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高等数学笔记(1)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08 17:01:41
为了看懂模式识别,复习了一下高数: 1) 集合:并,交,补,差 2)区间:开区间,半开区间,闭区间 3)邻域:邻域,去心邻域,左邻域,右邻域; 4)映射:单射,满射,一一映射,逆映射,复合映射; 5)泛函:从非空集到数集的映射(a,b,c,d)=>(1,2,3,4) 6)变换:从非空集X到自身的映射; 7)函数:从实数集合X到实数集Y的映射; 8)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函数关系; 9)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10)逆函数,复合函数; 11)初等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反三角函数)+常数的有限次4则运算和复合而成的函数; 12)极限:极限,左极限,右极限,无穷小,无穷大; 13)连续:连续,左连续,右连续,间断点; 14)导数:函数的变化率,或者函数曲线的切线斜率; 求导公式: 15)高阶导数:连续求导; 16)隐函数求导:两边针对x分别复合求导,然后计算dy/dx. 17)参数求导:x=g(t);y=f(t);=>(dy/dx)=f'(t)/g'(t). PS:十多年前学的东西,基本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找回来还是比较容易.记录以提醒自己. 如果真想搞技术,要往深了弄,数学这关还是必须过的. 来源: CSDN 作者: hawksoft 链接: https://blog.csdn.net/hawksoft/article

K-消亡的质数-(简单数学)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2-08 14:49:31
https://ac.nowcoder.com/acm/contest/3346/K 题意:判断一个素数p是不是某两个数的立方差。 刚看到这道题一时半会都没有什么思路,看了题解恍然大悟,太久没碰数学或数论的,记录一下过程。 1.立方差公式:x 3 - y 3 = (x-y)(x 2 + xy + y 2 ) 2.(x-y)(x 2 + xy + y 2 )=p 3.因为p是素数,所以x-y=1 4.将x=y+1带入原公式化简得 3y(y+1)=p-1 5.要使上式成立,(p-1)%3==0 && sqrt((p-1)/3) * (sqrt((p-1)/3)+1) == (p-1)/3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n=scan.nextInt(); long p; while(n!=0) { n--; p=scan.nextLong(); if((p-1)%3==0) { p=(p-1)/3; long y=(long)Math.sqrt(p);//向下取整 if(y*(y+1)==p) System.out.println("YES"); else

[数学] 方差和标准差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8 11:57:30
均值: \[ \mu = \frac{1}{m}\sum^m_{i=0}{x_i} \] 方差的定义: \[ \sigma^2=\frac{1}{m}\sum (x_i-\mu)^2 \] 标准差: \[ std = \sqrt{\sigma^2} \] 第一组 身高cm \(|x-\mu|\) \((x-\mu)^2\) 第二组 身高cm \(|x-\mu|\) \((x-\mu)^2\) A1 188 10 100 A2 166 12 144 B1 169 9 81 B2 175 3 9 C1 173 5 25 C2 176 2 4 D1 175 3 9 D2 178 0 0 E1 185 7 49 E2 182 4 16 F1 178 0 0 F2 191 13 169 \(\sum=1068\) \(\sum=34\) \(\sum=264\) \(\sum=1068\) \(\sum=34\) \(\sum=342\) 均值 \(\mu=1068/8=178\) 方差 \(\sigma=264/6=44\) 均值 \(\mu=1068/6=178\) 方差 \(\sigma=342/6=57\) 标准差 \(std=\sqrt{44}=6.63\) 标准差 \(std=\sqrt{57}=7.55\) 从上面的两组数字可以看到: 两组的身高总和一样:1068cm

输入数学表达式并计算出结果(包括小数)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2-08 11:02:43
输入数学表达式并计算出结果(包括小数) 萨达斯 要求如下: /** * 输入一个数学计算表达式,如:1+2 * 然后输出计算后的结果:1+2=3 * 这里计算表达式只计算一次即可,可以使用加减乘除任意一个,可以进行小数运算。 */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0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算式:"); String input = scan.nextLine();//接收数据 int index = -1; if((index=input.indexOf("+"))>0){//加法运算 double[] result=check(input,index); // double num1 = Double.parseDouble(input.substring(0, index)); // double num2 = Double.parseDouble(input.substring(index+1)); System.out.println(input + "=" + (result[0]+result[1])); }else if((index=input.indexOf("-

