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 滴滴上线自动驾驶服务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7-28 19:37:59
6月27日,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启动,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现阶段,滴滴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范围仅限于在上海开放测试道路上,路线经过汽车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酒店等核心区域。用户通过滴滴APP在开放道路范围内选择起终点,可免费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滴滴自动驾驶服务发单界面) 为确保行程安全,自动驾驶测试车依相关规定配备了安全员,可随时接管车辆,应对突发情况。与此同时,滴滴设立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安全护航中心,能实时监控车辆、路况,并在车辆面临复杂情况时,给与协助指令,解决未来自动驾驶运营中可能出现的远程协助问题。 在测试区域的部分路口,滴滴部署了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能将道路信息实时共享给区域内不同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车,消除行驶盲区。 滴滴出行CTO兼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表示,“滴滴通过给驾驶员和自动驾驶车辆混合派单的方式,弥补自动驾驶车辆仅能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局限,让现阶段自动驾驶不仅仅停留一种新奇的体验,更能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切实补充。”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我们相信最终AI技术会大幅提升驾驶安全和效率,造福人类,而滴滴最大优势是场景和数据以及坚定投入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相信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

智能驾驶安全专题 | 功能安全与SOTIF如何融合实施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07-28 17:08:34
智能驾驶真能替代“老司机”吗? 研究数据表明,近94%的致命车祸与驾驶员直接相关,例如疲劳、超速或其他违法行为,智能驾驶被视为可以显著降低事故率。 随着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升,新技术将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Uber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3月在美国意外撞击致死一名行人,2016-2020四年间特斯拉三次因摄像头识别局限性撞向白色卡车,2020年3月沃尔沃向全球市场发出大规模召回通告,数量达70万辆,涉及9款在售车型,召回的原因是此前沃尔沃在丹麦进行的一项关于XC60的安全测试中,发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AEB)没有按预期在发生碰撞时及时刹停车辆。无论是关于消费者购买自动驾驶车辆的决定因素调查,还是各国发布的自动驾驶车辆标准,“安全”始终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不管是交通事故还是召回事件,究其原因也不全是由于E/E系统故障失效而导致的;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即使系统不发生故障,也可能因为复杂智能算法的不确定性导致功能的偏离、传感器或系统性能限制、驾驶员对车辆功能的误用,造成交通伤害。智能驾驶事故频发,公众的信心下降,对于智能驾驶的未来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还有机会吗? 智能驾驶的“安全带”—SOTIF 我们知道ISO26262 功能安全旨在避免由E/E系统功能失效导致的不可接受的风险,主要是针对系统性失效

拥抱400GE新引擎,跨越新基建的时代龙门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20-07-28 17:07:58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我们正在目睹这样的图景:在一条大河的两岸,一边是云计算、AI、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体系,希望走进千行百业,发挥技术的价值;而另一边是急需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社会经济,迫切希望到技术世界中攫取发展机遇。而新基建的目标,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技术世界与产业世界能够供需关系可以畅行无阻。而这座桥,就是能够承载产业智能化创新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从5G到城域网、骨干网,新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点。而在其中运营商和大型企业所部署的数据中心网络,又是社会经济体中网络基础设施的枢纽,在IP网络体系中承担着骨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中心网络的升级迭代,能够被视为新基建蓝图中的关键引擎。而在这个领域,目前最关键的变革趋势是数据中心网络从100GE向400GE升级。如何让这次升级能够承载产业智能化带来的数据洪潮、业务激增与联接点几何级增长,构成了新基建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考验。 7月24日,华为在以 “400GE新引擎 新基建新动力”为主题的发布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华为CloudEngine 16800新一代400GE数据中心交换机。华为希望能够基于业界领先的新平台,新光接口和新智能,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智能超宽、智能联接和智能运维,使能新基建各领域高效协同,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以华为CloudEngine 16800发布作为契机

