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巨头垄断下的创业机会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11-18 05:06:16



有个问题一直都有人在问,现在巨头垄断,创业是不是比以前更难了?



我觉得吧,这事分两边来看。


一方面,确实,我们注意到,互联网江山迭代的趋势似乎停滞了,十年前大家都在说,你看雅虎被谷歌取代了,新浪被百度取代了,互联网早期,城头变幻大王旗。但现在我们发现,巨头地位愈加巩固,而挑战者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



江山依然在一批那几个60后和70后的手里,准确的说是集中在65-75之间的那几个人手里,我刚看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丁磊,雷军,周鸿祎,刘强东,张志东,曹国伟的百科,他们的出生年月非常集中,他们那一波人统领了互联网江山。(蔡崇信和张朝阳也只是略早一点)而75后,80后,最优秀的创业者,目前还只能站在第二梯队。


但另一方面,市场空间真的比草根黄金期大了百倍不止。做颠覆者确实很难,但做个开心盈利的公司,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你看当年百度上市估值十亿美元都被人说泡沫,现在一个趣店上市就破百亿美元。创业机会还一直是有的。


而巨头垄断这个事情呢,我们也要分两边看。


第一,巨头什么都插手,什么都介入,把握所有赛道,试图控制所有流量入口,高价抢尽人才,极大提高了创业门槛,这是真的。


第二,巨头每年巨资反哺创业者,高价投资和收购创业团队,这也是真的。



巨头抢赛道,既是创业者的威胁,但同时也是创业者的机会。


数据说话


第一:百度每年为购买流量花多少钱呢?100多个亿。是100多个亿啊!发给流量渠道的钱,百度上市的时候一年收入才几个亿?当年整个互联网一年整体收入有没有100个亿?现在是百度每年分出去不少于100个亿。 很多公司和创业团队靠这个吃饭啊。


第二:淘宝联盟呢?淘宝这么大的盘子,会比百度少么?

我告诉你,今年淘宝联盟全年要分出去的钱,大概是200个亿,我说出来可能还是保守的。


第三:说说腾讯

前端时间腾讯的一个数据挺震惊业界,什么数据呢,王者荣耀的年收入预计是480亿,然后后面还跟了一个数据,很多人没太在意,这款游戏的年利润预计200亿。那么一般人一看,利润率40%+,好像还不错了,但是有心人就出来问了,运营一个游戏到底需要花多少钱?流量带宽费?客服费用,开发费用?给员工的奖金大礼包?怎么算也到不了10个亿吧,当然苹果税是要交的,但480亿苹果收入占比多少,就算一半,240亿,苹果税70亿算可以了吧,剩下的差不多200个亿哪里去了?



那我告诉你们,可能我的财务常识不足,也许没有200个亿这么多,但腾讯王者荣耀分给合作渠道的钱,绝对在100亿以上,甚至很有可能在150个亿以上。



仅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合作渠道就能拿到天文数字的分佣。


王者荣耀作为国民级产品,就算腾讯一分钱不给,请问哪个渠道敢不放,敢不推?或者腾讯分少一点,按苹果税标准,给个支付渠道费用,那些渠道有什么话说呢?


但我觉得,这才是巨头正确的姿势。


腾讯以前真不分的,买断别人代码,9:1的分成比例,约定分成上限,反正当时的策略真的是挺狠的,然后3Q大战后马化腾觉醒了,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后果了


单就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来说,不分钱或少分钱给渠道,真的没问题,渠道捏着鼻子推啊,但你想以后呢,其他产品呢,赚大钱的时候自己吃独食,赚小钱的时候想起来合作了,那渠道以后在资源倾斜上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从王者荣耀这个数据,以及我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数据佐证来看,确实腾讯在合作和利益共享这个事情上,现在的姿态和格局还是不错的。而效果,我们也看到了。


那么,估算一下,腾讯一年给各个渠道分出去多少钱?腾讯发行的游戏可多了去了,感觉一年分给各个渠道的钱,怎么也不会少于300个亿。


当然,你说的这100亿+,200亿+,300亿+,分下去的也都是二线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商吧,有多少会到创业公司呢?


