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答案 |
---|---|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II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i.cnblogs.com/EditPosts.aspx?opt=1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在学好C语言编程的基础上,掌握多种编程方法 比如JAVE,命令格形式编码,能偶熟练各种编程操作,精通编程知识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方便练习并且掌握作业提交,比如利用表格清楚地阐述本次的作业只要内容,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编程作业和代码作业 |
参考文献 | 提问的智慧。C Primer Plus |
1.PTA实验作业
1.1 7-4 统计学生平均成绩与及格人数 (15 分)
题目内容描述: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计算学生们的平均成绩,并统计及格(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题目保证输入与输出均在整型范围内。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整形变量 n,i,a,count,sum;单精度浮点型变量 d;
数据处理: 表达式——d = (float)sum /(float) n; 以及if-else语句和for循环语句。
函数参数:主调函数#include<stdio .h>,被调函数为d = (float)sum /(float) n;,被调函数的类型为浮点形,形参:n, i, a,sum ,d ,其中d为浮点型,其他为为整形,实参:average count为浮点形。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77 54 92 73 60 | average = 71.2 count = 4 | 四人及格,平均分71.2 |
84 59 68 48 92 | average = 70.2 count = 3 | 三人及格,平均分70.2 |
95 67 78 51 73 | average = 72.8 count = 4 | 四人及格,平均分72.8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提交列表说明:一开始没注意d是单精度浮点型还是双精度浮点型,直接定义成双精度,然后在scanf语句里总是显示忽略返回值,在if语句那里是n==0,而不是n=0,这点导致我答案错误
1.2 7-2 任务06-01-04 骑车与走路
题目内容描述:在北大校园里,没有自行车,上课办事会很不方便.但实际上,并非去办任何事情都是骑车快,因为骑车总要找车、开锁、停车、锁车等,这要耽误一些时间.假设找到自行车,开锁并车上自行车的时间为27秒;停车锁车的时间为23秒;步行每秒行走1.2米,骑车每秒行走3.0米。请判断走不同的距离去办事,是骑车快还是走路快。
1.2.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整形变量time;
数据处理:表达式——t1=time/1.2;t2=time/3.0+27+23;);流程结构——if-语句
函数参数:主调函数#include<stdio.h>,被调函数double,被调函数类型为整双精度浮点型,形参:time;主参:t1 t2
1.2.2实验代码截图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120 | Bike | 骑车快 |
65 | Walk | 走路快 |
254 | Bike | 骑车快 |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提交列表说明:这个题目比较容易,编写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2.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
自己代码:
区别:
-1.他的代码行比我少,总体看来比较简洁,而我的代码比较具体,各有各的好处。
同学代码:
自己代码:
区别:
-1除了形参的设法不同之外,编程结构,和思路大体相似,都用到了逻辑表达式。
3.学习总结
3.1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 | 这周所花时间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
10.22-10.25 | 3天 | 对函数的使用,以及定义新的函数 |
10.26-11.2 | 六天 | 学会使用分支结构 |
3.2 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3.3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学习内容总结
3.3.2学习感悟
这一周的学习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当然仅对于我而言,这一周主要就学习分支结构,很容易懂,只要在课堂上跟紧老师的节奏,课后自己动手实验编程一下,就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