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 又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针对软件的功能需求/实现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符合需求,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
黑盒测试的分类
一、功能测试
是黑盒测试的一方面,它检查实际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 逻辑功能测试
- 界面测试
- 易用性测试
- 安装测试
- 兼容性测试
二、性能测试
- 时间性能
- 空间性能
- 一般性能
- 稳定性
- 负载测试
- 压力测试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
等价类划分
-
边界值分析
-
因果图
-
错误推测
-
场景法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等价划分法
题目:如何测试某web的计算器功能(两位数计算器)?
如果一个个的输入1+1、1-1、1*1 效率太低了,我们直接将我们的测试内容分类!
- 整数(-99~99)
- 小数(-99.99~99.99)
- 符号(!@#¥%...()-+)
- 汉字
- 空格
- null不输入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发现我们用户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划分成了若干份,然后从每一个子集当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这种测试用例我们称为“等价类划分法”。
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是指对于输入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而言,稍高于其边界值及稍低于其边界值的一些特定情况。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边界值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例如:“ 开源中国添加标题的测试用例 ”(标题长度>0 标题长度<=30)
3. 因果图
因:输入条件
果:输出条件、出结果
适用于输入条件之间有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情况;
基本使用步骤如下:
① 找出所有的原因,原因即输入条件
② 找出所有的结果,结果即输出条件
③ 明确所有输入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
④ 明确所有输出条件之间的制约关系
⑤ 找出什么样的输入条件组合会产生哪种输出结果
⑥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决策表。
⑦ 为判定表/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某一卡通自动充值系统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最终测试用例:
4. 判定表法
因果图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通过分析最终得到判定表,再通过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但有时画因果图非常麻烦,影响测试效率,可以直接写判定表,进而编写测试用例。

5. 场景法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152684/blog/433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