北京八十中游记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2-08 09:34:29
day0: 坐了一下午的火车和地铁, 终于踉踉跄跄的来到了北京, 地面上还留着些小雪, 大家都很高兴, 因为再次逃脱了学习高考的无聊, 不过我还是有点小担心课内成绩, 怕是一回去就要使劲补课内了. 我妈给我装了一书包东西, 但是我并没有看是啥, 只是觉得挺沉的.到了宿舍一翻包, 惊了, 一个苹果, 七瓶酸奶, 一袋mian包, 一袋子橘子和一袋子肠. 果然了. day1: 早晨吃饭, 要了几个饺子和一个三明治, 要了我20块钱, \(太^{TM}贵了\) ,一下子感觉石家庄的美好, 算了, 以后早上还是吃面包就酸奶吧, 比这个好多了. 感觉课上讲的东西不是很难, 拓展了思路, 换个环境学习有时也挺不错的. 晚上和jzp去操场跑了三圈, lhm摸了. 到现在为止没有找到能用的插座, 手机也是插在电脑上勉强度日, 只能写游记时打开了 day2: 今天讲了一天数学, 一上午多项式, 一下午线性代数, 挂了 除了成都七中大神犇, 好像都挂了 day3: 上午考试, 日常自闭, 打了T1暴力就滚了 晚上熬夜打CF, 写完前三道题困得不行, 后面一道题也没做出来 day4: 数据结构属实舒适, 老师讲的也很好, 感觉长了不少知识 有人在颓galgame * * day5: 今天考试摸了, 做了做dp题(我好菜啊) 和lhm叫了外卖 晚上尝尝火锅 来源: https://www.cnblogs

43. 字符串相乘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8 06:14:23
这题主要考察大数.当然,大数操作基本就是两个字符串的操作了[1]. 分析:由于num1和num2的长度小于110,所以不能利用int,long等整型数据的*运算,因为肯定会超出其所能表示的范围。既然不能将其转为整数相乘,让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对了,我们可以用小学时学的乘法运算竖式来计算.[2] 既然我们我们已经理清了解题思路,那你还需要了解一个数学知识,那就是m位数乘以n位数,结果最多为m+n位数。举例都是9. 一 c++ code: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string multiply ( string num1 , string num2 ) { int AllLen = num1 . size ( ) + num2 . size ( ) ; vector < int > TemRes ( AllLen , 0 ) ; string res ( AllLen , '0' ) ; //不一样初始化和二 //模拟手算最后一位开始处理 for ( int i = num1 . size ( ) - 1 ; i >= 0 ; i -- ) for ( int j = num2 . size ( ) - 1 ; j >= 0 ; j -- ) TemRes [ i + j + 1 ] + = ( num1 [ i ] - '0' ) * ( num2 [ j

深入浅出的讲解傅里叶变换(真正的通俗易懂)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8 03:13:56
原文出处: 韩昊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 者:韩 昊 知 乎: Heinrich 微 博: @ 花生油工人 知乎专栏:与时间无关的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大连海事大学的吴楠老师,柳晓鸣老师,王新年老师以及张晶泊老师。 转载的同学请保留上面这句话,谢谢。如果还能保留文章来源就更感激不尽了。 我保证这篇文章和你以前看过的所有文章都不同,这是 2012 年还在果壳的时候写的,但是当时没有来得及写完就出国了……于是拖了两年,嗯,我是拖延症患者…… 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 要让读者在不看任何数学公式的情况下理解傅里叶分析。 傅里叶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更是一种可以彻底颠覆一个人以前世界观的思维模式。但不幸的是,傅里叶分析的公式看起来太复杂了,所以很多大一新生上来就懵圈并从此对它深恶痛绝。老实说,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居然成了大学里的杀手课程,不得不归咎于编教材的人实在是太严肃了。(您把教材写得好玩一点会死吗?会死吗?)所以我一直想写一个有意思的文章来解释傅里叶分析,有可能的话高中生都能看懂的那种。所以,不管读到这里的您从事何种工作,我保证您都能看懂,并且一定将体会到通过傅里叶分析看到世界另一个样子时的快感。至于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朋友,也希望不要看到会的地方就急忙往后翻,仔细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以上是定场诗———— 下面进入正题: 抱歉,还是要啰嗦一句

独家揭秘:CSDN富文本模式(非Markdown模式)下插入数学公式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06 23:50:46
版权声明 :本文为博主Bravo Yeung(知乎UserName同名)的原创文章,欲转载请先私信获博主允许,转载时请附上网址http://blog.csdn.net/lzuacm。 在CSDN上写技术博客时,经常是要插入数学公式的,比如想要说清楚一个算法或单纯要讲一个数学理论。 CSDN新版本博文编辑器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是富文本模式,即兼容旧版本的模式; 另一种是Markdown模式。Markdown模式下插入数学公式使用$···$(行内公式)或$$···$ $ (会设置成居中对齐)即可,下面主要介绍富文本模式下如何插入数学公式并解释为什么能这样做。 用Chrome(或 IE)浏览器打开一篇富文本模式下写成的博文,按F12,搜索"mathjax",可以找到如下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static-blog.csdn.net/mdeditor/public/res/bower-libs/MathJax/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没错,CSDN富文本模式下能显示LaTex格式的数学公式,并且是基于MathJax的。 富文本模式中插入数学公式主要有下面两种方式: 行间(inline)模式 :即在正文中插入数学内容,公式前后分别插入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