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经验总结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1-26 21:26:27

前言

         身为一个软件技术人员,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解决实际的设计和实现问题,往往需要非常雄厚的知识作为基础,比如编程语言、平台标准、基础类库、设计模式、公司平台类库和代码开发规范、针对特定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案等等。这往往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我像当初上学那样,把所有接触到的、或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一股脑的记忆下来,以备工作使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而且大量的生活自由时间被占用,使生活质量被大大降低。

        也许应该反思一下,更多的知识,是不是就能与更强的技术能力划上等号?更多的知识,是不是就能与更高的工作效率划上等号?更多的知识,是不是真能为我的前途铺路? 最打击人的问题是,我真的有时间学完这些知识吗?借用鲁迅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对无涯,殆已!”我认为哲人的这句话,不是让我破罐子破摔的!而是暗示我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既然我的时间资源是稀缺的,那如何让这种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呢?” 知识本身确实是一种力量,但我们是不是应该进一步考虑一下,如何能够使这种力量最大化呢?

       本文中,我想要说明的就是我所理解的如何规划和管理内在的知识,锻炼出我的职业生涯所能借力的利刃。

 

一、知识体系的规划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图书馆”,在这里面包含了通过学校、生活、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虽然内在图书馆的存在是一个共性,但是这个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建设规模、实际效用却往往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图书馆组织的很乱,如果想找什么资料会非常费力;也有一些人,不主动的去建设自己的图书馆,在这里面都是被动的吸收进来的资料,这些资料的正确性姑且不论,单是能将来从这个图书馆中找到对生活工作真正有帮助的资料就值得怀疑。

    ( ” 隐喻“是一个好东西,将内在的知识体系比喻成图书馆以后,知识体系的规划的必要性和如何规划便可以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将知识纳入知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从知识体系中”快速的“找到”有用的“知识,指导当前的实践。要”快速查找“,首先就是需要规划和优化知识体系的组织结构;要”有用“,就需要考虑自己真正的需要,需要该知识详细到何种程度等。下面从知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效用性两个角度来总结知识体系的规划要点。

1、知识体系的组织结构

      首先需要将我需要掌握的知识划分成若干大的版块,比如做人、做事、技术、管理、爱好等;

      每个根版块进一步划分成若干子版块,比如技术板块可以进一步细分出:编程基础、J2EE技术、软件工程等等;

      依次类推,直到版块再细分便进入知识细节为止,姑且称之为叶子版块;

      叶子版块的内容用一棵树来管理和组织,树的组织结构与叶子版块所代表知识领域自身的特点相关。

      从根版块到叶子版块的扩展关系,最好也用一颗树来直观的建模,方便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情况。

 

2、知识体系的非均衡发展    

      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学会,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我们面临取舍,哪些内容需要纳入其中,哪些需要果断的舍弃,哪些需要多花些时间,哪些需要简单了解等等。我们如何做出这些决策呢?基于自己的价值观的顺序和理想的优先级,决定知识体系中各知识模块需要掌握投入的精力、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掌握到何种程度。因为一种知识投入精力以后所获得的收益,取决于这中知识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向其理想靠拢。

      可以看看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应该跟这个观点是一致的。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知识范围

      1、文学知识——无

      2、哲学知识——无

      3、天文知识——无

      4、政治知识——浅薄

      5、植物学知识——不全面,对鸦片、毒品方面的知识丰富,可对园艺学一无所知

      6、地质学知识——偏重实用,但很局限。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曾在散步回来的时候,让我看他裤腿上的泥渍,并根据这些泥渍的颜色和硬度,指出它们是在伦敦什么地方溅上的

      7、化学知识——渊博

      8、解剖学知识——精确,但不系统

      9、惊险案件知识——广博。他似乎对本世纪发生的每桩惊险案件的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

      10、小提琴拉得很好

      11、擅长使用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12、对于英国法律具有相当充分的实用知识

      注:文章中还提到他对当代文学、哲学、政治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

二、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

      知道了需要掌握何种知识以及掌握多少,也知道了以何种结构组织知识,下一步要讨论的是知识的具体存储形式。总的来说,知识的存储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储和外储。内储就是将知识记忆在头脑中,随时取用;外储就是将知识收集整理到一个头脑以外的知识容器内,用到时先检索,后使用。

      内储和外储知识的关注范围和关注特征不太一样,下面分别分析总结。

      1、内储知识

      哪些知识需要内储?

对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观念、理论、方法。

使用频率非常高,内储后能显著加快工作效率的知识。

一门学科里面20%的核心知识。

      知识内储的形式?

思维导图的形式(推荐)。

图像的形式(一图胜千言)。

      如何加快内储的速度?

透彻理解,自然内化

使用记忆术

内储时全神贯注,充分发挥大脑潜力

奇门技巧:

      学习速度越快,学习效果越好---加快学习速度,增加单位时间的学习遍数;

      自我教学法;

      潜意识学习法;

      尝试回忆法。

      如何让内储知识的保持时间更长久?

优化内储形式,比如使用图像作为记忆的形式

使用记忆术,如形象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

晚上的复习计划:学习分段,学习新段前复习合适的旧段;睡前复习;克服遗忘规律的复习计划

使用之

 

       2、外储知识

      哪些知识需要外储?

      知识外储的形式?

      如何加快外储资料的检索速度?

优秀的工具(好工具:支持索引、查找方便快速、最好是在线的、树形组织结构、支持Label)

持续的更新和优化知识的结构和内容(整合、删除、更正)

       

      3、不需要存储的知识

      某些简单的、重复性、具有暂时性价值的知识,不需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可以将其固化成工具。体现了这样一种原则: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

案例:NiMin的增删改查代码自动生成工具

 

三、知识体系的建立

      关键是两个字:‘舍’、‘得’。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有舍弃次要的,才能掌握最重要的。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和待学习知识的结构后。

      然后,以人体的形成为比喻,分若干轮来实现知识体系的建立。

第1轮、首先提纲挈领,掌握知识的框架架构,即形成骨架---内储

第2轮、掌握最核心的15%知识,即构造心脏等核心器官---内储

第3轮、使用探索和总结的方式,掌握贯穿核心器官和骨架的5%联系性知识,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构造神经系统---内储

第4轮、将使用频率较高,但是记忆价值不大的知识,将其整理成模板或者外储知识库,用到时快速定位引用即可---外储

第5轮、其他知识,不是作为学习目标,而是能在用到时即时查询,快速查找到即可。

 

四、知识体系的更新

        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经验的增长,肯定会发现当前知识体系不完善的地方,或者结构形式不合理,或者内容的不完整,或者重要性失衡等等。每个季度或者每年检查和反思知识体系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知识体系内容的合理性(以其对实现理想的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大小为基准),探索更好的结构和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五、知识体系的潜在价值激发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是潜在的力量。不断的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反馈,更新知识才是让知识体系的力量最大化的根本路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nux254/archive/2010/05/11/1732264.html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