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回答 |
|---|---|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ll |
|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19-2/homework/9890 |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熟悉多分支结构、字符型数据类型、逻辑运算符 |
|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PTA作业,思维导图 |
| 参考文献 | 《C语言程序设计》 |
1. PTA实验作业

1.1 题目7-3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题目内容描述:根据火车的出发时间和达到时间,编写程序计算整个旅途所用的时间
1.1.1 数据处理
- 数据表达:定义了整型变量h,m,time1,time2, time1代表出发时间,time2代表达到时间
- 数据处理:使用了scanf()输入函数,for语句进行循环计算,表达式m=m+60,h=h-1
1.1.2 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 1201 1530 | 03:29 | 用了3小时29分钟 |
| 1330 1420 | 00:50 | 用了50分钟 |
| 0001 1230 | 12:29 | 用了12小时29分钟 |
| 1440 2340 | 09:00 | 用了9小时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 答案错误:h=h-1写成了h=h+1
- 答案错误:(void)写成了(main)
- 答案错误:time2/100-time1/100写成了(time2-time1)/100
- 答案错误:%02d:%02d直接写成了%d%d, %.02d表示数据宽度不足时用0填补
- 答案错误:m<0写成了m<=0
1.2 题目7-4统计学生平均成绩与及格人数
题目内容描述:计算学生们的平均成绩,并统计及格(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题目保证输入与输出均在整型范围内
1.2.1 数据处理
- 数据表达:定义了整型变量N,i,score,count,双精度浮点型变量sum,average
- 数据处理:使用了if语句,for语句,表达式count++
1.2.2 实验代码截图

1.2.3 造测试数据
|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 4 76 77 60 59 | average=68.0 count=3 | 3位同学及格 |
| 4 55 41 60 81 | average=59.3 count=2 | 4位同学的平均分为59.3 |
| 3 88 75 45 | average=69.3 count=2 | 3位同学中有俩位同学及格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 多种错误:之前没见过这种错误,不知道怎么改,只知道很多地方出现错误
- 多种错误:变量定义错误
- 答案错误:没有给sum赋值
- 答案错误:没有写average的表达式
- 编译错误:重复了一个count=0
- 编译错误:sum=0后面少了一个分号
- 编译错误:有一个N写成了n
2. 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截图

自己代码截图

代码对比
- 她定义了六个整型变量,我只定义了两个
- 她使用了if-else语句进行判断,我直接使用if(),然后输出
- 她的条件是如果达到时间大于或等于开始时间,我的条件是如果分钟差小于0
- 她定义的变量比较多,赋值也是一步一步来的,所以就看起来比我的复杂
- %.2d:,%02d:是一个意思的,我们的代码其实还是挺相似的
同学代码截图

自己代码截图

代码对比
- 她定义了一个单精度浮点型变量,我定义了两个双精度浮点型变量
- 她是直接对变量进行赋值,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可以学习
- 她使用的是if-else语句与for语句进行判断循环,我使用的是if语句与for语句
- 我们for语句是一样的,但她的if-else语句比我多了一步if(n==0){ }
- 她的表达式d=(float)sum /(float)n;我的表达式直接是average=sum /N;(float)强制类型转换
3. 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 7/10.9-7/10.11 | 21小时 | 120 | else-if从句,关系运算 | PTA显示的答案错误究竟是什么 |
| 8/10.16-8/10.18 | 15小时 | 84 | 用for语句计算简单的序列和 | 双精度浮点型变量的定义 |
| 9/10.23-9/10.26 | 16小时 | 102 | 学到while语句的一点点知识,对自定义函数了解了一点 | while语句的具体用法 |
| 10/10.30-10/11.2 | 14小时 | 145 | 多分支结构,逻辑运算符 | 当分支较多时不太会使用if,else,for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 时间 | 博客字数 | 代码行数 |
|---|---|---|
| 第四周 | 596 | 32 |
| 第五周 | 1288 | 54 |
| 第七周 | 2240 | 174 |
| 第八周 | 3254 | 364 |
| 第九周 | 6124 | 512 |
| 第十周 | 8085 | 796 |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 学习内容总结

3.3.2 学习体会
- 这次PTA作业中多了几个填空题,第3题和第4题当时有点看不懂题目,后来看书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 这次作业看到很多同学的代码都差不多,基本总是定义的变量名不一样
- 题目不再是单纯地让我们求一个数了,越来越接近文字类了
- 从开始到现在,学到的知识点在不断增加,但还是要学会回顾复习,还要预习自学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ysrysr/p/1178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