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PC框架
比起普通的集群模式,采用微服务分布式系统,使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大大降低,并且可以独立开发、部署、测试。由于分布式系统可能有很多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业务量增强以后,子系统通信关系复杂,这时就需要引入RPC框架
简单介绍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大部分RPC框架都使用TCP协议。比如微服务A需要调用微服务B的一个类的一个方法。A服务与B服务需要先建立一个Socket传输。原理基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B服务将Java对象序列化为二进制格式,传给A服务端,A服务端接收到之后,再反序列化为Java对象,服务A就可以调用这个Java对象了。比起Restful的http模式,RPC是面向过程的,直接用二进制格式进行传输。
二、Dubbo
设计架构
官方文档:http://dubbo.apache.org/zh-cn/
Apache Dubbo |ˈdʌbəʊ| 是一款高性能、轻量级的开源Java RPC框架,它提供了三大核心能力:面向接口的远程方法调用,智能容错和负载均衡,以及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
Dubbo 特性
三、Dubbo控制管理台
github:
https://github.com/apache/dubbo-admin.git
Dubbo控制管理台是springboot + VUE.JS
前后端分别启动就可以了 需要修改zookeeper的地址
可以看见已经注册进来的服务
四、Zookeeper
Dubbo 官方推荐使用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
Zookeeper 是 Apache Hadoop 的子项目,是一个树型的目录服务,支持变更推送,适合作为 Dubbo 服务的注册中心,工业强度较高,可用于生产环境,并推荐使用。
流程说明:
服务提供者启动时: 向
/dubbo/com.foo.BarService/providers
目录下写入自己的 URL 地址服务消费者启动时: 订阅
/dubbo/com.foo.BarService/providers
目录下的提供者 URL 地址。并向/dubbo/com.foo.BarService/consumers
目录下写入自己的 URL 地址监控中心启动时: 订阅
/dubbo/com.foo.BarService
目录下的所有提供者和消费者 URL 地址。
支持以下功能:
当提供者出现断电等异常停机时,注册中心能自动删除提供者信息
当注册中心重启时,能自动恢复注册数据,以及订阅请求
当会话过期时,能自动恢复注册数据,以及订阅请求
当设置
<dubbo:registry check="false" />
时,记录失败注册和订阅请求,后台定时重试可通过
<dubbo:registry username="admin" password="1234" />
设置 zookeeper 登录信息可通过
<dubbo:registry group="dubbo" />
设置 zookeeper 的根节点,不配置将使用默认的根节点。支持
*
号通配符<dubbo:reference group="*" version="*" />
,可订阅服务的所有分组和所有版本的提供者
五、服务提供者注册
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dubbo</artifactId>
<version>2.6.2</version>
</dependency>
<!--zookeeper 客户端-->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framework</artifactId>
<version>2.12.0</version>
</dependency>
dubbo配置
启动ioc容器
查看zookeeper
已经注册进来
六、服务消费者注册
dubbo配置
启动ioc容器
consumer调用provider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laughing Coding(gh_14dc8826ea1a)。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431456/blog/454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