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函数

python【5】迭代,生成,修饰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03 01:49:40
迭代器 迭代器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不过这也没什么,因为人们很少在迭代途中往后退。另外,迭代器的一大优点是不要求事先准备好整个迭代过程中所有的元素。迭代器仅仅在迭代到某个元素时才计算该元素,而在这之前或之后,元素可以不存在或者被销毁。这个特点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遍历一些巨大的或是无限的集合,比如几个G的文件 特点: 访问者不需要关心迭代器内部的结构,仅需通过next()方法不断去取下一个内容 不能随机访问集合中的某个值 ,只能从头到尾依次访问 访问到一半时不能往回退 便于循环比较大的数据集合,节省内存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 判断是否是 迭代器# 可以被next()函数不断返还下一个值的被称为迭代器# iter() 可以将 list dict str 编程迭代器 生成器generator 定义:一个函数调用时返回一个迭代器,那这个函数就叫做生成器(generator),如果函数中包含yield语法,那这个函数就会变成生成器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By Garrett a = [i*2 for i in range(10)] print(a) #

阻止编译器默认生成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函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6:02
为了阻止编译器默认生成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函数,我们需要手动去重写这两个函数,某些情况 下,为了避免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和 拷贝赋值函数,我们需要将他们设置成private,防止被调用。 但是类的成员函数和friend函数还是可以调用private函数,如果这个private函数只申明不定义,则会产生一个连接错误;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定一个base类, 在base类中将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函数设置成private ,那么派生类中编译器将不会自动生成这两个函数,且由于base类中该函数是私有的,因此,派生类将阻止编译器执行相关的操作。 另一个例子,如果在base类中,我们把赋值构造函数定义为私有成员。派生类的赋值会怎么样呢? 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定义赋值构造函数,则C++会拒绝为其派生类生成一个拷贝赋值操作符这些赋值操作。 因为在赋值时,会让基类成员调用基类自己的赋值构造函数,但是这时是私有的,所以就会出问题。 [cpp] view plain copy "font-size:14px;" > class protected private const const class public 我们希望最后这两句话不能通过编译,那么怎样在C++中实现呢?一种想当然的做法,就是不去写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但由上一个条款可以知道,这样做是行不通的,C+

C语言 rand函数生成随机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7:02
在实际的项目中,有时候需要生成一个随机数,在C语言中随机数的生成可以通过使用rand函数来实现。 rand函数包含在头文件stdlib.h里,因此使用rand函数需要声明包含stdlib.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i; for (i = 0 ; i < 10 ;i++){ printf ( " %d \n" , rand ()); } return 0 ; }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显然,两次产生的随机数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这样修改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t main(){ int i; srand ((unsigned) ( time (NULL))); for (i = 0 ; i < 10 ;i++){ printf ( " %d \n" , rand ()); } return 0 ; } 在产生随机数之前调用一下srand就可以了。 同时,如果限定一下产生随机数的范围的话,可以这样产生10以内的随机数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t main(){ int i; srand ((unsigned) (

Numpy常用方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NumPy是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软件包。 它包含以下内容: 一个强大的N维数组对象 复杂的(广播)功能 用于集成C / C ++和Fortran代码的工具 有用的线性代数,和随机数能力 除了明显的科学用途外,NumPy还可以用作通用数据的高效多维容器。 任意的数据类型可以被定义。 这使得NumPy能够与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无缝,快速地整合。 Numpy官网 : http://www.numpy.org/ NumPy函数和属性: NumPy类型 类型 类型代码 说明 int8、uint8 i1、u1 有符号和无符号8位整型(1字节) int16、uint16 i2、u2 有符号和无符号16位整型(2字节) int32、uint32 i4、u4 有符号和无符号32位整型(4字节) int64、uint64 i8、u8 有符号和无符号64位整型(8字节) float16 f2 半精度浮点数 float32 f4、f 单精度浮点数 float64 f8、d 双精度浮点数 float128 f16、g 扩展精度浮点数 complex64 c8 分别用两个32位表示的复数 complex128 c16 分别用两个64位表示的复数 complex256 c32 分别用两个128位表示的复数 bool ? 布尔型 object O python对象 string Sn 固定长度字符串

【转载】JMeter学习(十六)JMeter函数学习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JMeter函数是一些能够转化在测试树中取样器或者其他配置元件的域的特殊值。一个函数的调用就像这样:${_functionName(var1,var2,var3)},-functionName匹配函数名,圆括号内设置函数的参数,例如${_time(YMD)}实际参数因函数而不同。不需要参数的函数使圆括号内为空,例如${_theadNum}. Jmeter函数有两种函数:自定义静态值(或者变量)和内置函数。 自定义静态值允许当一个测试树编译并且提交运行时自定义变量被它们的静态值代替。这个替代在测试运行开始时发生一次。这可以用来替换所有的HTTP请求中的DOMAIN域。 内置函数允许写进任何非控制器测试组件的任何域,这包括取样器,定时器,监听器,修改器,断言,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和配置元件。 注意:如果使用和内置函数同样的名字定义一个自定义变量, 你的自定义静态变量会覆盖内置函数 ,但不建议名字相同。 函数列表: regexFunction        -正则表达式函数 counter JavaScript(Apache Rhino) random number 以下讲解一些内置函数的用法: 步骤: 1、先新建一个文件,例如c.txt,里面的数据存放为 为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也可以加其他参数,用逗号隔开,每一列表示一种参数,每一行则表示一组参数 2、在jmeter中的【选项】中选择

