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想到的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1-28 19:45:52

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想到的

  初读鲁迅是在小学的时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叔叔的书法字帖上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儿时的读物极少,所以反复地翻着,虽然懵懂,倒也觉着了有趣,之后的鲁迅,就是语文课本中的刻板印象了。及至上了大学,再次在图书馆里翻出了鲁迅的杂文,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也不用做题分析哪句话有何深意,放放心心读,倒有了畅快淋漓之感。当初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自己显然没有为人父母的体验,但作为子女一辈的我,跟父母之间,除了父母子女的人之常情,也有着误解、反抗、渐行渐远与迷茫,当初只觉有些话击中了“靶心”,但这靶心并非我,是父母。令我无奈和迷茫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或许这辈子也不会懂,而我,有了一点点觉醒,却也更加痛苦,鲁迅在文中说“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看来,我并非觉醒的父母呵护下的那个自由的孩子了,如果我努力,可能能成为那个觉醒者,之后解放我的孩子。

  上大学,工作,如今,我已为人妻母,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游阶段,几代人一起生活,欢快喜乐很多,误会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也不少,这样的碰撞有时想逃离,逃不掉了就会退回来,反观,思考,这时,几年前鲁迅的那段话又在脑海中闪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也许,在放飞孩子之前,我们先得理解和放过父母,之后学会放下,放下因袭了父母的未必合理的东西,算是放过自己,待我们强大了自己,学会了爱自己,才能放飞孩子。

  理解和放过父母,除了偶尔的埋怨,更多的是需要换位思考。他们守旧,无知,有时候还自以为是,他们多少已经慢了节拍,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他们渐渐年老体弱,再没了以往催促或者批评我们的“跋扈”劲儿,我们就这样憋着一股劲,慢慢远离了那个原生家庭,待我们成家有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渐行渐远。但有时候细数他们的经历和艰辛,我却从中看见了那个虽然心有不满却仍是受了他们关爱与庇护的自己;也看见了因着更上一辈的局限而多少也受了委屈的他们。其实每一辈人,都有他们背负的沉重,也有他们各自的局限。因着他们的背负沉重,我们后来者,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也由于他们的局限,我们也要背负沉重,打破他们的局限,放飞我们的下一代。一代一代前辈,他们和旧时代抗衡,所以有了解放有了自由;他们跟饥饿抗衡,于是保存了自己,有了后来的我们;他们跟缺乏知识抗衡,所以自己识得了几个字,送我们进了大学……他们终究是渐渐老了,世界渐渐成了我们的,理解和放过了他们,我们才能放下包袱,更好地做我们自己。

  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并非父母的,也不是儿女的,我们只是我们自己的。要爱父母及子女,先得学会爱自己,也是鲁迅文中保存自己的意思。保存自己,才谈得上继承和舍弃,才会有以后的发展。而放飞子女,就需要我们更高地要求自己。我们不能还像父辈那样,只管你衣食保暖,只把你送进校门;也不能像父辈那样,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子女做到,自己实现不了的指望子女帮他们实现。不管情愿与否,我们接受了他们的局限与欠缺,但又不打算把这局限与欠缺继续加到我们的子女身上。于是我们得继续换位思考,只是,这下我们要换位到为我们所生的子女身上。我们要理解他们,理解小小年纪就要加入到应试和上各种兴趣班大军中的他们,甚至,我们得顶住压力,适当远离这大军,不随波逐流;我们需要修炼和提升自己,做他们的榜样,比起言传,我们需要身教来更好地指引他们,亦师亦友,与他们共同成长;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胜过我们……只有做到了这些,才算是放飞了孩子,暂时做好了父母。

  及至孩子长大成人,放他们去自主选择,过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免又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这时候,我们的重心又有了调整,再次回到了自己身上,学习,调整,充实自己,也许我们的子女放肆生活的世界,是个高度信息化,人工智能代替了许多人力劳动的世界,就像以前的工业革命,在许多巨变面前也许我们也成了老古董,一如我们的父母。我只希望,那时候的我们,能少去许多顽固,多点虚心向学,让我们的子女,因袭之后又想舍去的东西,更少一点。那时候的我们,能像鲁迅说的那样“ 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采,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