (2)linux的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负载均衡部署);(3)Linux shell编程 拓展: Redhat——面向大型企业,有些包比较陈旧(保守一些) ubuntu——适合创业型(阿里云,amazon支持,可以作为服务器平台,也可以作为个人开发平台) LinuxKernal 1. 版本分类 注: 内核的版本是*.*.*形式 ,上述这些是Linux的发行版本。 2. 内核的基本功能 硬件管理,内存管理,输入输出,VFS(虚拟文件系统),进程管理 (轻量级的,不是Windows中重量级的) VFS=FileSystem虚拟文件系统(即 文件的分块形式 ,类似于长方形,圆形等);常见的有 FAT16,NTFS ,在Linux中使用的是 EXT2 ,不同的文件系统之间一般是不兼容的(大小对不上)。 重点: VFS在各种文件系统中定义不同接口,对不同文件系统兼容。 (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上定义了统一的接口,在VFS看来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是一样的,作为程序而言,只需要针对VFS编程即可(用C编程而不是Java)

Linux 系统结构详解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1-30 01:56:00
Linux系统一般有4个主要部分: 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使得用户可以运行程序、管理文件并使用系统。 1、linux内核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具有很多最基本功能,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Linux 内核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如图: 系统调用接口:SCI 层提供了某些机制执行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的函数调用。这个接口依赖于体系结构,甚至在相同的处理器家族内也是如此。SCI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调用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服务。在 ./linux/kernel 中您可以找到 SCI 的实现,并在 ./linux/arch 中找到依赖于体系结构的部分。 2、内存管理 对任何一台计算机而言,其内存以及其它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让有限的物理内存满足应用程序对内存的大需求量,Linux 采用了称为“虚拟内存”的内存管理方式。Linux 将内存划分为容易处理的“内存页”(对于大部分体系结构来说都是 4KB)。Linux 包括了管理可用内存的方式,以及物理和虚拟映射所使用的硬件机制。 不过内存管理要管理的可不止 4KB 缓冲区。Linux 提供了对 4KB 缓冲区的抽象,例如 slab 分配器。这种内存管理模式使用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的优缺点、应用场景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1-29 14:53:38
参考文章链接: 一篇文章让你理解Ceph的三种存储接口(块设备、文件系统、对象存储): https://blog.csdn.net/wangmingshuaiguo/article/details/92628036 Ceph介绍及原理架构分享: https://www.jianshu.com/p/cc3ece850433 Red Hat Ceph存储—《深入理解Ceph架构》: http://ceph.org.cn/2018/06/29/red-hat-ceph%E5%AD%98%E5%82%A8-%E3%80%8A%E6%B7%B1%E5%85%A5%E7%90%86%E8%A7%A3ceph%E6%9E%B6%E6%9E%84%E3%80%8B/ ceph IO切割成对象和对象名的组成(块存储): https://blog.csdn.net/a1454927420/article/details/78134554 三种存储类型比较-文件、块、对象存储: https://blog.csdn.net/sinat_27186785/article/details/52032431 块存储就是在物理层这个层面对外提供服务,使用它的系统,有用自己的文件系统格式化。这样一旦被一个系统使用,就独占了。 文件存储,就是在文件系统一层对外提供服务,系统只用访问文件系统一级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