魏少军:可重构芯片可满足5G技术对芯片的全新需求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20-07-28 14:01:25
在过去几年当中,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深地改变了这个世界,移动的连接、移动数据的流量,甚至万物互联都来到我们的身边。” 在由中国科技网直播支持的FuTURE论坛上,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指出,5G的到来会加速这个过程。“比如利用5G提供的增强移动宽带技术,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因此手机当中的存储器就会大幅增加。也由于5G的高速发展、高速率的传输,使得在4G时代还不能够真正投入大量使用的VR和AR成为现实。而5G的超可靠低延迟不仅会支撑自动驾驶,也会使得工业在5G支撑下实现一种垂直的整合。而5G的大规模机器通讯更有可能使得农业走向现代化,实现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他说道。 5G的发展与芯片是密切相关的。魏少军教授指出,在过去的40年有很多东西消失了,比如我们熟悉的录放机、科学计算器、MP3甚至人手一个的卡片、数码相机都消失了,这些功能都被集成到了手机当中。但手机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体积上的变化,那么这些功能被集成进手机主要是由其中的芯片和芯片上承载的软件实现的。 “5G的到来毫无疑问也会提升对芯片技术的要求,因为5G提供的速率更高、处理的功能更强,因此它耗能也会更高,因此5G的芯片就需要有更高的能量效率,要有更灵活的架构和可扩展性,以此来适应5G的高速发展。”魏少军指出,5G的发展会提出全新的计算器件的需求。

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粒子滤波实践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7-28 13:24:21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作者:william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28521630 本文转载自知乎专栏:自动驾驶全栈工程师,作者已授权,未经许可请勿二次转载。 Particle Filter - Kidnapped vehicle project Github: https://github.com/williamhyin/CarND-Kidnapped-Vehicle Email: williamhyin@outlook.com 1. Definition of Particle Filter 粒子滤波器是贝叶斯滤波器或马尔可夫定位滤波器的实现。粒子过滤器基于“适者生存的原理”主要用于解决定位问题。粒子滤波的优势在于易于编程并且灵活。 三种滤波器的性能对比: 正如你在上面的图片中看到的,红点是对机器人可能位置的离散猜测。每个红点都有 x 坐标、 y 坐标和方向。粒子滤波器是由几千个这样的猜测组成的机器人后验信度表示。一开始,粒子是均匀分布的,但过滤器使他们生存的比例正比于粒子与传感器测量的一致性。 1.权重(Weights): 粒子滤波器通常携带离散数量的粒子。每个粒子都是一个包含 x 坐标、 y 坐标和方向的矢量。颗粒的存活取决于它们与传感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你的车有了这样的车载操作系统,溜到飞起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7-28 12:41:2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普通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统计显示,人一生当中在车中度过的时间长达3年,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愉悦舒适的度过车内时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现代汽车大脑的车载操作系统更是重中之重,车载操作系统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 车载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下面将从如下四点进行分析。 1、车载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在刚刚结束的谷歌I/O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奥迪展示的概念产品运用了全集成式安卓操作系统,开启了新视野,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谷歌智联服务的发展。但这仅仅是概念产品,距离真正的生产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且普通价位的车型配置的车载操作系统功能很少,仅仅是导航或者音乐等功能;高价位车型如宝马、特斯拉等配置的车载操作系统可以调节和操控驾驶模式、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加热、天窗行李厢开关、充电设定、总电源开关等,与联通的深度合作也使之能够轻松通过 3G/4G 上网,同时还能方便地到联通营业厅充电。 51CTO开发者交流群(以下简称Q群)恩威 表示,目前汽车的中控屏主要功能:娱乐、导航、收音、后视。 现在车载导航系统能干的仅仅这些,远不能满足人们舒适便捷的需求。车载操作系统和PC操作系统一样,有着不同的性能及优劣之分,目前市面上都有哪些主要的操作系统,哪些又适合车载操作系统那? 奥迪Q8驾驶舱 2、操作系统盘点 市面上主要的操作系统如下表:

无需随车安全员,中国首个全无人驾驶测试汽车在广州上路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7-28 10:51:08
  点击图片访问小程序报名参加开营仪式   真 · 无人驾驶车辆将走上广州街头。   近日,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发出了中国首张智能网联汽车远程测试许可,这是中国首次发出全无人驾驶路测的自动驾驶牌照。   获此牌照后,7 月 10 日,L4 级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宣布在广州路测范围内,正式进行开放道路的全无人驾驶路测,意味着自动驾驶路测车辆可以拿掉驾驶位上的随车安全员。这也是中国面向载人的自动驾驶汽车首次获准进行无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文远知行告诉 DeepTech,在获得远程测试许可之后,现阶段共有 10 辆无人车可以开展全无人驾驶路测,公司内部完成了训练的远程安全员有超过 20 名。   文远知行表示,公司在无人驾驶路测过程中,将采取基于 5G 网络的远程操控等多重冗余手段,在车内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保障测试过程的安全性。在非常规交通情况下,例如道路临时短暂封闭需要逆行、绕行等,车辆可实时切换为远程接管模式。      图 | 远程接管   在自动驾驶领域,广州在政策支持上体现出了极为开放的态度。作为最早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城市之一,广州在 2019 年就发出自动驾驶试运营牌照,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开始走上广州街头,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部分路面上开展面向普通民众的试运营。2020 年 6 月,文远知行 Robotaxi