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生态链,每一层都需要下一层的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而钱是流动的,腾讯收的钱会分到二三线互联网公司,他们拿到的就是净利么?难道不花钱做运营,做推广么?


而且,谁说创业公司,就不能直接赚到上面提到的这些钱呢?其实还是有不少钱直接进入了一些小创业公司的。


当然,有很多场景和案例可以证明,很多创业者拿这些钱的手段,不是那么阳光,这是真的,比如知名的全家桶,比如群控,以及通过隐私贩卖群加好友相配合的产业链,比如搞劫持流量的各种团伙等等。


巨头之间互薅流量已成常态,但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巨头提供了足够明确的利益驱动,而真正去薅流量的,往往都是被利益驱动所驱使的一些外部团队,其手法和作风就有太多不可描述的内容了。


那么,这里先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就是巨头的市场预算,很可能已经成为很多创业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也是很多创业项目最好的商业变现途径。比如新加坡知名电商ezbuy,创业初期的商业模式就极为简单,做新加坡人淘宝代购的平台,成交规模很大,算下来佣金也相当可观了。当然现在拓展了新的业务模式,但目前佣金收入依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增速还是很快的。 如果你们细心挖掘一下,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以前某网吧平台上市公报就能看出来,收入来源很大一笔是百度联盟的分成收入。


这个市场确实有灰色的一面,但正经做阳光生意,其实也是有机会的。


如果你能站在巨头角度理解他们的目标和诉求,其实,有时候会出现很好的机会。比如我跟这样的创业者聊过,他给某巨头做地推,我说你首先肯定要保证巨头地推的目标,完成巨头地推的任务,这是必须的,但是拿着巨头地推的资源,你推的同时夹带点私货行不行,这不一举两得么。你自己的相关业务不但不冲突,甚至还会促进巨头地推效果。花着巨头的钱,把自己的业务不就推起来了么。



百度当年一度打算收紧联盟的预算,并且一度采取了极为明确的措施来减少这部分支出,而百度投资策略当年更是保守的让人无话可说,直到周鸿祎进入搜索市场,百度瞬间开闸放钱,从联盟投入到投资部门全面撒钱。


腾讯在3Q大战之前,吃独食那是天下皆知,3Q大战后开始谈开放平台,战略合作,再造腾讯。虽说现在腾讯投资的一些条款和投资的某些项目还是有很多槽点,但至少,现在赚腾讯的钱已经比当初容易多了。


阿里当年也是被周鸿祎怼的不要不要的,马云创业过程最大的失误大概就是雅虎合作失败,而周鸿祎则极大加速了雅虎中国的价值归零。但即便如此,貌似当年淘宝依然跟360暗通款曲,淘宝需要360的流量,360需要淘宝的佣金。


以前我说感谢周鸿祎,很多人纳闷,说周鸿祎做了什么?他重新激活了三巨头,而且另一个副产物是,三巨头为了对付他,把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顶尖人才的薪酬标准提升了好几倍,直接导致信息安全技术人才从外流转变为回流。


有一天我提滴滴挖绿盟前副总裁回国这事,表面看跟360没一点关系吧,其实还是有关系的,360直接导致腾讯,百度,阿里加大了安全投入,安全人才薪酬直线上升,等滴滴需要顶尖安全专家的时候蓦然发现,顶尖人才大部分已经被巨头包养,国内成本已经比海外高很多了。


 
更多精彩内容
  • 回复“简历”,查看简历撰写指南,获取“简历模板”

  • 回复“经营”,查看大佬推荐《经管必读14本经典图书》

  • 回复“小程序”, 查看130套小程序源码

  • 回复“金融”,查看《投资最重要的事 | 17个原版音频》

  • 回复“面试题”,查看BAT等互联网公司校招面试题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架构师智库(beijing-tmt)。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