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正式官宣:软银以400亿美元将Arm转让给英伟达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10-31 10:01:17
英伟达将为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支付215亿美元 的股票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包括签署收购协议时的20亿美元付款。 本文转载自 腾讯科技(https://view.inews.qq.com/a/TEC202009140021670E) 。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4日,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英伟达公司宣布,英伟达将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通过这一次收购,半导体行业将会诞生另外一个巨无霸企业,英伟达也将掌握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Arm架构芯片技术和知识产权。 据报道,英伟达将为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支付215亿美元的股票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包括签署收购协议时的20亿美元付款。 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Arm的业绩达到某些目标,软银集团可能会收到额外的50亿美元现金或股票。另外15亿美元将以英伟达股票的形式支付给Arm员工。 与这家日本科技投资巨头在2016年斥资314亿美元收购Arm相比,软银这一次的转让价格获得了一笔小规模的溢价。 根据两家公司声明,软银集团预计在交易后将持有不到10%的英伟达股份。 两家公司表示,监管机构对于收购交易的批准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交易,交易需要得到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伟达表示,被收购之后,Arm这家英国公司将“继续运营开放技术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

测试 | 你离40w年薪的AI工程师还有多远?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10-31 06:28:39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飞速发展。 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投顾等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不知道一直关注着AI领域的你是否也曾跃跃欲试,是否有尝试从最简单的Python入手,开启你的人工智能的大门? 下面是我为你们收集的最新(2019校招)互联网巨头们给出的相关年薪清单,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下。 从以上清单来看,华为、大疆在算法工程师岗位上开出了高达90w年薪的岗位薪资。当然,薪酬最高的当属deepmind,高达34.5w美元。今日头条也大大发力,薪酬方面比美团、大疆、腾讯的部分岗位都高。 最近几年,是AI大热的时代。前一段时间,AI博士年薪80w的文章也是刷爆全网。 现在再回看这些高薪明细清单, 这些高薪岗位中多数当以机器学习和算法岗位为最 ,也更加验证了AI的热度。 那么,为什么AI工程师的薪水如此之高? 1. 得AI者,得天下 在科技界,各大公司好像都在上演一场“得AI者,得天下”的角逐。 一旦遇见有前景的startup,科技巨头就会将其买下,生怕关键技术花落他家。 2. 百万级人才缺口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俞点在第一财经的采访中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已有几万名AI领域的毕业生,但是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市场的人才缺口是百万级的。” 腾讯去年就曾放话,招到AI人才后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10-31 06:22:44
如果说人工智能技术将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那么硬件系统就是它的神经与四肢。从自动驾驶汽车周边环境信息的采集、传导、处理、反应再到各种复杂情景的解析,硬件系统的构造与升级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 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 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做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概述的内容分享,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的分享,对硬件系统的基础有个全面的了解: 一、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架构 二、自动驾驶的传感器 三、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产品定义 四、自动驾驶的大脑 五、自动驾驶汽车的线控系统 1 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架构 就整体而言,汽车是个全社会化管理的产品,其固有的行业特点是相对保守的。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面对造车新势力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冲击,传统汽车行业渐进式的创新方法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急需改变传统的架构和方法不断创新。自动驾驶整体的硬件架构不光要考虑系统本身也要考虑人的因素。 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感知、决策、控制 。 从整个硬件的架构上也要充分考虑系统感知、决策、控制的功能要求。整体设计和生产上要符合相关车规级标准,如ISO26262、AECQ-100、TS16949等相关认证和标准。目前L1、L2、ADAS系统的硬件架构体系和供应链相对完善符合车规级要求。 感知层: 依赖大量传感器的数据,分为 车辆运动、环境感知、驾驶员检测 三大类。 车辆运动传感器 :