生成函数求解一般递推数列通项公式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Ŀ¼ 本文解出的通项公式十有八九与使用特征根方程接触的在形式上不同,但是其正确性可以保证。 如有强迫症请自行化简。 设生成函数 \[ A=1+x+2x^2+3x^3+5x^4+... \] 不难发现, \(i-1\) 项系数即为斐波那契数列第 \(i\) 项的值。 由于斐波那契数列递推式为 \[ F(i)=F(i-1)+F(i-2) \] 我们得到另外两个生成函数 \[ xA=x+x^2+2x^3+3x^4+5x^5...\\ x^2A=x^2+x^3+2x^4+3x^5+5x^6... \] 显然有 \[ A=xA+x^2A+1 \] 所以 \[ A=\frac{1}{1-x-x^2} \] 由于我们不知道二次形式如何化简,所以考虑转换为两个一次形式,即 \[ A=\frac{a}{1-\frac{1+\sqrt{5}}{2}x}+\frac{b}{1-\frac{1-\sqrt{5}}{2}x} \] 联立解得 \[ a=\frac{5+\sqrt{5}}{10}\\ b=\frac{5-\sqrt{5}}{10} \] 因为 \[ \frac{1}{1-kx}=1+kx+k^2x^2+... \] 所以得到 \[ A=\frac{5+\sqrt{5}}{10}\frac{1}{1-\frac{1+\sqrt{5}}{2}x}+\frac{5-\sqrt{5}}{10}

Go语言处理JSON之――利用Marshal生成json字符串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利用Go语言内置的encodong/json标准库,我们可以轻松地生成和解析json格式的数据。 func Marshal ( v interface { } ) ( [ ] byte , error ) 从返回值我们可以看到,该函数有两个返回值,一个是传入参数v的json编码,类型为[]byte,另外一个就是error。 官方文档提供了一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encoding/json" ) type ColorGroup struct { ID int Name string Colors [ ] string } func main ( ) { group := ColorGroup { ID : 1 , Name : "Reds" , Colors : [ ] string { "Crimson" , "Red" , "Ruby" , "Maroon" } , } b , err := json . Marshal ( group ) if err != nil { fmt . Println ( "error:" , err ) } fmt . Println ( string ( b ) ) } 输出: { "ID" : 1 , "Name" : "Reds" , "Colors" : [ "Crimson" , "Red"

生成指定范围随机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6:01
生成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是一个常用的操作 首先弄明白Math.random()函数,这个函数默认会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但小于1的值[0,1) 如果想要生成0~X之间的随机数(不包括X),只需要将Math.random()返回值乘上X,那么范围就是[0,X) 仔细想想,其实上一步乘的步骤可以看做是放大random函数的值域,因此实际上是乘上(X - 0),也就是上界减下界 在上一步可以知道如果想要获得一个范围的随机数,首先需要放大random函数的值域,如果要获得[a,b]范围内的随机数,需要 放大值域,Math.random()*(b-a)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 当a为0时,函数返回[0,b)之间的数,结果中不包括b 当a不为0时,函数返回[0,b-a)之间的数,结果中不包括b,此时需要改为Maht.random()*(b-a)+a ,范围变为[a,b) 如果限制加大,仅限整数,可以使用floor函数,已知Math.random() X返回[0,X),那么Math.random() X+1返回[0,x+1),再进行下取整并加上下界Math.floor(Math.random() * (max - min + 1) + min) 就可以获得[min,max]的整数 如果不加这个限制,那么目前函数没有直接的方法,可以通过仅对超过max的部分下取整来解决 来源:博客园 作者: 望半山 链接

生成函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对于一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A\) ,若满足 对于每个元素 \(a\in A\) ,定义非负整数 \(|a|\) 为元素 \(a\) 的“大小”或“权值” 对于给定的 \(n\) ,大小为 \(n\) 的元素的个数是有限的(但 \(A\) 可以是无限集),其对应的元素个数记为 \(A_n\) 我们定义 \(A(x)=\sum\limits_{n\ge 0}A_nx^n\) 为 集合 \(A\) 的普通生成函数。 注意这里的 \(A(x)\) 认为是一个形式幂级数,在 \(\bmod x^n\) 以及系数 \(\bmod P\) 的意义下运算 设有两个集合 \(A,B\) 。 定义它们的不交并为 \(C\) ,则 \(C(x)=A(x)+B(x)\) 通俗点其实就是把它们的元素原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塞到 \(C\) 里面 定义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为 \(D\) ,则 \(D=A*B\) ,这里指卷积。 意思是对于 \(a\in A,b\in B\) ,我们有 \(d=a+b,|d|=|a|+|b|\) (这里前面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定义了元素的并 \(b\) ) 对于一类对象构成的集合 \(A\) ,定义 \(\mathbf {SEQ}(A)\) 是由 \(A\) 的元素排列而成的序列组成的集合,对于其中某一个长度为 \(n\) 的序列,可以看作是 \(n\) 个 \(A\)

JAVA中的Random()函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下面Random()的两种构造方法:   我们可以在构造Random对象的时候指定种子(这里指定种子有何作用,请接着往下看),如:Random r1 = new Random(20);   或者默认 当前系统时间的毫秒数 作为种子数:Random r1 = new Random();   需要说明的是:你在创建一个Random对象的时候可以给定任意一个合法的种子数,种子数只是随机算法的起源数字,和生成的随机数的区间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种子相同,并且netInt相同的,生成的随机数才一样。可以参考ran 和 ran1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Created by bjchengpeng on 2018/7/16. */ public class TestRando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andom ran = new Random(10); System.out.println("使用种子为10的Random对象生成[0,10)内随机整数序列: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ran.nextInt(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