智能汽车时代,你的安全和隐私由谁来保证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7-28 09:36:45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机械硬件盒子,而是拥有感应功能和实时在线的功能。 电动智能汽车给汽车生活带来的变化,主要就是目前充斥在车企宣传文案中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车载系统。车企寄望自动驾驶系统让汽车生活更加安全可靠,而智能车载系统则让我们在人、车和生活实现无缝连接。 自动驾驶系统还无法完全保证驾驶安全,智能车载系统则给用户带来隐私泄露的隐患,你在车上做的事、说的话,都将有可能实时在线。 严格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才能实现。目前正在普及的仅仅是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L3级已经逐渐被行业所放弃,转而将L4级作为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人类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酒醉和身体不适等因素,还有车内使用手机和聊天导致的分神分心,都将导致意外事故,而自动驾驶技术致力于在这个层面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相对比容易受到情绪、心理和身体等因素影响的驾驶员,足够精细化的机械化传感器和摄像头确实会相对可靠。 就目前发展阶段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发展蓝图,实现汽车自动安全驾驶,需要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进化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 即便是如此,在自动大灯、自动雨刮、车身稳定系统之外,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实现车道保持、紧急制动

NVIDIA低调放弃Tesla品牌:因其与知名电动车撞名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7-28 08:46:14
  上周的 GTC 2020 会议(视频)中,NVIDIA 正式推出了 7nm 安培 GPU,首发的是数据中心的 NVIDIA A100 加速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 NVIDIA 已经放弃 Tesla 这个品牌了,全文其实都没强调 Tesla 这几个字。当初发布时,意味着没有 Tesla 的字样是 NVIDIA 省略了,官方也没有纠正这件事,实际上不是省略,而是改朝换代了——德媒从 NVIDIA 那里得知,后者已经放弃了 Tesla 这个品牌,只保留 GeForce 及 Quadro 这两个品牌。   至于放弃的原因,NVIDIA 称 Tesla 跟马斯克的电动车品牌撞名了,容易混淆。   说到这一点,两家公司倒也有不少渊源,电动车的 Tesla 前几年一直使用 NVIDIA 的 Tegra 作为车载电子系统的处理器,老黄自己都是 Tesla 粉丝,车库中至少 2 辆 Tesla 电动车。   不过近年来 Tesla 开始自研处理器,自动驾驶等方面跟 NVIDIA 的竞争也越来越多,NVIDIA 放弃 Tesla 这个牌子也有合理性。   电动车的 Tesla 成立于 2003 年,NVIDIA 在 2007 年推出了 Tesla 品牌,首款产品是 G80 架构的 Tesla C870,后者的核心也曾用于 GeForce 8000 系列显卡。   实际上这次换名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5G时代下,边缘计算产品的未来展望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7-28 01:54:43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一、边缘计算市场潜力 5G基建如火如荼,万物互联互融将成为新战场 2019年6月6号上午工信部宣布正式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四家企业颁发5G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元年。 在过去一年里,各大运营商已开始在全国范围里布局建设5G基站,目前已建5G基站超25万个,预计年底我国建设5G基站超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5G技术三大特性eMBB(增强移动带宽)、URLLC(超可靠超低延时通信)、mMTC(大连接物联网),将帮助整个社会构建起万物互联互融,如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云计算、智能家居、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海量物联网在5G加持下,能够实现真正物-物、人-物,人-人互联互融,同时也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边缘计算将无处不在 据IDC预测,2020年底将有超过500亿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 万物互联互融时代对技术基本需求是“低时延、大带宽、大连接、下沉(本地)化”,而传统人联网时代“云端二体协同计算”已无法满足“低时延、低成本”需求,带宽成本与传输时延已成为瓶颈。 需要引入边缘计算(即是在更靠近终端网络边缘侧提供服务)来解决此问题,构建“云边端三体协同”计算组合形态:将云计算力下沉到靠近终端边缘节点(E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