iPhone 12或9月10日亮相国内;华为推出PC版HMS“擎云生态”;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发布 | EA周报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20-10-30 19:56:49
EA周报 2020年8月21日 每 个星期7分钟,元宝带你喝一杯IT人的浓缩咖啡,了解天下事、掌握IT核心技术。 周报看点 1、 国内首个 App SDK 国家标准成功立项 2、 构建低代码生态,APICloud宣布进入3.0时代 3、 华为推出PC版HMS“擎云生态”:已适配458款国产软硬件 4、 国产操作系统重大突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发布原生支持海量安卓应用 5 苹果与Epic冲突升级或影响全球数百款游戏开发 6、 特斯拉开发Dojo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机,帮助实现全自动驾驶目标 7、 周鸿祎:有的软件会偷拍偷录,来匹配用户兴趣爱好 热点大事件 阿里巴巴:将停止UC web和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将停止UC Web和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但不会对集团整体造成影响。今年 6 月 29 日,印度信息技术部宣布禁用 TikTok、微信、QQ、UCWeb 浏览器等 59 款中国应用。此后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 UCWeb 正在裁减印度的员工。报道指出,UCWeb 于十年前进入印度,在推出浏览器的同时,还有一个新闻应用和 Vmate 短视频应用。 国内首个 App SDK 国家标准成功立项,华为、小米等参与编制 昨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App)SDK 安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据悉,该《指南》将会是国内首个关于 SDK

汇总|3D目标检测文章(CVPR2020)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10-30 05:39:23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前言 今年CVPR20-paper-list前几天已经出了,所以这里做一点大致的综述介绍在CVPR20上在3D目标检测的一些文章。如下图所示,3D目标检测按照大方向可以分为室外和室内的目标检测,室内场景数据集一般有ScanNet等,该领域研究比较少,笔者注意到的第一篇文章是来自FAIR的voteNet,采用霍夫投票机制生成了靠近对象中心的点,利用这些点进行分组和聚合,以生成box proposals。今年在CVPR20上也至少有两篇该文章的后续工作,分别是来自pointnet之父的Imvotenet,地址是:https://arxiv.org/pdf/2001.10692.pdf;另外一篇MLCVNet来自南京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联合工作 ,文章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4.05679,该文章在vote的基础上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融合Multi-scale的特征。 此外,在室外场景的目标检测中,可以大致按照输入分为lidar-input,image-input和multi-sensors-fusion的研究工作。 1. CVPR20 室内目标检测文章 ImVoteNet: Boosting 3D Object Detection in Point Clouds with Image Votes

强强联手!AMD官宣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10-29 14:12:07
      正值半导体行业整合之际,在英伟达宣布收购Arm、韩国企业SK海力士计划收购英特尔的NAND业务之后,半导体行业又敲定一大交易案。 AMD和赛灵思今日宣布已达成一项收购协议,即AMD以总价值35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购赛灵思。两家公司将强强联手,技术与产品互补,将合并组成新的高性能计算公司,与英特尔等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展开竞争。    报道 | 机器之能   10月27日晚间消息,AMD和赛灵思今日宣布已经达成一项收购协议,即AMD以总价值35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正式收购赛灵思。 AMD预计,该交易将立即提高其利润、EPS和自由现金流。 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对赛灵思的收购标志着公司迈出了成为高性能计算行业领导者和全球最大、最重要技术公司首选合作伙伴的下一征程。「这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强强联合,将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可观的价值,包括AMD和赛灵思双方股东。」      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赛灵思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ictor peng表示,「加入AMD将有助于加快我们在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并使我们能够在更多的市场追逐更广泛的客户群。」      赛灵思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ictor peng    一 350亿美元强强联手,合并组成高性能计算公司   收购消息披露的一大亮点是,AMD和赛灵思将合并组成新的高性能计算公司。 以此为契机

IROS2020开源软硬件!多激光雷达的协同定位建图及在线外参自标定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10-29 07:07:51
点击 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由作者林家荣授权转载,二次转载请联系作者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7533731 ----多图预警!请在wifi环境下食用!---- 首先,先放我儿子镇下楼先 自从上次在知乎上分(吹)享(水)了我们的工作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926945/answer/836032023 我们的工作收到了很多的关注,并陆陆续续收到了来着各位朋友的咨询邮件,截止到目前,我们的开源库 https://github.com/hku-mars/loam_livox 已经收到了517个star(感谢各位老铁)。于是乎,我们趁(划)胜(水)追(摸)击(鱼), 苟 (不敢出去,年前怕被废青干,年后怕被疫情干)在实验室里面,积(通)极(宵)开展了新的研(组)究(团)工(开)作(黑)。 而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们最近被IROS 2020接收的工作” A decentralized framework for simultaneous calibration,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with multiple LiDARs”即“一个多激光雷达同时定位建图以及外参的自标定的分布式框架”。我们的工作不仅能实现多(5

全面推广自动驾驶还不成熟:无人驾驶还要跨过三道坎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10-28 20:09:46
9月16日消息,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预测自动驾驶将在五年后全面商用。虽然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发展几年了,几大互联网巨头都在”闭门造车”,但是目前无人驾驶还未能得到市场认可。大众对无人驾驶车辆还是持观望态度,若要全面推广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下无人驾驶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阻碍,可以说是无人驾驶商业化的三道坎。 第一道坎:无人驾驶的市场 自动驾驶车辆的核心是技术水平,无人驾驶牵涉到导航、避障等核心技术。现在无人驾驶车辆的造价肯定比普通车辆高很多,而且现在大众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不够。以目前的技术水准,无人驾驶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难以做到真正的智能驾驶。面对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无人驾驶若不能做到智能操作,那无疑就是十分鸡肋的技术。如果要全面推广无人驾驶品牌的私家车,就必须考虑到普通用户的购买力。 第二道坎:无人驾驶的基建 虽然现在一些无人驾驶车辆已经通过了道路检测,但离真正上路还有一段距离。车辆离开驾驶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路上违规了属于谁的责任,发生事故谁该买单等等。如果道路上出现大量无人驾驶的车辆,那么就肯定需要一套完善的基建设施,包括:技术维护平台、交通管理平台等。没有这些基建设施,无人驾驶很难全面推广。所以无人驾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第三道坎:改变驾驶的习惯 随着私家车的逐渐普及,国内已经形成了汽车文化

5G,仅仅是更快的网速吗?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10-28 13:32:24
前不久参加了华为的Dev Summit 2020开发者大会,听到了关于5G的一些分享,刚好最近对5G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此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5G 在这里我不想列举各种晦涩难懂的术语,简单说来,5G就是新一代的通信技术,拥有更快的网速、更低的延迟、更低的成本、支持更大的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再直白一些,表象上看,就是你以后用5G手机下载王者荣耀更新包更快了,打荣耀网不卡了。 对5G的看法 目前对于5G大概有三种看法: 第一类是 迷茫派 。不知道5G会带来什么变化。 第二类是 悲观派 。认为5G只不过是4G的改进和优化,只是把网速提升了十几倍而已,4G对自己已经足够。 第三类是 乐观派 。认为5G是革命性的突破,将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商业,对整个世界带来全新的改版。 那么哪种是对的呢? 我们不妨看一看当年人们对4G的看法,我们会发现站在未来的高度看过去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打开百度,搜索“4G能做什么”,把时间调整到12年之前 然后奇迹就发生了,我们看到: 有的人,觉得笔记本电脑使用4G要多占用一个USB口 有的人,觉得2020年4G根本起不来,大家还是在3G好好干。 还有的,觉得4G带来的就是可以看 高清视频 了! 但是马上就有人反驳,3G就已经足够了! 还有人更关心资费问题,就连前不久人设崩塌的当当创始人李国庆,14年也微博公开diss过。 我们看到

《人民日报》发声:科研人员收入理应体现他们的价值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10-28 11:58:00
点击上方“ 3D视觉工坊 ”,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整理:公众号@ 中外学术情报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成长群的文章《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文章表示,科技研发是重要的智力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科研人员收入理应体现其价值。 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要让科研人员智力、体力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具体内容如下。 去年7月份科创板开市以来,一大批参与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通过公司上市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将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未来或将诞生更多科学家创业者。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股权激励等政策缺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默默耕耘、勇攀高峰,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去年颁发的8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有5名是科学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卓越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关心和尊崇。 今年8月,钟南山又被推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于敏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重大贡献; 袁隆平用毕生心血培育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厥功甚伟;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